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随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

更新时间:2024-01-17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20×1’=20’)
  • 1. (2018八上·茂名月考) 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A . 血吸虫 B . 涡虫 C . 华枝睾吸虫 D . 猪肉绦虫      
  • 2. 线形动物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要高等,主要体现在( )
    A . 身体呈线型 B . 两头尖 C . 有口有肛门 D . 雌雄同体
  • 3. 下列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 . 海蛰 B . 珊瑚虫 C . 海马 D .
  • 4. 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
    A . 观察蚯蚓的运动 B . 长有口的端是前端 C . 离环带近的一端是前端 D . 观察蚯蚓的反应
  • 5. (2015八上·山西期末) 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是因为(  )

    A . 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 B . 土中缺氧,无法呼吸 C . 到地面寻找食物 D . 穴中浸透雨水太凉
  • 6.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停留在荷叶上,腹部在不停地收缩和舒张,这是蜻蜓在( )
    A . 呼吸 B . 产卵 C . 休息 D . 捕食
  • 7. (2017·云南)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 . 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C . 爬行动物体表被毛 D . 鸟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 8. (2016·临沂) 蚯蚓、蝗虫、鲫鱼、家鸽四种动物各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进行呼吸的器官分别是(  )

    A . 体壁、气管、鳃、肺 B . 气管、体壁、鳃、气囊 C . 体壁、体壁、鳃、肺 D . 体壁、气管、鳃、气囊
  • 9. (2023八上·云枫月考) 下列叙述与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不相符的是( )
    A .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 . 食量较大,消化能力强 C . 有气囊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 . 体温随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
  • 10. (2017·呼和浩特)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B .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 . 鸟的气囊,是飞行时气体交换的场所 D . 兔的牙齿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 11. (2021八上·新丰期末) 当军人在行军礼时,相关肌肉运动情况是(   )
    A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 12. 脱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A . 关节窝从关节头中脱出 B . 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C . 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D . 关节头从关节腔中脱出
  • 13.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中没有( )
    A . 维持生态平衡 B . 促进物质循环 C . 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 . 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资源
  • 14. (2023八上·德惠月考) 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菌落 B . 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大 C .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菌落 D . 菌落的特征可以作为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 15.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步骤正确的是( )
    A .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冰箱 B . 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冷却→冰箱 C .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30℃恒温箱 D . 配制培养基→接种→30℃恒温箱
  • 16.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要再进行高温处理 B . 检测硬币上有无细菌,将硬币在培养基上按一下,相当于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C . 使用无菌棉棒的原因是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而影响实验结果 D . 培养皿和培养基接种前需高温消毒的原因是杀死其他杂菌,以防影响实验结果
  • 17. 某新闻报道,科学家正在打造适应火星环境的“地狱细菌”。下列关于“地狱细菌”,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B . 通过分裂繁殖 C . 可以利用芽孢进行繁殖 D . 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 18. 如图是细菌结构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是细菌DNA集中的区域 B . ②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C . 所有细菌都有结构④ D . ⑤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
  • 19. 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个芽孢可以萌发成一个细菌 B .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 . 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D . 芽孢可以在不良环境中生存并度过不良环境
  • 20. 大肠杆菌是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为了研究某地一河流中降雨量与大肠杆菌数量的关系,科学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对降雨量和河流水样的分析(每个季节抽样分析6次),得到如图两组曲线图。有人分析了这些曲线图所提供的信息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大肠杆菌在早秋时死亡 B . 没有降雨就意味着河流中没有大肠杆菌 C . 雨水将人的排泄物冲入河流 D . 春季有利于大肠杆菌的繁殖
二、实验探究题(7分)
  • 21. 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

    步骤一:制作如图所示的迷宫实验装置,在迷宫上方盖上透明玻璃,以便观察实验过程。

    步骤二:选取大小相同的小白鼠三只(A、B、C),分别放在迷宫实验装置中进行观察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情况,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4分13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3分8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5分2秒

    1. (1) 从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三只小白鼠每次走出迷宫获得食物的时间都不相同,而且第三次实验比前两次实验用的时间都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2) 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
    3. (3) 小明同学找来了两只小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两只小乌龟无论是错误次数,还是时间都比小白鼠多得多!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
    4. (4) 通过分析该实验表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学会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5. (5) 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了哪些生物探究方法
三、简答题(7’+8’+8’=23’)
  • 22. 如图为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
    1. (1) 从体形来看,绝大多数动物身体呈(填“辐射”或“两侧”)对称,这种体形使其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能更好地捕食与御敌。
    2. (2) 从体表来看,与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A类动物的体表具有,B类动物的体表具有;C类动物的成体青蛙体表可辅助呼吸。
    3. (3) 从运动来看,蚯蚓靠肌肉和刚毛的协调配合向前蠕动,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的协调游泳,鸟类通过搏击空气实现飞翔。
    4. (4) 从生殖和发育来看,D类动物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有:受精,陆地上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坚韧的
  • 23. 下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是兔的牙齿(填A或B),判断依据是
    2. (2) 狼和兔牙齿分化不相同的原因是
    3. (3) 填写图中各标号所示的牙齿名称:

      ;②;③

    4. (4) 门齿的功能是;犬齿的功能是
  • 24. 制作细菌模型

    某校八年级学生学习完细菌的知识后,进行了细菌模型制作的实践活动。下图是小芸同学制作的细菌结构模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试写出细菌模型(上图)中结构的名称:[②],[⑥]
    2. (2) 上图中:细菌细胞的最外面是结构[③],其作用是;①是,其有助于细菌的
    3. (3) 与真菌细胞相比较,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没有核膜包被,所以细菌属于生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