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68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新课标卷) 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 B . 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C .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 D .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 2. (2023·天津) 下图是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部分过程的图,关于此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 HCO3-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质基质 B . HCO3-通过通道蛋白进入叶绿体基质 C . 光反应生成的H+促进了HCO3-进入类囊体 D . 光反应生成的物质X保障了暗反应的CO2供应
  • 3. (2023·北京)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
    A . 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 B . 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菌环境 C . 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 D .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 4. (2023·山东) 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 , 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 . 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 . 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 . 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 5. (2023·湖南) 食品保存有干制、腌制、低温保存和高温处理等多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 B . 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 . 低温保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温度越低对食品保存越有利 D . 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可破坏食品中的酶类
  • 6. (2023·湖北) 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心肌收缩力下降 B . 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C . 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 D . 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
  • 7. (2023·浙江)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常添加蔗糖,植物细胞利用蔗糖的方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转运蔗糖时,共转运体的构型不发生变化 B . 使用ATP合成抑制剂,会使蔗糖运输速率下降 C . 植物组培过程中蔗糖是植物细胞吸收的唯一碳源 D . 培养基的pH值高于细胞内,有利于蔗糖的吸收
  • 8. (2023·全国甲卷)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3·全国甲卷) 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 . 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 . 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 . 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 10. (2023·浙江)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B . 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 . 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 D . 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 11. (2023·湖南) 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下图是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钒酸钠(质膜H+泵的专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GB)影响玉米Na+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质的跨膜转运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渗透压的变化 B . 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泵活性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 C . GB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H+泵活性有关 D . 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Na+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