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黄广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14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strong>35</strong>小题,共<strong>70.0</strong>分)
  • 1. (2015八上·鹤庆期中) 涡虫、海蜇等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都是(     )
    A . 由肛门排出 B . 由口排出 C . 由胞肛排出 D . 由细胞排出
  • 2. 在下列蛔虫的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
    A . 体表有角质层 B . 生殖器官发达 C . 身体呈圆柱形 D . 消化管结构简单
  • 3. (2019·烟台) 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身体上滴水。原因是(    )
    A . 减少蚯蚓运动的阻力 B . 蚯蚓的生活需要水 C .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D . 便于区分蚯蚓的环状体节
  • 4. 缢蛏的贝壳是由下列哪一种物质或结构形成的?( )
    A . 柔软身体产生的分泌物 B . 足的分泌物 C . 外套膜的分泌物 D . 外套膜
  • 5. (2015八上·鹤庆期中) 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
    A . 外骨骼 B . 角质层 C . 贝壳 D . 角质鳞片
  • 6. (2015八上·平定期中) 下列生物中是鱼类的有(   )

    ①海马 ②鲨鱼 ③娃娃鱼 ④鳄鱼 ⑤鱿鱼 ⑥鲫鱼

    A . ①②⑥ B . ②④⑥ C . ①②③ D . ④⑤⑥
  • 7.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 . ①②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8. (2022八上·高州月考) 蝙蝠和猫头鹰都会飞,都在夜间活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 . 体温恒定 B . 气囊辅助呼吸 C . 胎生哺乳 D . 卵生,卵外有坚硬卵壳
  • 9. 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 . 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 . 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 . Q可以表示有脊柱
  • 10. 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⑤蝗虫——气管⑥家兔——肺

    A . ①②③⑥ B . ①③④⑥ C . ①②⑤⑥ D . ①④⑤⑥
  • 11. (2019八上·江门月考) 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 . 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 . 鸟的肌肉和骨骼都比较轻,适应飞行生活 D . 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 12. 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 舒张舒张 B . 收缩舒张 C . 舒张收缩 D . 收缩收缩
  • 13. (2017八上·孟村期中) 在一群狒狒中,作为首领的狒狒在群体内部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做出顺从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以上体现了狒狒( )

    A . 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B .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 . 群体中形成一定的等级 D . 群体中的合作
  • 14. 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 . 骨、关节和骨骼肌 B . 骨骼、关节和骨骼肌 C . 关节和骨骼 D . 骨骼、关节和肌肉
  • 15. (2018·成都) 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
    A . 杠杆、支点、动力 B . 杠杆、动力、支点 C . 动力、杠杆、支点 D . 支点、杠杆、动力
  • 16. (2017八上·香洲期中) 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生来就有 B . 都要生活经验 C . 利于生存和繁殖 D . 能伴随动物一生
  • 1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交流信息的是( )
    A . 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B . 蜜蜂的各种舞蹈 C . 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D .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 18. 麻雀因啄食农作物曾被列为害鸟,我国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这种做法最主要的危害是( )
    A . 破坏生态平衡 B . 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B.  C . 影响农作物的传粉 D . 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
  • 19.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大量死亡,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草原生态系统仍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该草原生态系统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 20. (2019八上·保山期末) 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 . 抑制细菌繁殖 B . 不让营养流失 C . 防止水分蒸发 D . 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 21. 下列发酵食品中,与之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不相匹配的是( )
    A . 面包和酒类——酵母菌 B . 酸奶和泡菜——乳酸杆菌 C . 腐乳和酱油——青霉 D . 米醋和果醋——醋酸杆菌
  • 22. (2017八上·泸州月考) 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芽孢就是孢子 B . 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生殖细胞 C . 霉菌菌落表面呈现的红、褐、绿、黑等颜色是芽孢的颜色 D .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 23. 发酵食品的广泛开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依次是( )
    A . 灭菌、发酵、接种、密封 B . 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C . 灭菌、密封、发酵、接种 D . 密封、灭菌、接种、发酵
  • 24. 老师把刚刚制备的痢疾杆菌装片与酵母菌装片交给小刚同学,让其贴上标签.小刚同学区分二者的依据是(  )


    A . 有无细胞壁   B . 有无细胞膜 C . 有无细胞质 D .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 25.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 )
    A . 酵母菌﹣﹣制作面包 B . 甲烷菌﹣﹣生产沼气 C . 乳酸菌﹣﹣制作酸奶 D . 醋酸菌﹣﹣制作泡菜
  • 26. 下列食品与保存方法不对应的是( )
    A . 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或高温消毒 B . 牛肉罐头─脱水法 C . 袋装火腿─真空包装 D . 咸鱼─腌制法
  • 27. 下列关于生物与其生殖方式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 噬菌体———分裂生殖 B . 酵母菌———出芽生殖 C . 青霉菌———孢子生殖 D . 蘑菇———孢子生殖
  • 28. 埃博拉病毒可引起人类出血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有同学提出防治这种传染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 细胞核 B . 蛋白质外壳 C . 遗传物质 D . 寄生的生物
  • 29. 地衣常生活在树干或岩石上。实际上地衣是哪两种生物共生形成的( )
    A . 细菌与藻类植物 B . 细菌与苔藓植物 C . 真菌与苔藓植物 D . 真菌与藻类植物
  • 30.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被称为中生代动物“活化石”的是( )
    A . 金丝猴 B . 白鳍豚 C . 扬子鳄 D . 朱鹮
  • 31. 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 )
    A . 根、茎、叶 B . 叶、果实、种子 C . 根、叶、花、果实 D . 花、果实、种子
  • 32. 在下列四个分类单位中,共同特征最少的和亲缘关系最近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 . 目、科 B . 种、目 C . 科、种 D . 纲、种
  • 33. (2018八上·云浮期中) 放置时间久了的橘子皮上会长出青绿色的“毛”,这些“毛”是(   )
    A . 一个细菌 B . 细菌菌落 C . 酵母菌 D . 青霉
  • 34.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内容?( )
    A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 基因的多样性 C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 生物食性的多样性
  • 3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作“裸子植物故乡” B . 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 .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strong>4</strong>小题,共<strong>30.0</strong>分)
  • 36.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

    1. (1) 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2. (2) 动物A身体最发达的肌肉是
    3. (3) 比较B和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
    4. (4) 动物C(青蛙)的发育方式称为
    5. (5) 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37. 同学们为了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到沸腾15分钟,然后放在室内25℃环境中,几天后,甲肉汤变质,乙肉汤仍然保持新鲜。

    请问:

    1. (1) 煮沸肉汤的目的是:
    2. (2) 乙中肉汤保持新鲜的原因是
    3. (3) 该实验中变量是
    4. (4) 实验后,同学们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几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原因是:
    5. (5) 该实验的设计参照了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的“鹅颈瓶”实验。
  • 38. 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1. (1) 在该生态系统中,担负分解者功能的是,它能够将生物遗体分解成释放到空气中,产生的渗入到土壤中去。
    2. (2) 动物也可以通过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被植物利用,可见动物还促进生态系统的
    3. (3) 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兔子的天敌狼被大量捕杀,长期来看,兔子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说明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因而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 39. 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A、B、C、D所示的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属于真菌的是(填编号)
    2. (2) B与C的结构相比,B没有成形的
    3. (3) 图中A所示生物的生殖方式是生殖,B的生殖方式是生殖。
    4. (4) 人们通常用C做面包和馒头,面包、馒头松软多孔的原因是C将葡萄糖分解成了酒精和
    5. (5) D的结构最简单,只有外壳和内部
  • 40. 下面列举了六种生物,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完成以下问题。
    1. (1) 图表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与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写出2种)。
    2. (2) 猫和人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哪些
    3. (3) 图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4. (4) 图中六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