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学9月...

更新时间:2024-01-26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其中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衣藻、乳酸菌、发菜、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
    A . DNA、RNA、RNA、DNA B . DNA、DNA、RNA、RNA C . DNA、RNA、DNA、DNA D . DNA、DNA、DNA、RNA
  • 2.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不产生水,因此没有[H]的生成 B . 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C . 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D .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还原剂
  • 3. 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分裂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 B . 在前期,可能看到细胞核 C . 在后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D . 在末期,细胞在赤道面上向内凹陷
  • 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或数目变化是( )
    A .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B . 同源染色体分离 C .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 . 着丝粒分开
  • 5. 孟德尔通过“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学两大基本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观察现象 B .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C . 孟德尔的“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预测 D . 孟德尔的假说提出相对性状是由等位基因决定的
  • 6. AaBb×aaBb,子代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率各是多少( )
    A . 1/4,1/4 B . 1/3,1/3 C . 1/4,3/4 D . 1/3,2/3
  • 7.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狗的长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B . 子代同时出现显隐性性状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C .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 .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 8. 火遍全国的自贡冷吃兔鲜香爽辣,是盐帮美食的代表。兔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营养价值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冷吃兔中含C、H、O、N等大量元素及许多微量元素 B . 兔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均是单体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 C . 兔肉中脂肪和胆固醇都属脂质但二者分子结构差异很大 D . 炒制冷吃兔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使兔肉更容易消化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 B . 碱性染料可将染色质(或染色体)染成深色 C . 漂洗不彻底会导致解离过度,细胞结构易受损 D . 制作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 10. 海鞘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滤食性动物。研究发现,海鞘常与蓝细菌形成共生体,蓝细菌为海鞘提供营养并参与海鞘的防御活动,海鞘可供给蓝细菌生长所需的一部分氮素营养和提供抗紫外线的保护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海鞘细胞中含多种细胞器,其中只有核糖体和中心体无膜结构 B . 蓝细菌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海鞘细胞没有细胞壁 C . 蓝细菌细胞中不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还有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D . 蓝细菌和海鞘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 11. 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生化反应中最为重要的甲基供体。2021年10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陈东戎课题组与生命科学院甘建华课题组共同合作发现了首个SAM依赖的天然甲基转移酶核酶(其化学本质是RNA)。该研究成果扩展了RNA作为催化剂的催化谱,演示了核酶参与体内RNA甲基化以及其调控生命过程的可能性,为RNA作为工具在表观转录层面调控生命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核酶能为所催化化学反应提供所需的活化能 B . 核酶通过特异性裂解靶RNA之间的氢键起作用 C . 甲基转移酶核酶可能实现对基因表达的精准调控 D . 使用蛋白酶处理可能会导致体内RNA甲基化受阻
  • 12. (2020高二下·双鸭山期末) 如图为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催化反应①和②的酶均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 . 水果的保鲜需加快①和②过程,减慢③过程 C . ①④③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和c分别是丙酮酸和氧气 D . 提倡有氧运动是防止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e对人体细胞造成伤害
  • 13. 下图表示用韭菜宿根进行的相关对照实验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结果①观察到的色素条带数目相同,颜色深浅不同 B . 实验结果②表明韭菜中提取到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 C . 光合色素具有吸收和转化光能的作用,叶绿素吸收绿光较多 D . 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 14. (2023高三上·永州模拟) 镶嵌显性是指一对基因中的两个等位基因都表达(每个等位基因的表达都会产生相应的性状),但同一个体中两者表达的部位不相同。已知瓢虫的翅色为镶嵌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缘型纯合子与均色型纯合子杂交,得到的F1均为新类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F1自交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B . F1自交可以得到3种表现型的后代 C . P代正交和反交得到的F1的表型不同 D . 若将F1与P代均色型回交,可以得到黑缘型的后代
  • 15. 如图a~d分别表示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细胞或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21三体综合征的形成与其类似 B . 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该细胞无法产生正常配子 C . c所示的细胞一定是三倍体,一般不能产生可育配子 D . 果蝇缺刻翅的形成过程与d所示变异原理相似
  • 16.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 . 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 . 衰老细胞中水分减少而呼吸作用增强 D . 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体现
  • 17. (2017高二上·山东开学考)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 B . 通过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再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和DNA的变化 C . 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或者是侵染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 D . 本实验证明噬菌体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的过程中DNA起着重要作用
  • 18.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创可贴要求透气性好是为了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 B . 百米赛跑时,人体释放的CO2少部分来自线粒体 C . 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浓度,有利于果蔬储藏 D . 中耕松土能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促进根系的生长
  • 19.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单链结构 B . 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C . DNA分子两条链之间中总是嘌呤与嘧啶形成碱基对 D . 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
  • 20. 下列关于DNA和基因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 基因在DNA上,DNA上所有序列都属于基因 C . 生物体的DNA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 D . 基因并不是碱基对随机排列成的DNA片段
  • 21. 在血液中,胆固醇通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进行运输。下图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摄取LDL的途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网格蛋白有被小泡;覆盖有网格蛋白衣被的运输小泡。介导从质膜和高尔基体开始的小泡运输。)

    A . 胞内体属于动物细胞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 B . LDL的摄取及处理过程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C . LDL受体的形成过程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D . 功能越复杂的动物细胞膜胆固醇含量越多
  • 22. 下左图表示将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某种溶液中,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右图表示从清水中取出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某种溶液中,其原生质层对细胞壁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左图中,由A状态变化至B状态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缩小 B . 左图中,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大,吸水力越小,二者呈负相关 C . 右图中,t3时刻与t0时刻相比细胞液浓度提高 D . 右图中,细胞的失水发生在t0~t1 , 细胞的吸水发生在t2~t3
  • 23. 向试管中加入10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将该试管置于37℃水浴箱中,t1时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加入肝脏研磨液后氧气生成速率加快,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 . 若t1时加入的是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a点对应的值不变 C . 若t2时再滴加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a点对应的值将上移 D . 过氧化氢酶通过为过氧化氢提供能量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
  • 24. 下图为某胰岛素分子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若该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人体内的该分子只能在细胞内的游离核糖体上合成 B . 该胰岛素在合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比合成前减少了882 C . 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数、羧基数都不止2个 D . 在局部放大图中能区分不同氨基酸的标号仅有①和⑤
  • 25. 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储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 . 第20天对照组蓝莓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 . 第40天对照组蓝莓单位时间内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D . 储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处理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 26. 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 , 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
    A . 15:1 B . 3:1 C . 5:1 D . 8:1
  • 27. (2021·海南) 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XX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XO型。关于基因型为AaXRO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 .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 C .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D . 该蝗虫可产生4种精子,其基因型为AO、aO、AXR、aXR
  • 28. 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如下图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若对此果蝇进行测交,应选择黑身白眼雄果蝇作父本 B . 基因B、b与W、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 基因B与b的不同主要在于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D . 萨顿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29.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 . 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有①②④ C . ④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及8个核DNA分子 D . 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 30.  1988年始,科学家进行了一项长期的大肠杆菌实验。实验以单个大肠杆菌产生的12个独立种群为起点,在有氧条件下用含有92.5%柠檬酸盐和7.5%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培养到3.3万代时,一个能利用柠檬酸盐的新菌种出现。研究还证明,培养至3.10-3.15万代时,大肠杆菌产生了一个关键突变,从此时菌种出发,只要再培养0.2-0.3万代,均可产生柠檬酸盐分解菌,且这种实验是可以重复的,但培养2万代前的菌种则无法重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起点培养的12个大肠杆菌种群基因库中各种基因的频率完全相同 B . 关键突变可能使大肠杆菌细胞具有了在有氧条件吸收柠檬酸盐的能力 C . 新菌种的产生说明变异和进化由环境引发且在一段时间内是有固定方向的 D . 培养2万代前的大肠杆菌无法产生新菌种是因为种群内没有突变和基因重组
  • 31. (2022高三上·高邮开学考) 某动物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时细胞内有染色体32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分别是(    )
    A . 32、16、64、64 B . 32、8、32、64 C . 16、8、32、32 D . 16、0、32、32
  • 32. 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 . 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 C . 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 D . 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
  • 33. 如图显示了丙酮酸(相对分子质量为88.06Da)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的方式。已知线粒体外膜的孔蛋白可以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Da的分子自由通过。而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膜时利用H+(质子)梯度协同运输。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 丙酮酸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不消耗能量 C . 丙酮酸和H+(质子)能用同一载体协同运输,说明载体不具有专一性 D . H+两次过内膜的方式不同,一次是协助扩散、一次是主动运输
  • 34. 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为研究其蛋白修饰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利用药物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测定洗去药物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周期时相,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G1、S、G2期为M期进行物质准备 B . 药物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1/S期 C . APC/C缺失蛋白修饰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 D . APC/C可能在后期将同源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
  • 35. (2019·沈阳模拟) 南瓜的形状(扁盘形、长圆形、长形)受两对基因控制,将均为长圆形的两亲本杂交,F1全为扁盘形.再将F1自交,得F2 , 发现扁盘形:长圆形:长形=137:91:16.若让F2中的长圆形南瓜自由交配,则F3的基因型种类和表型比最可能是(      )
    A . 8种,扁盘形:长圆形:长形=9:6:1 B . 9种,扁盘形:长圆形:长形=1:2:1 C . 7种,扁盘形:长圆形:长形=9:3:4 D . 6种,扁盘形:长圆形:长形=2:6:1
二、非选择题:共4个题。
  • 36. 甲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a~d表示4种基因突变:a表示丢失T/A,b表示T/A变为C/G,c表示T/A变为G/C,d表示G/C变为A/T。假设4种都单独发生。乙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个体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图像。丙图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所含DNA数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其中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C、GAU),亮氨酸(CUU、CUA、CUG、CUC),甘氨酸(GGU、GGG、GGC、GGA),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子(UAG、UAA、UGA)。

    1. (1) 甲图中过程①所需的酶主要是,c突变发生后,转录出的mRNA编码的肽链是
    2. (2) a~b4种基因突变中突变类型不同于其他3种突变的是
    3. (3) 图中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原因是
    4. (4) 导致乙图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属于(填变异种类)。
    5. (5) 若要诱发基因突变,一般在丙图中的阶段进行诱变,而基因重组发生于阶段的减数分裂Ⅰ时期(填图中字母。)
  • 37. 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可判断为红绿色盲的是(填“甲”或“乙”)病,而另一种病属于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 (2) Ⅱ-6的基因型为;Ⅱ-9的基因型为
    3. (3) 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2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
  • 38. 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情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 (1) 图甲中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当光照强度在图甲的d点时,该植物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是mg/100cm2/h。
    2. (2) 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的表示,也可以用图丙e~j六个点中的表示。
    3. (3) 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填“左移”、“右移”或“不变”)。由图丙可推知,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 39.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野生型家鸡的表型为正常脚、有尾。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胫软骨发育异常的矮型家鸡,称为矮脚鸡,矮脚与正常脚由等位基因R/r控制(显隐性未知);一些家鸡存在无尾现象,无尾与有尾由等位基因D/d控制(显隐性未知);羽毛性状的芦花羽和全色羽由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且芦花羽为显性。研究人员将矮脚有尾的雄鸡与正常脚无尾的雌鸡进行多对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矮脚无尾雄鸡:矮脚有尾雌鸡:正常脚无尾雄鸡:野生型雌鸡=1:1:1:1,矮脚雄鸡与矮脚雌鸡杂交,子代雌、雄个体中,矮脚鸡:正常鸡=2:1,不考虑变异和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以确定(填“矮脚”或“正常”)和(填“有尾”或“无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的。亲本中仅矮脚雄鸡的基因型分别为
    2. (2) 矮脚鸡相互杂交,子代雌、雄个体中矮脚鸡:正常鸡均为2:1,产生该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
    3. (3) 若将纯合的芦花羽正常脚有尾雄鸡与全色羽矮脚无尾雌鸡杂交,理论上,F1的表型及比例为矮脚无尾芦花雄鸡:矮脚有尾芦花雌鸡:正常脚无尾芦花雄鸡:正常脚有尾芦花雌鸡=。F1中矮脚无尾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若F1随机交配,F2中矮脚鸡:正常鸡的比例为,F2中无尾全色羽雌鸡所占的比例为
    4. (4) 致死基因的存在会影响家鸡养殖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也可能有利于家鸡品种选育。若某种显性纯合致死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将一方含有致死基因的亲本相互杂交,子代(填“能”或“不能”)根据致死效应从中筛选出雌性雏鸡,养殖后用于产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