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生物9月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3-10-18 浏览次数: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属于孟德尔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
    A .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 B .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 测交预期的结果是高茎∶矮茎接近于1∶1
  • 2. 大多数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性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 . 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C .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是独立遗传的 D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一般与性别相关联
  • 3.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B . 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等位基因 C . 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 . 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分离比约为9:6:1的条件之一是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 4. 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Y和y,R和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的雄配子中不可能是( )
    A . YR B . yr C . Yy D . Yr
  • 5. 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B . 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了基因的概念 C . “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属于孟德尔的假说 D .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1:1
  • 6. (2023高二上·柳州月考) 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出现亲代原有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
    A . 10/16 B . 6/16 C . 1/3 D . 1
  • 7.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体现了性状分离现象 B .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 棉花的粗纤维与长纤维、狗的长毛和短毛都是相对性状 D . 正交和反交实验可以用来判断杂合子和纯合子
  • 8. 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导致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 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 .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 .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 9.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②在卵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 . ④⑤⑥ B . ①②⑤ C . ①⑤ D . ⑥⑦
  • 10. 豌豆具有多对相对性状,控制部分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数字表示对应的染色体编号,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A与基因FA互为等位基因 B . 控制豌豆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 C . 若1号染色体E基因丢失,则会导致基因突变 D . 减数分裂Ⅰ后期,上图基因都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11. DNA分子复制发生的时期是( )
    A . 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B . 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 . 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 D .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12. (2023高一下·南宁期末) 某男同学学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后,写下了下面四句话,请判断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 我体内细胞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由父母共同提供 B . 我体内细胞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 C . 我体内细胞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都是相同的 D . 我和我亲生弟弟体内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一样的
  • 13. (2023高二下·广西月考) 下图中,能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分裂图像是(    )
    A . B . C . D .
  • 14. 下列关于基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真核细胞的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而核酸并非仅存在细胞核中 B .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C . 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D .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15.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和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部分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B .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Ⅱ后期 C . 染色体变异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D .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
二、多选题
  • 16. (2023高二上·柳州月考) 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遗传因子(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表现为晚熟 B . 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 . F1自交后得 F2 ,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Ee:ee,其比例约为 1:2:1 D . F2的表现类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约为3:1
  • 17. (2023高二上·柳州月考) 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目相等 B . 卵细胞形成过程发生了2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C . 精细胞需要经过变形形成精子 D . 卵细胞含有的四分体数目是卵原细胞的一半
  • 18.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受精作用使子代从双亲中各继承了一半的遗传物质 B . 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 C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19. 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线粒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呼吸色素,这类蛋白质很容易从细胞中抽取出来。通过测定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反映出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人和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根据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黑猩猩

    乌龟

    酵母菌

    小麦

    天蚕蛾

    氨基酸差异/个

    0

    15

    12

    44

    43

    31

    A . 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和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最远 B . 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能为研究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 C . 细胞色素c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D . 由上表数据可以推测人和黑猩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 20. 金鱼是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不同物种 B . 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 C . 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 . 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
三、综合题
  • 21. 某两性花植物,其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表现型,现选用自然种群中多株基因型相同的纯合白花品系和纯合红花品系进行人工杂交实验,F1全为紫色,再用F1进行自交,F2中红花:紫花:白花=1:2:1。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人工杂交实验中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套袋的目的是
    2. (2) 假设花色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G、g控制,请推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22. 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用A、a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用B、b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上述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这三种番茄的①②③基因型分别是
    2. (2) 第2组杂交子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3. (3) 若第2组紫茎缺刻叶③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种基因型
    4. (4) 若第2组F1中的绿茎缺刻叶植株自由传粉,则产生的两种基因型配子aB∶ab=,子代中绿茎缺刻叶占
  • 23. 下图表示某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片段,据图回答:

    1. (1) 图中1表示,2表示,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2. (2) 3有种,中文名称分别是
    3. (3) DNA分子中3和4是通过连接起来的。
    4. (4) 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的方向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叫
  • 24. 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
    2. (2) 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的结果。
    3. (3) 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决定的。
  • 25. 如图所示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基因和a的关系是。基因和b的关系是
    2. (2) b的结构特点分析:

      Ⅰ.构成b分子的两条链按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Ⅱ.b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而成。

      Ⅲ.b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并且遵循原则。

      Ⅳ.b分子空间结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