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文化丰富多彩。“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最美的风景走廊,它东起浙江舟山市,西至西藏日喀则地区,贯穿图中①~⑨等省区(市)。读图,完成问题。

    1. (1) 不能体现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是(   )
      A . 疆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B . 陆上国界线长,利于边境贸易 C . 海陆兼备,对外交通便利 D . 跨经度纬度广,气候类型单一
    2. (2) 图中甲、乙、丙、丁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简称黑或吉,草原沙漠广布 B . 乙简称疆,省区面积最大 C . 丙简称川或蜀,盆地地形明显 D . 丁简称滇,壮族人口最多
    3. (3) 在最美的风景走廊的省份中,能体验到正宗地域文化的是(   )
      A . ⑨,乘雪域牦牛,跳锅庄舞 B . ⑥,品鲜淡粤菜,看赛龙舟 C . ③,赏洞庭湖波,住蒙古包 D . ①,观钱塘大潮,过泼水节
    4. (4) 下列地形剖面图,能反映沿30°N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3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近年来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人口质量在快速提升,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保障”。读我国当代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图,完成问题。

    1. (1)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生育政策不断调整,与下列人口变化关系密切的(   )
      A . 婴幼儿人口比重增加 B . 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C . 劳动力人口比重增加 D . 跨国迁入人数增加
    2. (2) 我国先后全面放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能够(   )
      A . 促进人口大规模迁徙 B . 保障劳动力的供给 C . 加剧人口老龄化现象 D . 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3. (3) 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是(   )
      A . 提高人口素质 B . 改善医疗条件 C . 接纳外国移民 D . 坚持计划生育
  • 3. 2022年11月上旬,我国经历了一次强冷空气过境,受其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此次寒潮“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 本次寒潮中,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   )
      A . 小于-10℃ B . 小于-5℃ C . 小于10℃ D . 大于10℃
    2. (2) 与图中秋裤分界线大体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   )

      ①1月0℃等温线         ②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地理分界线         ④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3. (3) 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穿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地势高低 C . 纬度差异 D . 风俗习惯
  • 4. 我国东部地区雨带一般每年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9月开始南撤,10月退出大陆。读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图,完成问题。

    1. (1) 每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总有一段阴雨连绵的雨期(梅雨),该雨期应始于(   )
      A . 4月 B . 5月 C . 6月 D . 8月
    2. (2) 我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方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B . 南方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C . 北方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D . 南方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3. (3) 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 . 哈尔滨 B . 广州 C . 西安 D . 乌鲁木齐
  • 5. 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横穿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实现向西安正式输水。右图为引汉济渭工程意图。完成问题。

    1. (1) “引汉济渭”工程沟通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黑河水库位于黄河流域         ②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③渭河径流量大,汉江径流量小   ④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工程穿越秦岭,施工难度较大   ②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频发

      ③沿途沙漠广布,沙尘天气较多   ④野生动物丰富,保护区域较多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3. (3) 引汉济渭工程主要为了缓解(   )
      A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B . 渭河流域的用水紧张问题 C . 汉江沿线水污染问题 D .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
  • 6.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读我国耕地在全国占比图和我国某市2012年和2022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完成问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③区域耕地占比最少 B . 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地区耕地最多 C . 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 D . ②区域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
    2. (2) ④区域耕地所占比重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 水资源短缺 B . 畜牧业为主 C . 以高原为主 D . 矿产资源丰富
    3. (3) 据图推测,该市的主要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
      A . 高原 B . 平原 C . 山地 D . 盆地
    4. (4) 关于该市土地利用构成十年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森林覆盖面积增大 B .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C . 粮食播种面积增大 D .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二、综合题(30分)
  • 7. 我国地域辽阔,各省级行政区地理环境差异很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的家乡邻国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其与周边8国接壤,陆地边境线长5600多千米,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途径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是,其行政中心是
    2. (2) 与青海省比,说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

      【我的家乡民族多】

      云南省被称为“彩云之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有25个。

    3. (3) 云南省有3个邻国,边贸往来发达。写出其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
    4. (4) 列举一个生活在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并写出该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的家乡人口多】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河南省是我国常住人口最多的两个省级行政区。

    5. (5) 说出人口多对广东省、河南省的影响(利弊各一条)。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阳某中学的同学们研究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在地图上重绘了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干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频。

    1. (1)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流经山区,落差,浊浪滔天,红军渡江屡遭挫折。
    2. (2) 写出两个位于红军长征路线上的山脉名称。
    3. (3) 【雪山草地】

      松潘草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海拔超过3500米,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昼夜温差大,气候极为恶劣,雨雪风暴来去无常。

      导致岷山常年“千里雪”的主导因素是
    4. (4) 简述红军过松潘草地时遇到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
  • 9.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发展潜力巨大。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上游:生态保护,水力发电】

      截至2022年5月4日,长江上游的三峡、白鹤滩等6座梯级水电站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4亿吨。

      长江发电量最大的月份是,原因是
    2. (2)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说出一条上游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该采取的措施。
    3. (3) 【中游:综合治理,保护湿地】
      洪湖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基因库”。其水禽多样性指数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数据分别为1.539、1.2660、0.755。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洪湖湿地水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导致该变化的行为有
    4. (4) 为重现“洪湖水浪打浪……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的景象,合理的做法有
    5. (5) 【下游:冲积平原,鱼米之乡】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泥沙沉积,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
      简析长江对“鱼米之乡”形成的影响。
  • 10. 水是生命之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1. (1) 土地资源是(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我国少水带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适宜发展(农业类型)。
    2. (2) 我国东部地区耕地受水资源影响,景观南北不一,北方以为主。
    3. (3)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具有的特点,针对此状况可采用(措施)来调丰补缺,缓解缺水地区用水不足问题。
    4. (4) 家乡南阳位于带,作为南阳市民,我们依然需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