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月考...

更新时间:2023-12-27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span></strong>
  • 1. “绿色化学”是全球化学发展的方向,其核心要求就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 将垃圾露天焚烧或掩埋 B . 工业废水用来浇灌农田 C . 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 D . 禁止化工厂生产化肥和农药
  • 2.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活字印刷 B . 烧制陶瓷 C . 造纸工艺 D . 谷物酿酒
  • 3. 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 B . 清新空气 C . 冰水 D . 大理石
  • 4. (2020·长春模拟) 医疗上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制冷冻麻醉剂,该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 5. (2020九上·大埔期末) 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A . 导电性 B . 沸点低 C . 可燃性 D . 助燃性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 .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的氧气,含量很高,是纯净物 C .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 7.  2023年3日22日是第31届“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及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 自来水厂对天然水的净化过程,最后一步是蒸馏 D . 工厂排出的废水要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8. 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 C .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D . 水通电变成氧气和氢气
  • 10. 如图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 . 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 11.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平稳的放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
    A . 大于6mL B . 小于6mL C . 等于6mL D . 无法确定
  • 12.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空气和氧气

    分别将点燃的木炭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C

    鉴别硬水与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

    D

    区分双氧水和水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白磷的量充足,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 ,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 ;

    ⑥白磷自燃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⑥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 14.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宇宙飞船中必须建立水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并减少飞船的携水量。水的循环体系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氢氧燃料电池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B . 氢氧燃料电池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C . 氢氧燃料电池实现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 污水和排泄物不能向太空中排放,必须净化处理
  • 15.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 . 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水分解速率加快 C . 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D . 要使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 16. 用如图装置进行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并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木条燃烧情况,记录如下表(不考虑空气中原有CO2及木条燃烧产生的气体对结果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O2的体积分数/%

    36.3

    39.2

    43.1

    44.3

    木条的燃烧状况

    正常燃烧

    火焰变小

    火焰变小

    熄灭

    A . 采用分液漏斗可以节约药品、控制反应速率 B . 若木条正常燃烧,则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N2 C . 当O2的体积分数为12%时,瓶口的木条熄灭 D . 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CO2 , 需在木条熄灭后再通入一会儿CO2
  • 17.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 .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 净化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 D .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 18. 如图为用一定质量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数据分析图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9. 如图所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中,不可以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是( )
    A . B . C . D .
  • 20. 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发生如下反应:Cu(NO32→CuO+O2+X,其中X是一种密度大于氧气的气体,且生成的X体积是O2的4倍。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对该反应展开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X中不一定含有氮元素;

    ②试管中固体逐渐变黑;

    ③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O2

    ④实验证明X有助然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二、填空题(共60分)</span></strong>
  • 21.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字母):

    A、氮气 B、液氧 C、金刚石 D、酒精 E、镁粉 F、石墨

    1. (1) 可作火箭助燃剂的是
    2. (2) 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3. (3) 可作实验室燃料的是
    4. (4) 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5. (5) 用于烟花照明弹的是
    6. (6) 用作瓜果粮食保护气的是
  • 22.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a的名称:
    2. (2) 实验室加热紫黑色粉末制取并收集氧气,收集装置为(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在本实验中,长颈漏斗下端应
  • 23. 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展开了探究。

    他们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法收集到了一瓶气体,按如图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

    1. (1)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玻璃棒的作用为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 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⑤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

    2. (2) 【实验反思】

      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是

      A、加快④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

      B、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C、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D、吸收五氧化二磷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在240℃即可燃烧)

  • 24.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操作步骤: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一段时间后, 同时振荡三个烧瓶。得到如图二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2. (2) 实验步骤中,曲线1、2、3中导致气压快速变小(如:cd段)的操作是
    3. (3) 根据图二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填序号)。
      A . 1体积水中溶解CO2的量约为1体积 B . 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C . 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 . 40% NaOH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CO2
  • 25. 电石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它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

    【资料】①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②CaO+H2O→Ca(OH)2 . Ca(OH)2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物

    ①可燃性气体是:N2、H2或乙炔(C2H2);(2)白色固体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

    1. (1) 【分析】该气体不可能是N2 , 理由是
    2. (2) 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理由是
    3. (3)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不是碳酸钙

      (3)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

    4. (4) 【结论】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5. (5) 【反思】载有电石的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26.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取两份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加入等质量、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进行加热,用传感器测得固体残留率(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前固体质量之比) 如图。

    探究二: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VmL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二氧化锰

    0.25

    79

    实验3

    5

    二氧化锰

    0.5

    49

    实验4

    5

    二氧化锰

    2.5

    93

    实验5

    5

    氧化铁

    0.5

    58

    实验6

    5

    氯化钾

    0.5

    154

    1. (1) 查阅资料得知,发生反应的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分析如图(选填“分析纯MnO2”或“纳米MnO2”)。催化效果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2. (2) 实验3、5、6对比的目的是
    3. (3)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时,催化效果最好。
    4. (4) 氯化钾(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V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原因是
  • 27. 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剂“可以使水变成汽油,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揭开这个骗局。

    【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

    1. (1) 【猜想与验证】确定水的组成。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是极(填“正”或“负”),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甲与试管乙中所得气体体积比约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 (2) 确定汽油的组成。

      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将光洁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

      ②将烧杯迅速翻转,注入,振荡

      现象: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3. (3) 揭开骗局:水不能变成汽油,理由:

  • 28. 小萧和同学们想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他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加入并混合加热,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同学们对小萧实验后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1. (1) 【猜想与假设】小萧实验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小萧同学的猜想:K2MnO4、MnO2、KCl

      小红同学的猜想:K2MnO4、MnO2、KClO3

      小胜同学的猜想:K2MnO4、MnO2、KCl、KMnO4

      小利同学的猜想:K2MnO4、MnO2、KCl、KMnO4、KClO3

      你的猜想(填符号)。

    2. (2) 【分析与判断】同学们经过讨论和分析,认为以上四种猜想中,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理由用符号表达式可表示为
    3. (3) 【活动与探究】为了验证小萧的猜想,小组同学的操作是:取适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 ,再伸入
    4. (4) 【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得出小萧同学的猜想(填“正确”或“错误”)。
    5. (5) 【反思与收获】实验后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存在,固体反应物可能存在。
    6. (6) 【实验拓展】小萧同学改正错误后,又重新取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①和②,向①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均完全反应。他将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随实验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绘制出来,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填序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