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册地理4月...

更新时间:2023-10-19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世界上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大陆上约有35%~40%的地区无人居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图二和图三可知,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大多分布在( )
      A . 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B . 中、高纬度的盆地地区 C . 中、低纬度的平原地区 D . 中、低纬度的高原地区
    2. (2) 如图一所示,亚洲人口多集中分布在( )
      A . 西部和北部 B . 东部和南部 C . 中部和北部 D . 东部和中部
    3. (3) 图一中A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 . 气候干旱 B . 气候湿热 C . 气候寒冷 D . 多暴雨、多洪涝
  • 2. (2023高一下·杞县月考)  2018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08亿人次,同比增加986.9万人次,与去年增长5%,春运旅客发送总量再创新高。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等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区,客流压力最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
      A .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B .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C . 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D . 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2. (2) 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为
      A . 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B . 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 .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D . 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 3.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已在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口。近年来,多个大城市为吸引人才,纷纷出台户籍改革政策,放宽落户门槛。下图为2012-2017年某城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3年之前,该城市户籍人口同比增长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 )
      A . 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B . 户籍政策严格,户口迁入较少 C . 经济发展落后,人口迁出较多 D . 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机会少
    2. (2) 据图推断该城市落户门槛放宽最明显的时间段是( )
      A . 2013-2014年 B . 2014-2015年 C . 2015-2016年 D . 2016-2017年
  • 4.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05-2010年( )
      A .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 .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 .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D .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2. (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 .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 . 降低了皖、赣、黔的自然增长率 C .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D . 提高了沪、京、津的自然增长率
  • 5. 下表是中部某省人口总数、可承载人口数、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消费随时间变化(含预测)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含预测)

    人口总数(万人)

    可承载人口数

    (万人)

    人均耕地(平方千米)

    人均粮食消费(千克/年)

    2016年

    3574

    2415

    0.121

    400

    2021年

    3718

    2273

    0.120

    480

    2026年

    3782

    2226

    0.118

    540

    1. (1) 目前(2023年)该省的环境承载力约为( )
      A . 2415万人 B . 2270万人 C . 2221万人 D . 3718万人
    2. (2) 该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迁出增大 B . 科学技术进步 C . 消费水平提高 D . 资源跨区调入
    3. (3) 提高该省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大量开垦荒地        ②提高科技水平

      ③加大矿产资源开采        ④提升该省的开放程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3高一下·杞县月考) 下图为某城镇功能分区及沿MN线的地租变化示意图,A、B、C代表不同功能区。完成下列各题。

    1. (1) B功能区是(    )
      A . 行政区 B . 商业区 C . 居住区 D . 文化区
    2. (2) A功能区地租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远离工业区 B . 位于市中心 C . 房屋质量好 D . 环境优美
    3. (3) 在C区布局钢铁厂的理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靠近铁路,便于运输 B . 位于图示区域地租最低处 C . 靠近原料地 D . 位于盛行风下风向
  • 7. 城市各功能用地的演变表现内部用地功能更替和外部用地扩展。下图为2006—2015年省会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向外部扩展与内部变更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主要功能用地类型为( )
      A . 工业用地 B . 商业用地 C . 居住用地 D . 绿化用地
    2. (2)   2012―2015年该城市功能用地外部扩展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外流严重 B . 交通条件改善 C . 资源日益匮乏 D . 产业结构调整
  • 8. 图示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比较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
      A . 先增后减 B . 先减后增 C . 呈减少趋势 D . 呈增加趋势
    2. (2) 据上图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
      A .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 . 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C .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 .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9. 在日本,窨井盖已成为鲜明的城市名片。全国95%的城市拥有具有本地特色的井盖图案,其中不泛市花、市树、风景名胜、历史故事;有些井盖还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安置在低于地面数十厘米以下,上面铺设了沥青混凝土;在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上,井盖由原来的圆柱形改为圆锥台形,以增强井盖和路面的吻合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日本95%的城市拥有具有本地特色的井盖图案,说明日本(   )
      A . 城市化水平高 B . 城市经济发达 C . 基础设施完善 D . 地域文化浓厚
    2. (2) 在低于地面以下的井盖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其主要作用是(   )
      A . 防止偷盗 B . 方便维修 C . 指示道路 D . 警示危险
    3. (3) 下水井盖由圆柱形改为圆锥台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 路面更加平整 B . 减少原料用量 C . 减弱噪音污染 D . 降低制造难度
  • 10. 海南岛被誉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果盘子”。冬季瓜菜年出岛343.7万余吨,热带水果年出岛280万余吨,供应国内外180多个城市,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10kg左右。据此完成22~23题。
    1. (1) 海南岛果、菜种植的优势因素是( )
      A . 技术 B . 市场 C . 土壤 D . 气候
    2. (2) 海南岛能成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主要得益于( )
      A . 先进的种植技术 B . 丰富的劳动力 C . 交通和保鲜条件改善 D . 改革开放政策
  • 11. (2021高一下·金台期末)     下图为中国某地区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   )
      A . 养殖用地最早消失 B . 花卉用地比重先增后减 C . 水稻用地面积增大 D . 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
    2. (2)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 . 灌溉技术的提高 C .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D . 市场需求的变化
  • 12.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据此完成小题。

    盖简易阳光房改善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 . 热量 B . 水分 C . 土壤 D . 光照
  • 13. 读我国某区域1985年和2000年城市分布示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该区域城市发展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城市数目增多 B . 特大城市数目增加最多 C . 城市规模在扩大 D . 城市化水平在提高
    2. (2) 以M地的各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2000、7000、30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
      A . 3000 B . 7000 C . 7500 D . 8000
  • 14. 下列地图是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部门是( )

    A . 旅游部门 B . 城建部门 C . 消防部门 D . 民政部门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月均温/℃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降水量/mm

    4.2

    3.5

    10.0

    11.7

    45.4

    133.4

    207.1

    月份

    8

    9

    10

    11

    12

    全年

    月均温/℃

    24.7

    22.4

    20.2

    16.1

    12.8

    20.8

    降水量/mm

    210.0

    140.9

    61.2

    20.5

    1.5

    849.4

    1. (1) 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2. (2) 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3. (3) 大量人口迁入,对攀枝花市是很大的考验,对攀枝花市的可能影响主要有等。
  •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城市规划”,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据统计,1999年以来该市机动车保有量以年均19.4%的速度递增,2006年该市的汽车数量年激增近4万辆,具有成本低、无污染、方便等优点的自行车交通工具快速减少,2006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已下降至10%左右。与此同时,该城市公交车辆的营运速度从17千米/小时下降到12千/小时(国家标准为20千米/小时左右),全市空气质量的优级率不断下降,居全省倒数第三,酸雨严重。下图示意NOx(降水时会形成酸雨)排放系数与交通工具的关系。

    1. (1) 假如要在甲、乙、丙、丁四地中建设一个高档生活小区,那么该小区应选择在处附近,原因是
    2. (2)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类企业。假设这些企业的布局是合理的,那么,在这些企业中,污染程度最小的是
    3. (3) 分析出材料二图中信息,并简要说明该市空气质量、酸雨与交通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 17. 读我国五个重要农业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B地布局淡水养殖业及其产品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双选)____
      A . 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 . 原料充足 C . 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 . 能源充足
    2. (2) B地和C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下表。                                                                                


      B地

      C地

      优势自然条件

    3. (3) E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____
      A . 光热资源 B . 土地资源 C . 矿产资源 D . 水资源
  •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乳畜业与普通意义上的畜牧业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饲料,市场是乳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饲料是基础条件。与大牧场放牧业不同,乳畜业一般不分布在草原上,其分布区往往人口稠密。欧洲西部地区不仅牧草多汁,人口稠密,而且人们有饮用牛奶、食用奶制品的习惯。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地区的气候、地形资料示意图”。

    1. (1) 西欧乳畜业发展的饲料条件有何优势?试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2. (2) 说出西欧乳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