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16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span></strong>
  • 1. 徐州市某中学的小明一家国庆节自驾回家乡郑州游玩了几天,为此他搜集了一些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小明想知道郑州的位置,他需要查阅的地图是( )
      A . 徐州市交通图 B . 中国政区图 C . 郑州市旅游图 D . 世界地形图
    2. (2) 小明家里的墙上挂了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 世界政区图 B . 中国政区图 C . 河南省政区图 D . 郑州市政区图
  • 2. 来到郑州市区时,小明在路边随手拍了一个交通标志路牌(如图),据此,可以判断陇海路的延伸方向是( )

    A . 东西方向 B . 东北—西南方向 C . 南北方向 D . 西北—东南方向
  • 3. 关于该交通标志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嵩山路位于京广路以东 B . 右转约1.2千米后进入陇海路 C . 左转约600米后进入嵩山路 D . 向北约600米后抵达康复前街
  • 4.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读近六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位置和时间表,完成下列各题。

    1. (1) 关于冬奥会举办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举办城市都位于北半球 B . 位于西半球的城市比东半球多 C . 北京在温哥华的东南方 D . 温哥华位于高纬度地区
    2. (2) 北京冬奥会历时17天,地球自转了17圈,下图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 B . C . D .
    3. (3) 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 昼夜现象 B .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 . 四季的变化 D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5. 读某日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各点即将进入白天的是( )
      A . A B . B C . D D . E
    2. (2) 和D点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
      A . 120°W.  B . 120°E C . 30°W D . 30°E
    3. (3) 关于A、B、C、D四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 A点位于C点的正西方向 B . C点位于B点的正南方向 C . AC所在的纬线最长 D . B位于中纬度
    4. (4) 地球仪模型中的0°经线与0°纬线相比( )
      A . 0°经线与0°纬线正好等长 B . 0°经线比0°纬线略长 C . 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 D . 0°纬线比0°经线略长
    5. (5) 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经线长度不等长,本初子午线最长 B . 纬线长度相互平行且等长 C .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 . 沿同一条经线向前走,不能回到原点
  • 6. 读某半球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示代表的半球是( )
      A . 北半球 B . 南半球 C . 西半球 D . 东半球
    2. (2) 图中③代表的大洋是( )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3. (3) 图中数字或字母代表大洋洲的是( )
      A . A B . C C . D .
    4. (4) 下列关于①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 . 全部位于东半球 D . 全部位于北半球
    5. (5) 图中乙为AC两大洲的分界线,它是( )
      A . 乌拉尔山脉 B . 巴拿马运河 C . 苏伊士运河 D . 直布罗陀海峡
    6. (6)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的比例约为( )
      A . 8∶2 B . 7∶3 C . 5∶5 D . 3∶7
  • 7. 下图中a点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 . 0.3% B . 1% C . -0.3% D . -1%
    2. (2) 该国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 . 就业困难 B . 交通拥堵 C . 劳动力不足 D . 住房紧张
    3. (3) 该国最可能位于( )
      A . 亚洲东部 B . 亚洲南部 C . 非洲北部 D . 欧洲西部
    4. (4) 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B .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C . 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D . 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最低,一些国家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 8. 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亚马孙平原位于四个大洲中的( )
      A . B . C . D .
    2. (2) 四个大洲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四个大洲中,濒临太平洋的大洲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9. 《桃花源记》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房舍整整齐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 . 城市,这里“阡陌交通” B . 城市,这里“土地平旷” C . 乡村,这里“屋舍俨然” D . 乡村,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2) 从对“聚”、“落”甲骨文的解释可知,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靠近水源 ②交通便利 ③资源丰富 ④气候寒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0. 广东省南岗千年瑶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地。读南岗千年瑶寨分布图(左图)和瑶寨景观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左图中山峰的海拔大约是( )
      A . 830米 B . 980米 C . 1030米 D . 1080米
    2. (2) 河流甲的流向是( )
      A . 自南向北 B . 自东向西 C . 自西南向东北 D . 自东北向西南
    3. (3) 右图中瑶寨布局上错落有致,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气候 B . 河流 C . 地形 D . 森林
    4. (4) 左图中瑶寨长度大约为2cm,其实际距离大约为( )
      A . 60米 B . 600米 C . 6000米 D . 60000米
  • 11. 世界上某些雄伟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首次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 . 哥伦布 B . 麦哲伦 C . 魏格纳 D . 张衡
    2. (2) 图中A山脉是( )
      A . 乌拉尔山脉 B . 喜马拉雅山脉 C . 大高加索山脉 D . 安第斯山脉
    3. (3)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A山脉是由( )
      A .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 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 C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D . 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4. (4)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地震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3题,共30分)</span></strong>
  • 12.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1) 照片拍摄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①②③④中的的地,该地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2. (2) 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在乙村能否看到甲村?原因是
    3. (3) 甲村的人数、规模都比乙村大,主要原因是甲村。(2分)
    4. (4) 该旅游爱好者想要知道甲乙两村的距离,通过该等高线地形图能否获得想要的信息?若能,请计算出结果;若不能,请说明原因。,(填“能”或“不能”),
    5. (5) 为了发展经济,乙村计划在青河的上游建设一个化工厂,却没有通过该地环保部门的审核,原因可能是
  • 13.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左图为土耳其周边示意图,右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A板块 D板块

    2. (2) 左图中①山脉是山脉,它是洲和洲的分界线。
    3. (3) 图中②处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它是由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形成的。
    4. (4)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教室上课,该怎么办?

  • 14. 某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世界人口分布规律”,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图1 图2   图3 图4

    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探究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探究过程:

    1. (1) 读图1可知,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中低/中高)纬度地区。
    2. (2) 读图2可知,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地形类型)地区。
    3. (3) 读图3可知,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沿海/内陆)地区。
    4. (4) 归纳总结:

      通过以上探究过程可以看出,环境优越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

    5. (5) 验证结论:

      从图4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填字母)

    6. (6) 反思提高:

      图4中甲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乙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