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 1. 下列各组选项中均属于生物的是( )
    A . 钟乳石、蘑菇 B . 智能机器人、恐龙化石 C . 珊瑚、含羞草 D . 珊瑚虫、生石花
  • 2. 合作小组在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出现了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 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3. 下列哪项活动不需要使用调查法( )
    A . 全国人口普查 B .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C . 了解初中生近视情况 D . 了解某小区饲养宠物的数量
  • 4. 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 . 南极企鹅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C .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D .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 5. 下图是甘肃省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在连绵的沙丘中,有一弯新月似的月牙泉,周围郁郁葱葱,影响月牙泉周围植物分布的因素是( )

    A . 阳光 B . 空气 C . 温度 D . 水分
  • 6. 在一个由牧草、羊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么羊的数量将( )
    A . 保持稳定 B . 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 . 先增加,后减少 D . 先减少,后增加
  • 7.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之称 B .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阳光 C .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D . 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 8.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 . 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C .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 .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 9. (2020·遵义) 用显微镜观察字母“R”时,视野中看到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小王同学想用显微镜观察一下番茄的细胞结构,他用解剖针挑取少许番茄果肉制成的玻片标本叫( )
    A . 临时装片 B . 临时涂片 C . 临时切片 D . 永久涂片
  • 11. 使西瓜叶肉细胞呈现绿色和果肉细胞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 . 叶绿体、线粒体 B . 线粒体、液泡 C . 叶绿体、液泡 D . 液泡、染色体
  • 12. (2022·日照) 下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正确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④①③ B . 视野由②到④,需要向左移动装片 C . 视野由①到③,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D . 实验完毕,将所用显微镜直接放进镜箱
  • 13. 下列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凉开水漱口的原因是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B . 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取材时应该用力刮 C . 盖盖玻片时要避免出现气泡 D . 取材前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 14. 每个人指纹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等领域。指纹的形成主要受到遗传物质的影响,这些遗传物质存在于( )

    A . 叶绿体中 B . 细胞膜中 C . 线粒体中 D . 细胞核中
  • 15. 某同学在学习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相关内容后,经过总结画出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⑥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B . 两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 C . ⑦是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D . 甲图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16. 春季的杨柳飞絮会给空气造成污染。为治理这种污染,可以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一种抑制剂。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给杨树和柳树“输液”,可抑制花芽分化从而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注入到树干的( )
    A . 输导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保护组织 D . 分生组织
  • 17. 人的大脑主要由下列哪两种组织构成的( )

    ①肌肉组织    ②神经组织    ③结缔组织    ④上皮组织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④
  • 18. 观察草履虫时,常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
    A . 增加温度 B . 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 C . 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D . 吸收培养液
  • 19. 如图所示,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四个方向等距离处的清水中加入相应物质,并将这些液滴与草履虫培养液连通。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最终在哪个位置出现的草履虫数量最多( )

    A . 酒精 B . 食盐 C . 肉汁 D .
  • 20.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许多单细胞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 B . 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C .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D . 单细胞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 21. 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左图中①和④放大倍数的,如果实验室内光线较暗,则应使用左图中⑤的面镜。
    2. (2) 右侧图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如果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气泡,是右图中步骤操作不规范。(本小题填字母)
    3. (3) 右图步骤E中滴加的液体是,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碘液

  • 22. 某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五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五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三是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五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如图)。研究一、二的结果如下表:

    编号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

    每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大鱼

    78

    96

    B

    河蚌

    小球藻、水蚤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小鱼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1. (1) 根据上侧营养关系图,完成表中信息(填生物种类):

      ,②

    2. (2) 请写出题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不可写字母)
    3. (3) 根据上图所知,[B]河蚌和[D]小鱼之间的关系是关系。
    4. (4)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摄入上表中过多的(填“大鱼”或“小鱼”)更易危害人体健康。
  • 23. 以下是某个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两侧各放5只鼠妇,静置2分钟。然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统计结果如下表: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明亮处(只)

    4

    3

    3

    2

    2

    1

    1

    0

    0

    0

    阴暗处(只)

    6

    7

    7

    8

    8

    9

    9

    10

    10

    10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经上述处理之后,铁盘两侧明亮和阴暗环境形成了实验。
    2. (2) 铁盘两侧各放5只鼠妇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3. (3)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 (4) 该小组同学还想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并设计如下三个实验装置(装置上的遮光物透气)。你认为下列实验装置最合理的是装置。

    5. (5) 实验结束后,对鼠妇的正确处理方式是____。
      A . 放入垃圾桶中 B . 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C . 放到小水沟里
  • 24. 如图是西红柿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的a、b过程表示细胞的,在此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是由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c过程表示细胞的
    2. (2) 西红柿的表皮主要由[d]组织构成。
    3. (3) 图k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____
      A . 1、2、3 B . 2、3、4 C . 3、4、5 D . 1、2、5
    4. (4) 西红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植物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西红柿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材料二: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和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地膜、塑料大棚等。塑料垃圾经微生物的分解后可转变为微塑料颗粒(直径介于0.1微米~5毫米)。微塑料颗粒能通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进入动植物体,难以分解不易排出;也可通过生物圈的水循环从湖泊、河流生态系统进入海洋生态系统,成为全球生态安全的隐患。

    材料三:在乡村,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人们常常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湖泊、河流,导致浮游植物急剧繁殖,水质恶化,鱼虾死亡。1983年,我国政府把沼气工程列入“农村能源”发展计划并实施,利用甲烷菌等微生物发酵作用,将生活垃圾、人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清洁能源——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沼渣又可作为猪牛饲料、鱼的饵料、作物肥料等,农民依赖砍伐树木、采集林草植被获取能源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计划实施至今,农村生态环境得以不断改善。

    1. (1) 材料一中提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2) 微塑料颗粒是影响动植物和人生活的(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3. (3) 据材料三分析,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4. (4) 据材料二、三分析,能分解垃圾和人畜粪便的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者。
    5. (5) 为了减少微塑料对生物的危害,请写出一条我们在生活中能做的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