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联...

更新时间:2023-11-06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 1. 先秦典籍《尚书·禹贡》是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作者设想,当诸侯统一后,国家可以把国土划分为九个州(下图),这之后古人常用“九州”代指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古人划分“九州”疆域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
      A . 语言习俗 B . 气候植被 C . 山川河流 D . 行政传统
    2. (2) 现今河北省和河南省的界线与古代冀州和豫州的界线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 行政干预 B . 经济发展 C . 人口数量 D . 土壤肥力
  • 2.  2023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讲述了在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手攻坚克难,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的经历:太空电梯直达9万公里的太空,横贯天地;强太阳风暴袭击月球和地球;某个时间段内因引力减小地球上一天由现在的24小时变为60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太空电梯由地面到太空的过程中( )
      A . 先后经过了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 . 气温随高度升高越来越低 C . 在离地面约55千米处为臭氧层 D . 大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越来越小
    2. (2) 若地球上一天由24小时变为60小时则( )
      A . 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6分钟 B . 地球自转线速度变慢 C . 地球上平均气温升高 D . 地球自转角速度不变
  • 3. 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9+2)。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
      A . 行政管辖关系 B . 经济发展水平 C . 风俗习惯差异 D . 人口规模结构
    2. (2) 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深圳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 )
      A . 旅游观光 B . 创新引领 C . 消费市场 D . 生产加工
  • 4. 雅斯河早期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演变(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下地理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

      ①断裂抬升,形成克拉林地垒②雅斯河早期水系形成

      ③挤压拱起,形成大分水岭④地势低洼处积水成湖

      A . ①④②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③②④①
    2. (2) 科拉林地垒形成对雅斯河的影响是( )
      A . 由内流河变为外流河 B . 降水补给变为湖泊补给 C . 流程和流域面积变小 D . 流向变为由西北向东南
  • 5.  2022年6月13日,山东烟台市海面上出现罕见的“滚轴云”(下图),并持续十几分钟。“滚轴云”是低空凝结的云在两股相向运动的气团影响下开始滚动,形成看似稳定但云团内部高速转动的云轴,它的出现可作为天气突变的前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滚轴云”形成时,两股相向运动的气团特点分别是( )
      A . 冷气团快速爬升暖气团快速下沉 B . 冷气团缓慢爬升暖气团缓慢下沉 C . 冷气团缓慢下沉暖气团缓慢爬升 D . 冷气团快速下沉暖气团快速爬升
    2. (2) “滚轴云”出现后,预示烟台即将出现的天气是( )
      A . 阴雨连绵 B . 狂风暴雨 C . 风和日丽 D . 大风扬尘
  • 6. 下图为鄱阳湖枯水期周边地区生态景观图。洪水期时,该区域草洲和荒滩被水覆盖。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图植被分布体现了( )
      A . 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 B . 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 C . 垂直地域分异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2. (2) 影响鄱阳湖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光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往往面临转型模式的“抉择”。复合型模式是延伸模式与更新模式的结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常选择的转型发展模式,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抵御风险能力更强。下图为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延伸模式与更新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
      A . 扩大资源开采 B . 改变主导产业 C . 发展新兴产业 D . 延长产业链
    2. (2) 复合型模式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抵御风险能力更强,主要原因是( )
      A . 新兴产业竞争力强 B . 城市经济实力增强 C . 劳动力更丰富廉价 D . 产业类型发展多样
  • 8. 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上游(设计、设备、材料)、中游(晶圆及存储器制造、封测等)和下游(数字终端)等环节。20世纪50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独领风骚,70年代起,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三次区域转移过程(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半导体产业第二次转移对日本的主要影响是( )
      A . 产业升级加速 B . 市场份额扩大 C . 出口竞争力下降 D . 就业机会减少
    2. (2) 中国吸引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 物联网发达 B . 基础设施完善 C . 生产成本低 D . 原材料品质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经千年“冶炼”,黄石书写工业文明精彩华章。

    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这里的铜矿开采和冶炼,点燃了早期工业文明之光。现代,有着“青铜古都”“钢铁摇篮”“矿冶之乡”“现代工业粮仓”的黄石市成为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下图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芯光灿烂”点亮黄石老工业基地转型之路。

    作为资源型传统老工业基地,黄石市长期依赖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支撑的结构难堪其“重”,很快遭遇到“矿竭城衰”的阵痛。在低谷和失落中痛定思痛,黄石市认识到,必须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之路,让老工业基地开新枝、发新芽,用“高精新”替代“黑重粗”,通过创新转型重塑辉煌。

    材料三:“飞地创新”,借智借脑促黄石经济腾飞。

    为更快提升经济转型发展,黄石市借力光谷科教和创新资源,在光谷率先成立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校企合作、成果转化、项目外溢合作等成为常态。依托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黄石市初步构建了“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飞地创新”模式。

    1. (1) 说明目前黄石市传统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 (2) 简析黄石市借助武汉实施“飞地创新”的原因。
    3. (3) 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 10. 阅读此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高谷深林密,地势北高南低,近年来,中国倡导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下,该地区经济合作取得很大进步。

    材料二位于该流域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其中老挝段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已于2021年12月3日建成通车。

    材料三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料图”,图2为“澜沧江—湄公河径流量各国占比图”。

    1. (1) 根据材料三,比较景洪和万象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2. (2) 分析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困难。
    3. (3)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的方向。
  • 11. (2023高二下·漳州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托里尼岛因独特的地域文化被称为世界上最浪漫的海岛,拥有卡玛里海滩、伊亚古镇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该岛是地中海东部海沟附近的火山岛,形成岛屿之后,喷发到大气中的火山喷出物沉降在海边形成黑砂石,卡玛里聚集大量细小、磨圆的黑砂石颗粒形成黑海滩。伊亚古镇的石洞屋是在陡峭崖壁上挖掘的洞穴,室内三面墙壁都是岩石,一面装有门和小窗。下图为该岛的位置示意图及景观照片。

    1. (1)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卡玛里黑海滩的形成过程。
    2. (2) 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说明修建石洞屋的优缺点。
    3. (3) 石洞屋的屋顶凿有沟槽,顺着房屋一直延伸至屋前的一个凹地,推测其主要解决的问题,并分析该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