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strong><strong>20</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3</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60</strong><strong>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strong>
  • 1. 图中四地表示我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a地( )
      A . 地形为平原 B . 濒临太平洋 C . 与印度接壤 D .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2. (2) b地所在的河流是( )
      A . 长江 B . 黑龙江 C . 塔里木河 D . 额尔齐斯河
    3. (3) d地( )
      A . 位于热带 B . 濒临渤海 C . 地处亚欧大陆 D . 是藏族的主要分布区
    4. (4) 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
      A . 一个省级行政区 B . 两个省级行政区 C . 三个省级行政区 D . 四个省级行政区
  • 2.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今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 . 1965年 B . 1980年 C . 2020年 D . 2045年
    2. (2) 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我国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 提早退休年龄 B . 鼓励向海外移民 C .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D . 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 3.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省区①的行政中心是( )
      A . 广州 B . 拉萨 C . 南昌 D . 哈尔滨
    2. (2) 省区②濒临( )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3. (3) 省区③省会四季如春,下列说法能解释其原因的是( )

      ①纬度较低,冬季不冷        ②受冬季风影响大

      ③受夏季风影响小        ④地势高,夏季不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4. (4) 图中四省区的共同自然环境特征有( )
      A . 夏季高温多雨 B . 河流冬季封冻 C . 受寒潮影响大 D . 地形以盆地为主
  • 4. 下图示意我国两大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盆地甲是我国( )
      A . 面积最大的盆地 B . 海拔最高的盆地 C . 气候最湿润的盆地 D . 人口最稠密的盆地
    2. (2) 下列称号,与盆地乙相关的是( )
      A . 聚宝盆 B . 天府之国 C . 海上粮仓 D . 世界屋脊
    3. (3) 河流②在我国河流中居首位的不包括( )
      A . 长度 B . 含沙量 C . 流域面积 D . 水能蕴藏量
    4. (4) 与河流②相比,河流①( )
      A . 流量较大 B . 汛期较长 C . 水运较落后 D . 流域面积广
  • 5.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区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 东北平原 B . 东南丘陵 C . 刚果盆地 D . 内蒙古高原
    2. (2) 乙区光照强烈,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地势 B . 纬度位置 C . 海陆位置 D . 人类活动
    3. (3) 丙区主要自然灾害不包括( )
      A . 台风 B . 旱涝 C . 滑坡 D . 泥石流
    4. (4) 下列关于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平坦 B . 水能资源丰富 C . 夏季盛行东南风 D .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 6. 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长江上游与其它河段相比水能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年平均流量大 B . 长度长,流速慢 C . 落差大,流速快 D . 流速慢,含沙量大
    2. (2) 阴影地区森林破坏对长江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A . 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 B . 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 C . 中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大 D . 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小题,共</strong><strong>40</strong><strong>分)</strong>
  • 7. 下图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气候类型①是,其特征是
    2. (2) 气候类型①分布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致以(山脉)——(河流)一线为界。
    3. (3) 我国西北内陆主要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类型气候较为(湿润/干旱)。
    4. (4) 请据图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 8. 读我国略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A国是,B国是
    2. (2) 山脉①是,该山脉是江西省与省的分界线。
    3. (3) 省区②简称是;该省区与省区④降水量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4. (4) 山脉③以北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下),年降水量(>/<)800mm。
    5. (5) 请从海陆位置角度,比较省区⑤、省区⑥的差异。
  • 9. 下图示意黄河流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黄河发源于甲地形区——,自西向东注入(海域)。
    2. (2) 乙、丙河段,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是河段,请尝试分析该河段流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答2点)。
    3. (3) 黄河进入丁河段后,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增加),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形成“”。
  • 10.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线及人口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示铁路线从东南向西北沿途景观呈现森林向草原、荒漠的变化,反映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特点是
    2. (2) 从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沿线区域距海遥远,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小),气候的(大陆性/海洋性)特征显著。
    3. (3)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以(东/西)区域人口密度较大,请尝试分析该区域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