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

更新时间:2023-12-18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蝗虫是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害虫,下列哪项是蝗虫具有的运动方式( )
    A . 跳跃和飞行 B . 跳跃和游泳 C . 行走和爬行 D . 奔跑和飞行
  • 2. (2023八上·惠阳月考) 运动方式分别是蠕动、游泳、飞行和跳跃的一组动物是( )
    A . 蚯蚓、鲨鱼、鸵鸟、袋鼠 B . 蚯蚓、海马、家鸽、袋鼠 C . 蛇、鲨鱼、鸵鸟、家兔 D . 海龟、海马、家鸽、家兔
  • 3. 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青蛙有蹼,适于跳跃 B . 蝗虫有翅,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C . 天山雪豹四肢发达,适于奔跑 D . 蝙蝠的前肢特化成翼手,借助翼膜飞行
  • 4. 蜂鸟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能够通过快速拍打翅膀悬停在空中,每秒约15~80次,它的快慢取决于蜂鸟的大小。下列关于蜂鸟飞行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利于获取食物 B . 利于散热 C . 扩大生活范围 D . 利于繁殖后代
  • 5. (2023八上·德惠月考) 打羽毛球是很多同学喜欢的运动,在此过程中,骨所起的作用是( )
    A . 支点作用 B . 杠杆作用 C . 动力作用 D . 保护作用
  • 6. 骨的基本结构包括( )
    A . 骨膜、骨质、骨髓 B . 骨膜、骨松质、骨髓 C . 骨膜、骨髓腔、骨髓 D . 骨密质、骨松质、骨髓
  • 7. 人和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下列哪一项( )
    A . 骨、关节、骨骼肌 B . 肌肉、骨、关节 C . 骨骼、骨骼肌、关节 D . 皮肤、肌肉、骨骼
  • 8. (2022八上·湛江期中)  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下列与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消化系统 B . 呼吸系统 C . 循环系统 D . 生殖系统
  • 10. 在方舱医院内,医护人员教授轻症患者练习传统健身方法“八段锦”(如下图所示),改善心肺功能。关于“八段锦”动作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B . 骨骼肌收缩产生运动的动力 C . 需要消耗能量 D . 肱三头肌舒张推动手臂做伸展运动
  • 11.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蜘蛛结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 闻鸡起舞 B . 孔雀开屏 C . 鹦鹉学舌 D . 老马识途
  • 12.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B .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C . 学习行为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 D . 老马识途是先天性行为
  • 13.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①成群的蝗虫啃食庄稼 ②狒狒“首领”带领狒狒群体有序前进

    ③火蚁在洪水来临时,团队成员在水面上用身体搭建“筏子”,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随水向岸边漂流

    ④头雁带领雁阵呈“人”字形排列 ⑤鲫鱼在水中成群觅食

    A . ②③④ B . ①④⑤ C . ①②③ D . ③④⑤
  • 14. 动物的行为千奇百怪,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
    A . 蚊叮咬人 B . 蚂蚁释放特殊的分泌物 C . 狗到处撒尿 D . 夜间狼群嚎叫
  • 15.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鸟类的迁徙属于节律行为 B . 两只雄狮为争夺配偶打架属于防御行为 C . 两只狗为争食而打架属于攻击行为 D . 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
  • 16. (2022八上·电白期末) 在“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研究中,为什么要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
    A . 卵是新生命的开始 B . 证明是后天学习形成的 C . 排除后天学习因素的影响 D . 卵取食比较好观察
  • 17. 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或有害刺激都能够产生反应,判断下图中甲、乙处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 )

    A . 甲→,乙→ B . 甲←,乙← C . 甲→,乙← D . 甲←,乙→
  • 18. 蜜蜂的采蜜行为可以间接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体现了动物具有( )
    A . 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 . 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C . 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
  • 1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 . 促进物质循环 C . 帮助植物传粉 D . 释放氧气
  • 20.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麻雀会偷吃粮食,所以应当斩尽杀绝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 随意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 . 为获取经济效益,砍掉野生林,种上桉树
  • 21. 某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关对出境野生动物检疫时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该病原微生物有以下特点:①单细胞生物、②培养早期可形成英膜、③分裂生殖。根据这些特点可推测这种病原微生物可能是( )
    A . 酵母菌 B . 病毒 C . 变形虫 D . 链球菌
  • 22. 新型冠状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独立生活 B . 含有遗传物质 C . 具有细胞结构 D . 体积大
  • 23. 小明在实验室观察一个菌落,发现该菌落较小,表面光滑粘稠,由此判断该菌落为( )
    A . 细菌 B . 病毒 C . 霉菌 D . 真菌
  • 24. 下列结构中,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 . 根尖伸长区细胞 B . 叶表皮气孔 C . 白细胞 D . 新型冠状病毒
  • 25. 牛的胃中有一种叫白色瘤胃球菌的细菌,在帮助牛分解青草中纤维素的同时,获取自身所需的营养。下列关于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 . 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营寄生生活 D . 与牛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 26. 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乳酸杆菌→制作泡菜 B . 青霉→制作腐乳、酱油 C . 醋酸杆菌→制作米醋 D . 酵母菌→馒头发酵
  • 27. 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显微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青霉孢子丝顶端呈扫帚状分叉,而匍枝根霉为球形 B . 青霉菌丝中有横隔,而匍枝根霉没有 C . 青霉孢子为黑色,而匍枝根霉为青绿色 D . 两者都用孢子繁殖
  • 28. 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步骤,通常是( )

    ①配制培养基 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接种 ④高温灭菌

    A . ①③②④ B . ④①②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①④③②
  • 29. 海南省是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但目前海洋鱼类却日益减少,有些种类甚至面临消失,主要原因是( )
    A . 海洋鱼类食物短缺 B . 海洋鱼类繁殖能力低 C . 外来鱼类物种的入侵 D . 人类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严重
  • 30. 下列动物的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
    A . 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 B . 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 C . 过多的蝗虫啃食玉米的叶 D . 榛睡鼠可储存大量的果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31. 如图为几种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 (1) B和A、C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B的细胞内虽有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这样的生物称为
    2. (2)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被称为
    3. (3) 图A中属于繁殖的结构是[]。图B中①的名称是,它是该生物的运动“器官”;⑥是,作用是
    4. (4) 能依靠分裂进行繁殖的是图中的生物。
  • 32.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小,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资料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有人通过实验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资料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境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知的野生动物有1558种,分属于45目163科,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8种。

    1. (1)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资料1中小袋鼠爬进母袋鼠育儿袋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决定的;资料2中猩猩钓取白蚁和堆木箱摘香蕉属行为。
    2. (2) 资料3中长白山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上是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33. 蚂蚁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种类有9000多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蚂蚁营群体生活,具有行为,这种行为的主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形成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有的具有
    2. (2)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设计了图一的实验:将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无食物。观察到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一段时间后将链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之间的“桥”对换,撤掉C岛上的食物,你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的结论是
    3. (3) 同学们在野外观察时发现,当蚂蚁发现新食源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如图二所示)。此时蚂蚁通讯依靠的是,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有利于个体间交流信息。
    4. (4) 若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可以吗?是,因为是  。
  • 3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

    1. (1) 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要完成图乙动作不仅要靠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它系统如系统的调节。
    2. (2) 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结合丙图所示分析,脱臼是由于关节头从[d]里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节连接非常牢固,与有关;关节腔内的滑液和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摩擦,这些结构都能使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免受伤害。
    3. (3) 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肋间肌、膈肌和心肌的收缩频率加快,使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速度提高,以满足肌肉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要。说明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呼吸系统、系统和    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如图丁能正确表示血液流经骨骼肌时氧含量变化的是(填字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