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2章 神经调节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B卷】第二章 神经调节 单元测试—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43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2022高二上·深圳期中) 健康人受到惊吓后,收缩压升至140mmHg以上,通过体内调节机制可恢复正常。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b是( )

    ①交感神经②副交感神经③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2. (2022高二上·深圳期中) 下列关于消化道神经支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消化道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B .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C . 支配消化道的自主神经系统不受大脑控制 D . 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 3. (2022高二上·浙江期中) 下列关于脑结构与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脑干中有调节呼吸、循环等活动的基本生命中枢 B . 韦尼克区受损伤的患者可以理解语言,不能说完整的句子 C . 小脑位控制躯体的协调与平衡 D . 视觉中枢主要集中在大脑皮层枕叶后部
  • 4. (2022高二上·邯郸期中)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 . 当人处于危险环境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多 C . 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支气管舒张,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增强 D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 5. (2023高二上·信阳开学考) 当人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相同神经通路时,神经中枢便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参与牵涉痛的神经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c点处神经元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B . 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 . 图中皮肤内分布有a神经元的传出神经末梢 D . 由内脏痛引起体表牵涉痛时a没有参与,支配内脏的神经有脑神经和脊神经
  • 6. (2022高二上·广东月考)  反射时是指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为止所需的时间。兴奋经中枢传播时往往较慢﹐这是由于化学性突触传递须经历递质释放、递质在突触间隙内扩散并与后膜受体结合、以及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等多个环节,需时较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等强度的有效刺激分别作用于同一人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感受器,膝跳反射的反射时要短一些 B . 当手碰到火时,人感受到疼痛后会随即做出快速的缩手反射,以免被进一步烫伤 C . 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 D . 某神经元被抑制后,就会通过释放神经递质,进而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 7. (2022高二上·广东月考)  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的现象。例如心肌缺血时,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常感到左肩和左上臂疼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来自内脏还是体表(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①和③、②和③之间都能通过递质传递信息 B . 图中①③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 体表和内脏的刺激可传至大脑皮层的相同对应区域 D . 特定部位的疼痛可以提示某些内脏疾病的发生
  • 8. (2022高二上·菏泽期中) 巴甫洛夫曾经做了如下经典实验: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关于此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仅用食物而引起狗分泌唾液,此过中程的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 B . 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狗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 C . 食物和铃声一起引起狗分泌唾液,此时的铃声属于无关刺激 D .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9. (2023高一下·金华期末) 腺苷是与睡眠有关的信号,腺苷的作用机制类似于神经递质。腺苷的受体包括R1和R2,咖啡因可以竞争性结合腺苷受体,研究者用适量咖啡因分别处理野生型小鼠和R1、R2基因敲除的突变体小鼠,测定小鼠24h时间段中每小时内的觉醒时间(即清醒时长),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箭头对应时刻为处理时刻。

    A . 腺苷可由ATP脱去3个磷酸分子产生 B . 腺苷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清除 C . 对照组为等量生理盐水处理的相应小鼠 D . 结果表明咖啡因通过与R1结合发挥提神作用
  • 10. (2023高一下·金华期末) 下图甲为中枢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图中各结构均正常,M和N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的电流计;图乙为某一神经元上记录到的膜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乙为刺激A处,M记录的动作电位示意图,②处的膜电位将变为外正内负 B . 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点应在A点,放药点应分别在B、C点 C . 刺激A处,N的指针偏转两次 D . 只刺激B处,若N的指针发生偏转,M的指针未发生偏转,即可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 11. (2023高二上·温州期末) 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起促进作用。已知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如下表,已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分组

    处理

    TNF-α浓度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

    腹腔注射LPS

    ++++

    腹腔注射LPS+A处理

    ++

    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A.实验中的TNF-α浓度可反映炎症程度

    A . 由题可知,乙酰胆碱可以产生抗炎效果 B . 推测A处理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TNF-α的合成、增加N受体数量 C . 乙酰胆碱-N受体复合物可改变肠巨噬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
  • 12. (2023高二上·钦州期末) 将新鲜枪乌贼巨轴神经于组织液中,给予适宜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如左图所示。若将枪乌贼巨轴神经离体后放置于只是Na+高于其组织液的等渗溶液中,并给予适宜刺激,此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图像可能是(   )

    A . B . C . D .
  • 13. (2023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激素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B .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C .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短 D . 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 14. (2023高二上·深圳期末) 神经科医生常对患者做如下检查:手持钝物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成年人的正常表现是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如出现拇趾背屈,其余足趾呈扇形展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是一种病理性反射。婴儿以及成年人在深睡状态下,也都可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下列有关推理分析错误的是( )

    A . 巴宾斯基征阴性有完整的反射弧,但巴宾斯基征阳性没有 B . 巴宾斯基征的初级控制中枢位于脊髓,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 . 正常人巴宾斯基征阴性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特点 D . 推测巴宾斯基征阳性成年人患者可能是大脑皮层相关区域有损伤
  • 15. (2022高二上·辽宁期中)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寒冷时的骨骼肌战栗,是下丘脑通过调控脊髓实现的 B . 静脉注射时手不动,是大脑皮层控制脊髓实现的 C . 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及脑干、脊髓等共同调控 D . 成年人“憋尿”,是大脑皮层直接控制膀胱肌肉的结果
  • 16. (2022高二上·东莞月考) 分析如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 . 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 . 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 . 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共需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 17. (2023高二上·佛山期末) 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的现象。例如心肌缺血时,人体除感觉到心前区疼痛外还常感到左肩和左上臂疼痛,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②将兴奋传递给神经元①导致牵涉痛 B . 发生牵涉痛时,体表相应部位会出现一定的损伤 C . 体表和内脏受损,都可能导致脊髓处产生痛觉 D . 体表特定部位的疼痛可以提示某些内脏疾病的发生
  • 18. (2023高二上·东莞期末) 心理学家进行过一项有关恐惧条件反射的实验。受试者是个九个月大的婴儿,当他第一次看到老鼠时,表现出好奇甚至是喜悦。当他伸手去摸它时,一根钢筋被锤子击中,发出很大的声音,每次受试者试图伸手去摸老鼠时,这种巨大的噪音就会产生。几次后,受试者只要看到老鼠就表现得特别恐惧。关于此条件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条件反射中,巨大噪音属于无关刺激,老鼠属于非条件刺激 B . 人类恐惧条件反射的形成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 C . 此条件反射形成需大脑皮层参与,但其消退不需大脑皮层参与 D . 条件反射建立后,老鼠反复出现而没有噪音,此反射不会消退
  • 19. (2023高二上·深圳期末) 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某人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可能是H区受损所致 B . 饮酒过量会使人语无伦次,对应受影响的区域是大脑皮层 C . 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D . 脑干中有呼吸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 20. (2022高二上·阳江月考) 跳水是一项优雅的水上运动,运动员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规定的动作入水。跳水动作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起跳时下丘脑参与深呼吸完成的调节 B . 运动员在空中旋转时脑干参与动作协调的调节 C . 运动员入水时大脑皮层参与屏住呼吸的调节 D . 运动员跳水动作的完成只受外周神经系统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 21. (2022高二上·邹城月考) 下列有关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都具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与其传导信息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B . 神经元轴突内的细胞质不断的流动,以便于轴突和细胞体进行物质交流 C . 神经元因合成分泌神经递质的需要,具有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D . 神经元细胞膜表面遍布着神经递质的受体,使其能广泛及时地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
  • 22. (2021高一下·如皋月考) 下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B . 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C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D . 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尿意
  • 23. (2022高二上·辉南月考) 下图是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乙表示神经中枢,甲、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某研究小组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位点2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B . 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C . 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D . 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 24. (2022高二上·烟台期中) 某神经纤维在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钠、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阳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b段和bc段钠离子通道开放 B . 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等于0mv C . cd段的外向电流是由钾离子外流引起的 D . 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 25. (2022高二上·邹城月考) 如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 B . 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 乙→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 . 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 则“甲刺激→ 乙→垂体→ 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 . 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45分)
  • 26. (2022高二上·襄州月考) (I)如图①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②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①中b过程的实质是,其直接作用对象是
    2. (2) 图②中在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 (3) 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
    4. (4) (II)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A是,B是
    5. (5) 人在剧烈运动时,此时会发生______;
      A . ①瞳孔缩小 B . 胆汁分泌增加 C . ③支气管扩张 D . 肠胃蠕动增强
    6. (6) A和B在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部位不同,都是(传出、传入、混合)纤维。
  • 27. (2022高二上·宜昌期中) 如图所示,实验小组成员将青蛙先除去脑,保留脊髓,再将青蛙的脊神经从左侧的B处和右侧的C处切断,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青蛙标本剪除脑的作用是
    2. (2) 电刺激青蛙左后肢的趾部,会观察到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中。
    3. (3) 剪断青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B处)后,立即刺激下端传出神经,(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该过程(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主要原因是
    4. (4) 研究小组发现若刺激正常的活体青蛙,其后肢不一定收缩,原因可能是
  • 28. (2023高二上·佛山期末) 当呼吸道黏膜受异物刺激时,人体会通过咳嗽反射将异物及时排出。若持续咳嗽超过8周,则发展成为慢性咳嗽,有害身体健康。研究发现,慢性咳嗽的发生与ATP密切相关,其机制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异物刺激产生的兴奋以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位于脑干的,经过分析和综合后,相关“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引发咽肌、膈肌等肌肉协调动作完成咳嗽反射,这一过程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 (2) 反复咳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细胞破损,受异物刺激后释放大量ATP。ATP与邻近传入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P2X2/3受体结合,引起内流,进而产生电位,使传入神经兴奋。
    3. (3) 开发能与神经元上的P2X3、P2X2/3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药物已成为治疗慢性咳嗽的新方法,该类药物止咳的原理是
  • 29. (2022高二上·东莞月考) 用电流刺激蛙的交感神经会使蛙的心跳加快,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以下两种假设:

    假设一: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假设二: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某同学为了探究哪种假设正确,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制备若干带交感神经的搏动的离体蛙心,用插管插入蛙心的心室腔中,插管内有任氏液(能够维持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心脏内的血液已被任氏液代替(如图所示)。

    ②取两个制备好的蛙心分别置于盛有等量且适量任氏液的容器A、B中,测量A、B中蛙心的心率(分别记为A1、B1)。

    ③刺激A中蛙心的交感神经,测量蛙心的心率(记为A2)。

    ④随后将容器A中适量的溶液转移到容器B中,测量B组蛙心的心率(记为B2)。

    1. (1)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该同学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

      ,说明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说明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2. (2) 步骤④中(填“能”或“不能”)刺激B中蛙心的交感神经后,再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原因是
    3. (3) 进一步研究发现,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素均可控制心脏的收缩,这两种物质发挥作用时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4. (4) 人受到惊吓刺激时,心跳短时间内迅速加快,说明该过程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受到惊吓后,需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慢慢平静下来,其原因是
  • 30. (2022高二上·阳江月考) 人体中与脑相连的神经叫做脑神经,人的脑神经有12对,其中第10对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对人体的循环、呼吸、消化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还能调节炎症反应。如图表示迷走神经对消化系统和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迷走神经属于(填“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图中迷走神经活动加强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会加强,由此判断迷走神经属于(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
    2. (2) 当兴奋传到迷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体的膜电位是,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并作用于肠巨噬细胞膜上,最终引起内环境中NTF-α含量
    3. (3) 研究发现,NTF-α具有抗细菌、抗病毒作用。现欲研发一种药物X能够提高人体的NTF-α含量,提高机体抗细菌、抗病毒的免疫力。设计该药物X作用的原理为(答出2点,合理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