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S7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

更新时间:2023-12-11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年6月24日,我国报告首例猴痘病毒(DNA病毒)确诊病例在台湾地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猴痘病毒的碱基种类与猴细胞中的完全相同 B . 猴痘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中的个体层次 C . 猴痘病毒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得6种不同化合物 D . 猴痘病毒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 2.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干旱或盐渍等环境下,细胞的结合水含量相对提高 B . 寒冬时节,自由水比例增加,从而增加细胞抗寒能量,保护细胞 C . 细胞内微量元素如Ca、Fe、Mn、Cu、Zn、B等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 . 无机环境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这体现了无机环境与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3. 新疆土壤沙质、夏季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等条件使新疆棉品质好、产量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棉花籽内含有油脂,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呈橘黄色 B . 新疆棉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的能源物质 C . 由于夏季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导致新疆棉的净光合产物增多 D . 疏松的沙质土壤有利于根的有氧呼吸,促进根吸收更多的矿物质
  • 4. 在动物及人体细胞方面的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糖基化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完成的,其中O-连接的寡糖糖基化作用全部或主要发生在高尔基体,N-连接的寡糖糖基化则是在内质网内完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糖基化的蛋白质合成与游离的核糖体有关 B . N-连接的寡糖糖基化后可继续运输给高尔基体加工 C .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D . 蛋白质的糖基化是由基因决定的
  • 5. (2021·河北)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 . 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代谢活动旺盛 C . 许多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D . 细胞质中的RNA均在细胞核合成,经核孔输出
  • 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而减缓生物体的衰老。某喜温植物幼苗在低温锻炼(10℃、6天)后,接着进行冷胁迫(2℃、12h),其细胞内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图如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目的为探究低温锻炼是否能提高植物抗寒能力 B . 低温锻炼能提高SOD活性且其在冷胁迫后SOD活性相对较稳定 C . 未锻炼组冷胁迫后SOD活性降低是由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D . 无论是否锻炼,胁迫后SOD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均降低
  • 7.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将若干生理状态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a(对照组)和三种浓度相同的b、c、d溶液(实验组)中,定时测量每组萝卜条平均长度,记录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a、b、c三组的萝卜条细胞均发生了渗透吸水 B . 90mim时,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 C . 40min时,若将萝卜条全移至清水,足够时间后测量,则b、c组长度大于a、d组 D . 40min后c组的萝卜细胞开始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导致质壁分离复原
  • 8. 下列关于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 .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需要使用低倍镜观察三次 C .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和底物的pH分别调到设定值后再将二者混合 D . 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酒精时,需适当延长培养时间才能用重铬酸钾检测
  • 9. (2019高三上·南岸开学考) 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 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 . 都是水溶性物质 C . 都含 C、H、O、N 这4 种元素 D . 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 10. 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温度恒定且适宜的密闭透明玻璃小室内,给予充足光照,定时测定CO2含量。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乙装置内均达到平衡且甲装置内CO2含量较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达到平衡时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 . 实验过程中甲、乙两植物的呼吸速率相同且一直保持不变 C . 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乙植物低 D . 若将甲、乙两植物放在上述同一密闭装置中,一段时间后乙植物可能先死亡
  • 11.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自动酿酒综合征(ABS)”是由肠道微生物紊乱引起的罕见疾病,患者消化道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高浓度酒精能致其酒醉,长期持续会导致肝功能衰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BS患者肠道内产酒精微生物比例较高 B . 肠道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C . 肠道内的大多数酒精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氧化分解成水和CO₂ D . 减少糖类物质的食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BS的病症
  • 12. (2022·福建) 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如下,图中A/a、B/b表示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细胞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精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之一 B . 图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基因A和基因B发生了重组 C .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 . 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产生AB,aB,Ab,ab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 13. 两株纯合白花的香豌豆杂交,F1全部表现为紫花。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紫花为542株,白花为424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F2中白花植株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B . F2紫花植株中纯合子:杂合子=1:8 C . 控制紫花与白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 F1紫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紫花:白花=1:1
  • 14. 内质网膜上PERK蛋白正常情况下与Bip结合,处于失活状态。当内质网腔内积累大量异常蛋白时,PERK蛋白恢复活性,最终引发细胞凋亡,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细胞内自由基增多,可导致基因表达过程异常,最终使异常蛋白质增多 B . 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此过程中包括PERK调控抑制核糖体翻译 C . BCL-2基因和Bax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其表达产物可以促使细胞凋亡 D . 通过药物提高PERK活性可以促进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肿瘤发生
  • 15. 动物有丝分裂中,中心体负责纺锤体的组装,并受蛋白激酶(PLK4)的调控,多功能骨架蛋白(CEP192)参与纺锤体的形成。PLK4失活后,PLK4凝聚体可招募其他成分充当中心体作用,使正常细胞分裂可在无中心体复制的条件下进行。泛素连接酶(TRIM37)可抑制PLK4凝聚、促进CEP192的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在PLK4的正常调控下,中心体在每个细胞周期的间期复制一次 B . 在PLK4失活的情况下,TRIM37基因过度表达可促使癌细胞分裂 C . PLK4失活后,非中心体型纺锤体组装取决于TRIM37的活性水平 D . 在TRIM37基因过度表达的细胞中可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 16. 已知兔子的毛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C、cch、ch、c控制,上述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不同基因型兔子的表型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基因

    CC、Ccch、Cch、Cc

    cchcch

    cchch、cchc

    chch、chc

    cc

    表型

    野生型棕毛兔

    灰毛兔(毛白色,毛尖黑色)

    浅灰毛兔

    爪等体端黑色的白毛兔

    白毛兔

    A . 由表可知,C、cch、ch、c之间具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 B . 不同基因型的浅灰毛兔相互交配,后代的表型为灰毛:浅灰毛=3:1 C . 若后代出现3种表型,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一定为Ccch×cchch D . 若想确定某只雄兔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只雌性白毛兔交配,看后代表型即可判断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 17.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营养与否直接影响着全天的精神状态,健康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利于保持身体机能的健康,让人精力充沛。今天食堂为大家准备了猪肉包子、牛肉包子、各种凉拌蔬菜、大米粥、豆浆、牛奶、煮鸡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早餐中至少包括了两类植物多糖,它们是。长期摄入高糖会导致肥胖的原因是
    2. (2) 牛奶中含有钙、铁等元素,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铁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3. (3) 该早餐中包括有脂肪、磷脂、固醇等脂质。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主要作用有(回答2点)。
    4. (4) 植物油在室温时呈液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骨架”是一条由组成的长链,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研究发现,质量相同的脂肪比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从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其原因是
  • 18. 在许多植物中,花的开放对于成功授粉至关重要,部分植物的花能够反复开合,主要是相关细胞膨压,即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变化引起的。龙胆花在处于低温(16℃)下30min内发生闭合,而在转移至正常生长温度(22℃)、光照条件下30min内重新开放,这与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变化有关,水通道蛋白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

    1. (1) 水分子进出龙胆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有
    2. (2) 龙胆花由低温转移至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重新开放过程中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逐渐
    3. (3) 据图分析,蛋白激酶GsCPK16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会/不会)引起水通道蛋白构象的改变,龙胆花由低温转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重新开放的机理是,推测在常温、黑暗条件下,龙胆花开放速度会变
    4. (4) 若要验证蛋白激酶GsCPK16介导了水通道蛋白的磷酸化,促进了光照下龙胆花的重新开放。请你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水通道蛋白磷酸化水平可测)
  • 19. 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某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它属于图2中类型的细胞。
    2. (2) 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
    3. (3) 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4. (4) 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
    5. (5) 着丝粒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用图中字母表述)。
    6. (6) 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3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
  • 20. 兴起于上世纪的第一次“绿色革命”获得了水稻半矮化突变体,半矮秆水稻虽抗倒伏、高产,但对氮的利用效率不高。中国科研团队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探索,并于2020年在水稻高产和氮素高效协同调控机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为探究高浓度CO2下氮素供应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武运粳稻为实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硝态氮(NO3)正常浓度CO2

    硝态氦 (NO3-)高浓度CO2

    X

    氨态氮(NH4-)高浓度CO2

    叶绿素SPAD值

    50

    51

    42

    44

    净光合速率

    17.5

    21.5

    35

    42.8

    注: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净光合作用单位:[μmol/m2·s]

    1. (1) 环境中的氮元素进入叶肉细胞后,可用于合成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如RUBP羧化酶),RUBP羧化酶分布在,能将CO2固定为,再进一步被还原为糖类。此外氮元素还能用于合成(答出其中两种),进而促进光合作用。
    2. (2) 表中X处理措施应为。据表分析,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的氮素供应形态是。从物质跨膜运输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3. (3) 植物光合系统中的氮素分配受供氮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叶片光合系统中氮素的含量及分配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注:叶片氮素可分为光合氮素和非光合氮索;前者包括捕光氮素和羧化氮素

      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中氮,高氮环境下,氮素从转化,且羧化氮素所占比例降低,进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阶段,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 21. 平衡致死遗传现象首先在果蝇中被发现,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带有两个非等位的致死基因(不存在染色体互换),任意一个致死基因纯合即致死,成活的个体均为杂合子。平衡致死品系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可以将杂合状态永久保存,省去了后期选育的繁杂。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现有一批纯合野生型直翅果蝇,经诱变处理后得到裂翅突变体品系。已知裂翅和直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裂翅突变体与纯合野生型直翅果蝇杂交,后代既有裂翅又有直翅,则裂翅对直翅为(填“隐性性状”或“显性性状”),该裂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
    2. (2) 经研究发现,该裂翅基因纯合致死。将A/a控制的存活与致死看作一对相对性状,则隐性性状为(填“存活”或“致死”)。
    3. (3) 将裂翅突变体进行自由交配,发现后代只有裂翅,推测裂翅品系中存在平衡致死现象,若另一种致死基因为B,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应为下图中的(选填序号)。

    4. (4) 现已知红眼对紫眼为显性,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现需确定

      裂翅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杂交方案为:

      第一步:将裂翅突变体与下表纯合品系中的(填品系名称)进行杂交得F1;

      第二步:选择F1中表型为的果蝇与下表纯合品系中的(填品系名称)进行杂交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若F2,则裂翅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品系名称

      基因位置

      品系特征

      黑檀体

      3号染色体

      红眼、黑檀体、直翅

      紫眼

      2号染色体

      紫眼、灰体、直翅

      野生型

       

      红眼、灰体、直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