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

更新时间:2023-11-16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span></strong>
  • 1.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我国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读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某时刻过境我国轨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 国土跨热带、温带和北寒带 C . 大部分国土地处中、高纬度 D . 属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国家
    2. (2) 图中天和核心舱过境轨迹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
      A . 新、甘、蜀 B . 藏、陕、冀 C . 川、滇、赣 D . 青、津、辽
  • 2. 2020年我国进行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读“2011年以来中国人口净增长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2011~2020年间,我国(  )
      A . 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B . 2020年人口总量最多 C . 人口总量先升后降 D . 2016年人口总量最多
    2. (2) 2016年我国人口净增长数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  )
      A . 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B . 接纳众多海外移民 C . 二孩政策全面实施 D . 工业产值迅猛增长
    3. (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从“一孩”到“二孩”再到实施“三孩”政策,政策调整的目的之一是(  )
      A . 缓解人口老龄化 B . 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C .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D . 增加居民就业机会
    4. (4) 我国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和西部

      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③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④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中国基本上做到日产量10000万立方米,在可燃冰开采领域中国顺利超过日本领先全球,使得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上更进一步。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我国成功试采可燃冰的海域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约有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 B . 四大边缘海中,面积最大的是东海 C . 钓鱼岛是中沙群岛面积最大的岛屿 D . 黄岩岛是三沙市的行政中心
    3. (3) 下列符合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举措的是(  )

      ①季节休渔 ②消除珊瑚礁 ③投放人工鱼礁 ④增殖放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现在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6万千米。京新高速公路(G7)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结合资料及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G7高速公路沿途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湖泊蓝、戈壁灰等景观,色彩缤纷。沿途人们的生产活动也由种植业逐渐过渡为畜牧业和绿洲农业,影响以上景观分布及人们生产活动变化的要索,最主要的是(  )
      A . 气温 B . 降水 C . 地形 D . 土壤
    2. (2) G7高速不仅是一条风景优美的路,更是一条民族团结之路,其穿过我国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区,该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简称分别为(  )
      A . 内蒙古新 B . 内蒙古疆 C . 蒙新 D . 紫疆
  • 5.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界地带,四季如春、物产丰富,被人们称为宜居地带。下图为西南宜居地带示意图及西昌、长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西南宜居地带(  )
      A . 位于川、黔、湘交界处 B .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 . 洪涝、寒潮气象灾害多发 D . 地表崎岖不平
    2. (2) 西昌位于宜居地带,长沙比西昌(  )
      A . 冬季气温高 B . 海拔低,气温年较差小 C . 冬季降水少 D . 年降水量多
  • 6.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荆江进行了综合治理。读“长江荆江段人工裁弯取直工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易发生洪涝的自然原因是(  )
      A . 河道弯曲,围湖造田 B . 河道弯曲,湖泊稀少 C . 河道弯曲,降水丰沛 D . 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2. (2) 实施“人工裁弯取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 . 疏浚河道,利于防洪和航运 B . 开发河流的水能资源 C . 更好地发挥河流的灌溉功能 D . 减少区域内水体污染
  • 7. 我国水运文通便利,干流航线大多山西向东入海,其中长江的中下游河段,水流平佛,江阔水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下图为我国内河航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干流航线大多由西向东入海的原因是(  )
      A . 降水西多东少 B . 山脉多为东西走向 C . 地势西高东低 D . 东部人口稠密
    2. (2) 以下四条河流中,内河航线最长的是(  )
      A . 珠江 B . 长江 C . 黄河 D . 黑龙江
    3. (3) 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黄金水道”,原因正确的是(  )
      A . 沿岸人口稀少 B . 河流水量较小 C . 地形平坦,流速缓慢 D . 运输货物以黄金为主
  • 8.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
      A .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 . “动脉阻塞”——河流结冰期长且向高纬流动——疏浚河道 C . “腹泻”——过度放牧——退牧还草 D .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 (2)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 . 地处我国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 地势起伏,落差大,水量大 D . 地处北方地区,海拔高,降水量大
  • 9. 读我国(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口总量、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五项指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曲线显示,我国增长和下降幅度最大的分别是(  )
      A . 人口总量和耕地总面积 B . 粮食总产量和人均耕地面积 C . 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 D . 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口总量
    2. (2) 为解决②下降幅度过大,应采取(  )
      A . 控制人口增长 B . 坚决杜绝占用耕地 C . 大力倡导草原地区垦荒 D . 倡导围湖造田
  • 10. 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 . 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 . 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 .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2. (2) “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
      A . 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 B . 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 C . 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很充足 D . 水田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3. (3) 下列选项与“我国土地资源(阴影区域)分布情况图”内容相符的是(  )

      A . ①旱地②水田③林地④荒地 B .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C . ①水田②旱地③荒地④林地 D .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 11. 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反映的现象说明(  )
      A . 喝水不忘挖井人 B . 打水的绳子越来越粗 C . 地下水位在逐渐下降 D . 人类打井技术越来越高
    2. (2) 为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我国目前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 . 西气东输 B . 植树造林 C . 兴修水库 D . 南水北调
  • 1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某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

    环渤海地区

    76

    2.16

    27.70

    8.48

    全国

    70

    1.77

    119.87

    16.34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1. (1) 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是(  )
      A . 能耗较低,水耗较低 B . 能耗较高,水耗较高 C . 能耗较低,水耗较高 D . 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2. (2) 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 轻工业比例较高 B . 重工业比例较高 C .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低 D . 当地水资源丰富
    3. (3) 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  )

      ①环境污染加剧  ②能源紧张  ③生产成本提高  ④生态破坏加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综合题</span></strong>
  • 13. 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运会由北京市承办。读“北京市简围”(左下图)和“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右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①是我国一条著名的山脉,该山脉呈走向。
    2. (2) 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的理由是
    3. (3) 结合图表信息,说出北京市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4. (4) 赛事举办全程践行“碳减排”理念,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使用太阳能照明  ②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大量使用办公纸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5. (5) 今年暑假期间,烟台的小玉同学要去北京游玩,结合北京市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你认为小玉同学出发前应做哪些相应地准备?
  • 14. 湘江被誉为湖南省的母亲河,沿途流经多个城市,蕴育了灿烂的湖湘文化。阅读湘江水系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湘江、洞庭湖和长江相互连接,由此判断湘江是(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 (2) 保障湘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防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湘江干支流上游主要防治(填地质灾害名称)。湘江干流中下游洞庭湖平原地区主要防治(填气象灾害名称)灾害频繁。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减少此灾害灾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3. (3) 保护湘江不仅要防治对湘江的污染,还要保护干支流源头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请说出浏阳河源头处的山脉是图中的(A还是B)。
    4. (4) 我国古诗词和谚语等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洞庭湖平原上某中学一地理学习小组对此进行探究,下图和表是他们探究过程中所搜集到的部分材料。

      诗词

      谚语

      ①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④春江湖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①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②一年四季无寒署,一雨便成秋

      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④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表中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出我国高原的自然景观。

    5. (5) 表中反映洞庭湖平原地理环境特征的诗词和谚语(各一句,填序号)。诗词:;谚语:
    6. (6) 请说出图中“山寺桃花”四月“始盛开”的原因。
  • 15. 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占水量对比图及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

    1. (1) 左图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是
    2. (2) 右图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
    3. (3) 关于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 B . 乙地是我国主要的温带草原区 C . 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 D . 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4. (4)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

      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5. (5) 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