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从坐底过世界最深处的“奋斗者”号,到地球之外两亿公里的“祝融号”火星车,我们打卡的足迹一路向上,这不是科幻,这是真实的中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跨南北半球 B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 . 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D . 地跨东西半球
    2. (2) 我国( )
      A . 疆域辽阔,东西时间差异大 B . 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南向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C . 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米²以上的岛屿只有钓鱼岛一个 D . 台湾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 2. 下列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B . 中国共有23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C . 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D . 中国基本实行省、县、乡(镇)三级行政区划
  • 3. “碧草连天、青山绿水、林海雪原……共同汇聚成幅员辽阔、和谐丰饶的美丽家园。”2023年春晚舞台上56个民族欢聚一堂,以一首壮美欢腾的《家园》向祖国告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某藏族歌手献唱春晚《家园》节目。藏族人口集中分布的省区是( )
      A . B . C . D .
    2. (2) 藏袍具有长袖、宽腰、大襟等特点。下列民族服饰中表示藏袍的是( )
      A . B . C . D .
  • 4. 儿歌“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既可以反映生活之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儿歌反映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     , 在此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的重要活动有    ▲    ( )
      A . 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 B . 泼水节跳孔雀舞 C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D .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2. (2) 下列有关中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中国共有55个民族 B . 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C . 汉族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D .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 5. 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
      A . 源头 B . 上游 C . 中游 D . 下游
    2. (2) 现今,对此河段水文特征变化产生影响的工程是( )
      A . 龙羊峡水电站 B . 小浪底水利枢纽 C . 三峡水利枢纽 D . 丹江口水利枢纽
  • 6.  2022年9月18日,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启动仪式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西安位于黄河的哪条支流沿岸( )
      A . 洮河 B . 湟水 C . 汾河 D . 渭河
    2. (2) 黄河边上的郑州大部分地区属于淮河流域,主要原因是黄河下游( )
      A . 支流众多 B . 是“地上河” C . 水能丰富 D . 有凌汛现象
  • 7. 内流河是指最终未流入海洋而中途消失了的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 辽河 B . 塔里木河 C . 澜沧江 D . 海河
  • 8.  2023年8月初,京津冀地区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和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暴雨的水汽主要是( )
      A . 夏季风从海洋带来的 B . 冬季风从南部海域带来的 C . 冬季风从北部海域带来的 D . 夏季风从西北部海域带来的
    2. (2) 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个人和家庭做法正确的是( )
      A . 平时在家中囤积大量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B . 提升游泳技能,遇到被困人员要下水施救 C . 洪涝后物资短缺,浸泡过的食物及时食用 D . 洪涝来袭时,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 9.  5月23日早上,西安市未央区城管局联合各街道办事处启动首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通过全民互动参与,形成文明习惯,提升垃圾分类意识,让“分”景更美,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土地资源 B . 森林资源 C . 矿产资源 D . 水资源
    2. (2) 实行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 . 减少环境污染 B . 增强环保意识 C . 增加生活成本 D . 资源循环利用
  • 10.  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均衡 B . 旱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C . 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D .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边缘的横断山区
    2. (2) 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 . 把林地开辟为耕地 B . 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C .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 . 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 11. 读某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80年

    55%

    20%

    5%

    15%

    5%

    2010年

    40%

    44%

    7%

    2%

    7%

    1. (1)   1980年该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 )
      A . 以荒地为主 B . 以林地为主 C . 以草地为主 D . 以耕地为主
    2. (2)   1980~2010年间对该河流域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
      A . 疏通河道,围湖造田 B . 修建梯田,打坝建库 C .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D . 平整土地,建设新村
  • 12. 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耕地污染 B . 乙——弃耕增多 C . 丙——耕地退化 D . 丁——乱占耕地
    2. (2) 针对漫画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
      A . 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B .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C . 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 . 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8分)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于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19.6°N)发射升空。12月17日,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于四子王旗返回场(42°N)。发射中心和返回场位置如左下图所示。

    材料二:发射日和返回日当地新闻报道照片,如下图所示。

    1. (1)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四子王旗返回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该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族。
    2. (2)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濒临南海,该海域中有我国的领土最南端——(填名称),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B是
    3. (3)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疆域辽阔,南北(填“气候”或“时间”)差异显著,该特点主要由因素导致。
  • 14.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口现状和人口政策,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绘制自己的“家谱”,图甲是小明同学的作业。图乙为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变化折线图,图丙为中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从图甲中家庭子女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先经历了人口的(填“快速”或“缓慢”)增长阶段,结合图乙可知,到1982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亿人,后期人口增速逐步变慢。
    2. (2) 众多的人口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同时也会对和经济发展带来人口巨大压力,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所以班里大部分同学和小明一样是
    3. (3) 结合图甲和图丙,小明发现,中国目前出现了儿童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将会引发什么社会问题?
  • 15. 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读中国地形分布略图(图1)和我国五种地形类型的面积比例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中A是高原,C是丘陵。
    2. (2)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①昆仑山脉、②山脉、③山脉。
    3. (3) 由图2可知,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该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 16. 读中国的径流带分布示意图及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和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现出的特点。
    2. (2) 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3. (3)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
    4. (4)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该工程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填河流名称)及其支流。
    5. (5) 我国水资源紧缺,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缓解水资源紧缺做到的是
  • 17.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2022年春节期间,中国多地开启“冷冻模式”,北京发布(填“寒潮”或“干旱”)蓝色预警,某学校教学楼北侧大门进入冬季封闭模式,据此推断北京冬季盛行风向是。根据图1微信对话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填“冬季”或“夏季”)南北温差大。
    2. (2) 为了解西双版纳的气候,小明从地理书上找到图2和图3,在图2中,代表西双版纳气候特点的是(填字母),其气候类型的名称是。能够代表五道梁气候特点的是(填字母),五道梁气候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根据图2和图3观察分析,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填“多”或“少”),造成两地降水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3. (3) 读图分析,北京郊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