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期中六校联盟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12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沿海行》《行走西藏》等,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读以下《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图,完成问题。

    1. (1) 对于《边疆行》及疆域,描述正确是( )
      A . 我国背靠亚欧大陆,沿我国陆上疆界行,其行程大概是1.8万千米 B . 边疆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云南省和吉林省 C . 陆上疆界行最西端可达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漠河 D . 沿我国陆上国界线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中民族自治区有4个
    2. (2) 对于《沿海行》及海域,描述正确是( )
      A . 我国所跨纬度较广,自北向南可经过寒、温、热三带 B . 沿海行自北向南依次经过了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C .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D . 沿着我国大陆海岸行,其行程大概是1.4万千米
  • 2. 如图为“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读图完成问题。

    1. (1)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
      A . 13.4亿 B . 14亿 C . 12.8亿 D . 12亿
    2. (2) 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
      A . 快速上升 B . 逐渐上升 C . 逐渐下降 D . 基本持平
    3. (3) 这表明( )
      A . 人口死亡率升高 B . 人口大量迁移到了国外 C .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成效 D . 我国人口停止增长
    4. (4) 人口的增长应该与( )
      A . 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B . 居民的传统生育观念相适应 C . 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相一致 D . 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相一致
  •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问题。

    1. (1) 图中代号与其代表的民族和节日匹配正确的是( )
      A . ①一藏族一雪顿节 B . ②一傣族一丰收节 C . ③一蒙古族一那达慕节 D . ④一高山族一开斋节
    2. (2) 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 . 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 . 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 D . 民族分布“大聚居、小散居、交错居住”
  • 4. 下图为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 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
      A . 高原 B . 平原 C . 盆地 D . 山地
    2. (2)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地形特征是( )
      A .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B . 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广大 C . 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 .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5. 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如下图)及“成都、拉萨的气候统计资料表”(下表),完成问题。

                                                                                                                                          

    城市

    年平均气温(℃)

    日照时数(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拉萨

    7.4

    3005

    200~510

    成都

    16

    1239

    900~1300

    1. (1) 成都和拉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 .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 . 热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D .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 (2) 导致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因素 D . 人为因素
    3. (3)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我国干湿状况与当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无关 B . 我国温度带是根据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C . 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偏低 D .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 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读 “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问题。

    1. (1) 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 .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 . 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 .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 .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2. (2) 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 . 长江中上游 B . 长江下游 C . 淮河下游 D . 黄河中下游
    3. (3) 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 . 四川省地形崎岖 B . 山西省交通不便 C . 云南省位于边疆 D . 贵州省晴天较多
  • 7.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 (1) 据图可知,夏季风来源于( )

      ①蒙古一带②俄罗斯西伯利亚③印度洋④太平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对夏季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寒冷干燥 B . 寒冷多雨 C . 温暖湿润 D . 温暖干燥
    3. (3) 导致我国“南涝北旱”和“北涝南旱”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夏季风进退正常 B . 夏季风进退异常 C . 冬季风进退异常 D . 季风进退异常
    4. (4) 下列地区中,受此种气象灾害较严重的是( )
      A . 塔里木盆地 B . 青藏高原 C . 云贵高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解答题
  • 8. 读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疆域辽阔,位于太平洋的岸,大陆的东部。
    2. (2)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领土面积约为km²,内海和临海水域面积约470多万km²,最大内海是
    3. (3) 我国邻国众多,陆上邻国有个,是我国最大的邻国。
    4. (4) 我国幅员辽阔,“嘴喝两江汇合水”指的是我国领土最东端黑龙江与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 9. 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中,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 (2) 图2中此时为我国的季节,此季节我国的气温特征是。图中影响气温曲线a的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吉林市的气候类型为,具有夏季,冬季的特点。
    3. (3) 根据图3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图1中(填序号)气候类型区。
    4. (4) 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③→④气候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5. (5) 根据所学知识,请简要概括我国气候具有的特征。
  •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他心系长江、不忘黄河,一江一河,一南一北,同时并举。下图分别示意黄河、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省,由它们的流向可推断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2. (2) 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因此长江是我国巨大的“”,其水能丰富的主要原因为
    3. (3) 黄河洪涝灾害严重,根据以下结构图将其产生的原因补充完整。

    4. (4) 图中阴影地区森林破坏对长江水文特征的影响是;黄河出现此问题的主要河段是。它们共同治理的生物措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