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9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3-11-17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 1. 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向日葵 B . 扬子鳄 C . 电脑病毒 D . 乳酸菌
  • 2.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动藏粮于技,落实落地”,“藏粮于技”的重点是推进育种创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利用了( )
    A . 物种多样性 B . 遗传多样性 C .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 生物数量多样性
  • 3. (2023八下·长沙月考)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人民喜爱,其中不乏对生命现象的描述。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D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4. (2017·益阳) 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

    A . 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 . 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 . 蚯蚓改良土壤 D . 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 5. 在黄山有一种奇妙的植物--卷柏,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又开始新的生活。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这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 )

    A . 水分 B . 空气 C . 阳光 D . 适宜的温度
  • 6. 下列有关生物之间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 “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 B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 . “人肚子里的蛔虫”——蛔虫和人是共生关系 D . “一山难容二虎”——生物间的争斗关系
  • 7.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 “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D . “雨露滋润禾苗壮”一一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 8.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基因工程 B . 试管婴儿 C . 航空航天 D . 疫苗研制
  • 9. 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
    A . 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B . 统计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C . 统计全校同学的身高 D . 调查一块农田中的生物种类
  • 10.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0℃”、“20℃”和“10℃”不同温度条件,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属于( )
    A . 文献法 B . 实验法 C . 调查法 D . 模拟法
  • 11. 进入初中,你的课程表上多了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 .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C . 观察、调查、实验等都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D . 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背诵而不用理解
  • 12. 一位科学家的墓志铭上写道:“他是数千年来第一个发现血液运动规律的科学家,他给世界以健康,留给自己以英名……”你认为这里埋葬的科学家是( )
    A . 哈维 B . 达尔文 C . 林奈 D . 沃森和克里克
  • 13. (2018七下·白云期末)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A . 没有对照实验 B . 水量过多 C . 水温不一致 D . 水中没有水草
  • 14.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家蚕喜欢吃桑叶还是榆树叶”,实验开始前,他们预测家蚕喜欢吃桑叶,这种预测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属于( )
    A . 提出问题 B . 制订计划 C . 作出假设 D . 得出结论
  • 15. 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选择测试的地点是裸地、草地和灌木丛 B . 选择同一地点.分3处测量空气湿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 C . 可以测带某一地点一天中早、中、晚的平均值,然后绘成曲线 D . 在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把湿度计放在地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

    1. (1) 材料中提到的生物:(至少写1种)。
    2. (2) 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接近时,雄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3. (3) 小牛、小羊长大说明生物能
    4. (4) 杨柳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说明生物能够进行
    5. (5) 桃花盛开之后,能够结出桃子,桃子中的种子种下去又能够长出小桃树苗,这说明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6. (6) 在日常生活中,区别文中提到的生物和非生物需要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法。
  • 17. 为了让环境更加优美,我们应重视绿化、美化工作,园艺工作者要定期给花草树木浇水、治虫、施肥、除草。冬天,有些苗木还要搬到暖棚里,否则会过不了冬,而对松、柏之美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就以上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 (1) 除草能帮助苗木更好的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存在着关系。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常见的关系。
    2. (2) 一些苗木冬天需要搬入暖棚,体现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而对松、柏之类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这说明了
    3. (3)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都称为,它可以分为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 18. 资料分析。

    资料一: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子遗树种银杉和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资料二: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桂林市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县三县交界处,处于大桂北旅游区的中心位置,总面积17008.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759.0公顷:缓冲区面积3635.4公顷;实验区面积5614.1公顷。已知高等植物2484种:脊椎动物345种,其中兽类71种,鸟类145种,爬行类3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种类5种,二级保护种类32种;已知昆虫3300种。有“中国南岭山脉绿色宝库”之称。

    1. (1) 保护区内树木郁郁葱葱,空气清新湿润,气候温和,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 (2) 资料二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多样性和多样性。
    3. (3) 保护区内有不少古树,细心的同学发现有些古树树干上挂了小卡片,卡片上有“二维码”,当游客用手机扫一扫卡片上的二维码,便出现树木的分类、特征等信息,瑞典科学家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被后人称为“”。
  • 19.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⑴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⑵作出假设:

    ⑶设计方案:

    ①材料用具:20只鼠妇、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②实验步骤:

    A.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两种环境。

    B.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数量(填“相同”或“不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⑷观察与记录: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鼠妇数目,共统计10次。

    ⑸统计全班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计算

    ⑹实验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 20. 近年来,城市噪声污染成为我国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某科研小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探究噪声强弱对大鼠身体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噪声污染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表所示:                                 

    步骤

    具体操作

    第1步

    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第2步

    将大鼠分别置于噪声刺激箱中

    第3步

    各灌胃蒸馏水10mL/kg

    第4步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每天在相同时间给予一定噪声刺激

     

     

     

    OdB(无噪声)

    35dB

    65dB

    85dB

    第5步

    正常饲喂15天,其余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附:分贝(dB)是衡量噪声强弱的数信单位,数值越大说明噪声越大。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设置第1组的目的是
    2. (2) 实验中加入噪声刺激的大鼠组出现不同程度用嘴撕咬盒壁、攀爬等焦躁不安的表现。研究人员分别在实验的第0、10、15天记录大鼠体重,大鼠体重发生如图所示变化,由如图可知,噪声分贝越(填“大”或“小”),大鼠体重下降越
    3. (3) 在一定分贝的嘈杂环境中,类似于雨声等可听范围内音量均匀的“白噪声”能促进睡眠,改善环境噪声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求证这一说法,科研小组增加了第5组实验。若第5组与第3组形成对照,则除了第5组第2步操作需将大鼠放置在具有35dB白噪声的噪声刺激箱中外,其他条件与步骤与第3组均相同,目的是为了。若大鼠的体重下降情况(选填“快”或“慢”)于第3组,且焦躁情绪得到缓解,则说明“白噪声”可以改善环境噪声对大鼠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