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12-27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进入中学,我们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新课程、新老师、新同学……面对这一切新的变化,下面想法不可取的是( )。
    A . 主动认识新老师、新同学,结交良师益友 B . 喜欢新校园,把握机会,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C . 面对富有挑战的课程,觉得学习压力很大,前途渺茫 D . 积极参与丰富的社团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 2. 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开始了中学生活。对于中学生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

    ②中学生活无非就是小学生活的延续,没有什么新奇的

    ③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不会遇到挑战
    ④中学生活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3. 在新的环境中,小芳决定重新塑造一个“我”。她的描述你赞同的是( )。

    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

    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

    ③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

    ④越来越努力,珍视当下,远离父母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4. 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说明中学时代( )。

    ①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非常优秀

    ②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③可以帮助我们磨砺意志、提升自我

    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歌曲《放飞梦想》中唱道:“用坚强做双翅膀,勇敢就是种锋芒,逆风也要飞翔,梦想是最好的信仰。把希望化成力量,让奇迹从天而降,快乐才能分享,梦想就开始发亮。”下列关于梦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B . 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C .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D . 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与勇气
  • 6. 漫画启示我们( )。
    A .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B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C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7. 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强调“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贺词中的话启示我们,少年的梦想( )。
    A . 与个人的人生目标密不可分 B . 更要行动起来,努力奋斗 C . 能够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D . 是天真无邪、无法实现的
  • 8.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山东无棣人,他从青少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梦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他的研究方向。他为国所需,数次改行,在艰苦条件下科研攻关,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少年时代的梦想,展现了对未来生活的态度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④只有名人、伟人才有梦想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海南省各校学生纷纷前往红色景点“打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参观红色景点浪费时间 B . 学习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参观红色景点也是学习 C . 学习就是接受,参观红色景点不是学习 D . 参观红色景点没有任何意义
  • 10. 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

    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11. “新时代好少年”陈沐喆,“在学习中感受成长,在成长中体悟幸福”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陈沐喆的座右铭告诉我们( )。

    ①学习伴随着我们成长 
    ②学习为幸福生活奠基
    ③学习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 
    ④学习点亮生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2. 下列表现中,属于带着自觉、主动的态度进行学习的有( )。

    ①积极参加兴趣活动小组
    ②每天都要听老师“唠叨”

    ③对植物的生长感到好奇,从而进行观察

    ④向爸爸请教我国传统礼仪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3.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告诉我们在学习时应该( )。
    A . 培养学习兴趣 B . 养成良好习惯 C . 重视合作学习 D . 加强自主探究
  • 14. 有人对中学阶段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同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这些同学除了比较勤奋外,还有一些共同点。你认为以下哪几点可能属于这些共同点( )。

    ①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

    ②合理安排时间,能恰当处理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任务

    ③都有课堂记笔记、课后整理笔记的习惯

    ④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这启示我们( )。

    ①要明确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学习

    ②要明确学习的意义,认识到学习点亮生命

    ③要正确体味学习的苦与乐
    ④要学会学习,学会享受学习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6. 对因感觉学习辛苦而厌学的同学,你应劝说他( )。

    ①学习中只有苦,不如放弃

    ②学习中有辛苦,需要我们凭借坚强意志作出努力

    ③学习中有快乐,我们要享受学习的乐趣

    ④学习是一个过程,要体味其中的苦与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初中的学习生活,使我们不断学会了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下列同学的想法与之相符的是( )。
    A . 小芳:我的学习基础差,再努力也没有用 B . 小明:我只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 C . 小安:家庭条件最重要,学习不重要 D . 小丽: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棒的自己
  • 18. 苏格拉底“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则名言告诉我们的共同道理是( )。
    A . 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 . 人贵自知 C . 只有自己才能评价和认识自己 D . 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
  • 19. 下列行为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体现的认识自我的途径相一致的是( )。

    ①参加比赛后,听取老师意见
    ②参加比赛前,对着镜子演练
    ③经常请同学指出自己的缺点
    ④坚持自我反省,完善自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0. 七年级(9)班的聪聪同学这么介绍自己:我是一个豪爽耿直的人,平时喜欢跟同学讨论交流豪放派诗词,常常觉得自己具有诗人气质。聪聪同学是( )。
    A . 从生理方面认识自己 B . 从心理方面认识自己 C . 从社会方面认识自己 D . 从外貌方面认识自己
  • 21. 迈克尔·乔丹中学时热爱打篮球,但他的中学教练劝他:“你太矮了,还是试试其他行业吧!”但他后来成为美国篮球“飞人”。因此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①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③全盘按照别人说的去做 
    ④重视他人的评价,冷静分析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2. 关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B . 接纳自己,只需要接纳自己的优点 C . 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 D . 要能欣赏自己的独特
  • 23. 诗人说:“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那就当一片草地;不能是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诗句蕴含的道理是( )。

    ①要发掘自身的潜能,充实和提高自我

    ②弥补自己的短板,追求自我的突破

    ③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

    ④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4. “智者受到赞美时,字字反思;愚者受到批评时,句句反驳。”这启示我们( )。

    ①智者和愚者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否能够接受他人评价

    ②如果想成为智者就必须根据他人评价来改变自己

    ③智者“智”在能够独立思考,正确对待他人的赞美

    ④愚者“愚”在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合理、正确的批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心理学研究表明,走出舒适区进入新的目标领域,会给人增加适度压力,让人产生 应激反应,使工作能力和表现得到优化。走出舒适区,需要( )。
    A . 接纳欣赏他人 B . 激发个人潜能 C . 增强集体意识 D . 丰富精神生活
二、非选择题
  • 26. 打开青春成长礼物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武汉、南京、深圳、合肥多地连续寻访12位中科院院士,回望院士们的成长之路,记者发现,他们是科学界皇冠明珠的锻造者,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中有教育世家之子,也有山村农民的后代;他们中有少年成名的“学霸”,也有高考落榜的崛起者.....而中学时代的积淀,正是他们得以厚积薄发的关键所在。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时代给我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哪些成长的礼物?

  • 27. 开启追逐梦想之旅

    北京四中初一(3)班的学生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太空的回信。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从跨越400千米的中国空间站与学生们分享浩瀚太空的壮美,畅谈航梦。她鼓励学生们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

    不管是90后,还是00后,当代青年都应该成为“努力后”“奋斗后”。青春只有在努力与奋斗中,才能绽放绚丽之花,才能助力复兴梦的实现。

    阅读材料,谈谈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 28. 打开学习之窗

    材料一:某市各中小学充分挖掘校园特色资源,安排课后延时服务,设置兴趣社团,举办舞蹈操、手工、绘画等特色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减负不减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也在活动中受益匪浅。

    材料二:近几年,研学游在全国各地学校兴盛起来,中小学的学生们在旅游中增长知识与体验。

    材料三:天津“妈妈大学生”仝正国上高中时55岁,圆了大学梦时60岁。她两次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却都遗憾落榜。第三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场时65岁了。

    阅读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

  • 29. 争做更好自己

    广东省“最美教师”陈晓婷-九岁那年,陈晓婷的右眼因肿瘤被迫手术切除,尽管命运对她开了玩笑,但她依然自信乐观、坚强努力,并最终考上了自己钟爱的华南师范大学。大三的时候,陈晓婷主动回到家乡的山区支教。支教期间,她潜心教育,用爱浇灌。校长评价她为“拼命三娘”,学生称她为知心姐姐,她成为最美支教教师。两年支教期满后,她依然选择回到家乡任教,当了一名历史老师。她认为,生活就是一个接受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的过程。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江苏小伙陆鸿,幼时因病导致脑瘫。埋怨过、消沉过,但他不愿成为家人的累赘:摆摊、开店、学影视后期制作,练就一手绝活。2017年,他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如今,他的工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阅读材料,请回答:我们青少年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