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常德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生物第二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3-10-14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trong>12</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2</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24</strong><strong>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strong>
  • 1. 发菜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合成氨基酸,同时具有强烈的旱生生态适应性,能在极度干燥的条件下存活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复吸水后仍可恢复代谢活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极度干燥条件下的发菜恢复吸水时的动力为液泡中的溶液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差 B . 组成发菜和衣藻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直接能源物质都主要是ATP C . 发菜的核酸彻底水解可以产生4种碱基 D . 发菜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 2. (2022高三上·银川月考)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和采用合适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选择材料和实验方法不合适的是(       )
    A . 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及细胞质的流动:用高倍镜观察黑藻嫩叶的临时装片 B . 探究C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检测14CO214C在含C物质中出现的顺序 C .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用引流法改变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液体环境 D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产生气泡的量
  • 3. 农药残留速测卡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蔬菜、水果表面的有机磷农药。速测卡有“红片”、“白片”。原理如下: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检测时,将一定量的待测蔬菜剪碎,放入瓶中,加入适量纯净水;用滴管吸取适量液体滴加到速测卡“白片”上;一段时间后,将速测卡对折(如图所示),用手捏住,使“红片”与“白片”叠合;根据“白片”的颜色变化判读结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速测卡“白片”部分含有胆碱酯酶 B . “白片”呈现的蓝色越深,说明蔬菜表面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越多 C . 若环境温度较低,“红片”与“白片”叠合后的时间应适当延长 D . 每批测定应设加清水的空白对照卡
  • 4. 植物螯合肽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它通过半胱氨酸的-SH络合重金属。研究发现,ABC转运蛋白能将盐分或重金属以植物螯合肽的形式转运到液泡,并在液泡中区隔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螯合肽的元素组成至少有C、H、O、N、S B . ABC转运蛋白的存在能增强植物对干旱和重金属的抵抗力 C . 络合了重金属的植物螯合肽进入液泡的方式最可能是主动运输 D . 植物螯合肽在液泡中被区隔开有利于降低重金属对细胞的毒害
  • 5. 粮食储备在古代中国是基本国策,有关仓窖的法令渊源久远。唐《仓库令》记载,租粮受纳入仓的程序和规定中,“皆令干净”为首要要求;出仓时“每出一屋一窖尽”,意思是必须出尽一窖才能打开动用下一个仓窖的粮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入仓时晒“干”粮食,降低了种子中自由水含量 B . 入仓时粮仓和粮食“净”可减少虫害滋生 C . 仓库密闭是为了防止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D . 出仓时避免多次开启仓窖可减少粮食变质腐烂
  • 6. 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萝卜上打出若干萝卜条,切成相同长度,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Ⅰ、Ⅱ、Ⅲ种溶液中一段时间,b点时将三组实验的萝卜条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萝卜条体积的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 B . 最好是用高倍镜观察,在换成高倍镜之前应该将所需要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C . 观察到随萝卜条体积减小的同时,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 D . b点时Ⅱ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Ⅲ溶液中的细胞己死亡
  • 7. 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B . “合理上粪,粮食满囤”表明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粪中的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 C . 糖醋蒜的腌制过程是细胞主动吸收醋和蔗糖的结果 D . 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主要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且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
  • 8. 脑缺血会造成局部脑神经细胞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骨髓基质细胞是骨髓中的干细胞,经诱导可以生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等。运用干细胞疗法有可能实现对脑缺血引起的损伤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修复和重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脑缺血导致的局部脑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B . 骨髓基质细胞能够合成多种mRNA表明细胞已经高度分化 C . 干细胞参与受损部位修复时,体内细胞同时发生着程序性死亡 D . 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表达不同
  • 9. 基因型为AaXBY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某种昆虫显性纯合突变体(YYRR),基因Y和基因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体细胞中只含基因Y或基因R不能正常发育,导致胚胎致死。YYRR(个)与yyrr(早)交配获得F1 , F1雌雄相互交配,F2中昆虫群体基因Y的频率是( )
    A . 60% B . 50% C . 40% D . 30%
  • 11. 图甲表示某植物固定和还原CO2的过程,图乙和丙是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植物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栽种,会直接影响叶绿体内膜上叶绿素的合成 B . 图甲中a过程是二氧化碳的固定,物质B是C5 C . 图乙中b点CO2浓度突然升高到a点,则图甲中的物质A在短时间内会增多 D . 图中限制M、N点光合速率的因素都是光照强度
  • 12. 图甲为某阳生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O2吸收或产生速率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该植物叶片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单位均为:mmol・cm-2·h-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温度为30℃和40℃时,该植物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相等 B . 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1klx时,只要白天时间比晚上长,即可正常生长 C . 如果换成阴生植物,图乙中的D点一般要左移 D . 图乙中影响C、D、E三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都是光照强度
二、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16</strong><strong>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分,选对但不全的得</strong><strong>2</strong><strong>分,有选错的得</strong><strong>0</strong><strong>分。</strong>
  • 13. GA是指组织细胞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肌肉锻炼时GA的存在有助于大脑保持活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GA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B .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会产生NADH,而GA第二阶段不产生NADH C . 剧烈运动状态下,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 D . 进行肌肉锻炼时,GA有助保持大脑活力可能是促进了脑细胞有氧呼吸
  • 14.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如图所示。孔蛋白为亲水通道,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丙酮酸通过内膜时,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来源于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孔蛋白是专一运输丙酮酸的载体蛋白 B . 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进行化学反应的场所只能是线粒体基质 C .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的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 D . 由图可知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所需能量来自膜两侧H+浓度梯度
  • 15. 某生物的卵原细胞在培养液中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研究人员在该生物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将一个双链均被14C标记的基因A1和一个双链均被13C标记的基因A2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在普通12C培养液中培养,含插入基因的四分体发生一次互换,并发生如图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逆反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Ⅱ分离 B . 8个子细胞中,最多有4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 C . 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1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1个卵细胞含13C标记 D . 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2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6个极体含有13C标记
  • 16. 玉米粒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形状由基因B/b控制,现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1自交得到F2 , 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饱满66%黄色皱缩9%白色饱满9%白色皱缩16%。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 基因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C . 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D . F1测交后代表型之比可能为4∶1∶1∶4
三、非选择题:包括</strong><strong>5</strong><strong>小题,共</strong><strong>60</strong><strong>分。</strong>
  • 17. 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作用附着到内质网上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其中SRP为信号肽识别颗粒,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据图可知,组成信号肽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
    2. (2) 联系所学知识推断图中GTP的中文名称为
    3. (3) SRP通过与内质网膜上的结合,将核糖体一新生肽引导进入内质网,在的作用下切除信号肽,体现了酶具有的特点。
    4. (4) 若图为胰岛素的合成过程,经内质网加工后通过运输到高尔基体,继续加工形成成熟蛋白质,最终以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 18. 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图3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甲、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2. (2) EF段形成的原因是。图2、图3分别处于图1中的段(填字母)。
    3. (3) 图2细胞的下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与图2相比,此时期乙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为
    4. (4) 图3结构H为,其作用是
  • 19. 早期地球大气中的O2浓度很低,到了大约3.5亿年前,大气中O2浓度显著增加,CO2浓度明显下降。现在大气中的CO2浓度约390μmol·mol-1,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一种催化CO2固定的酶,在低浓度CO2条件下,催化效率低。有些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CO2浓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Rubisco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CO2浓度,促进了CO2的固定。回答下列问题:
    1. (1) 真核细胞叶绿体中,在Rubisco的催化下,CO2被固定形成(填中文名称),进而被还原生成糖类,此过程发生在中。
    2. (2) 海水中的无机碳主要以CO2和HCO3两种形式存在,水体中CO2浓度低、扩散速度慢,有些藻类具有图1所示的无机碳浓缩过程,图中HCO3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填“细胞外”或“细胞质基质”或“叶绿体”)。

    3. (3) 某些植物还有另一种CO2浓缩机制,部分过程见图2。在叶肉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可将HCO3转化为有机物,该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进入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释放CO2 , 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

      ①由这种CO2浓缩机制可以推测,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Rubisco。

      ②图2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属于(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

  • 20. 蓝铃花(2N=72)是一种观赏植物,进行自花传粉,其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E、e)控制,如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已知,基因A的表达产物对基因B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
    2. (2) 现让一株纯合的白花与纯合的蓝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蓝花、白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3︰4︰9。可知图中有色物质Ⅰ呈色,亲本白花与蓝花的基因型分别是
    3. (3) 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如图甲),进行自交,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蓝花=13︰3,但实际情况与理论值差异较大。经显微观察发现植株发生了变异,由图甲变成了图乙或丙,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让这株变异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ee的白花植株进行测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则这株植株的基因组成应为图乙;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则这株植株的基因组成应为图丙。(注:均不考虑交叉互换,各种配子和个体均能成活)

  • 21. 自然界中存在一类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的玉米,该性状由G/g控制,其中G决定单向异交不亲和。该性状的遗传机制是“含有G的卵细胞不能与g的花粉结合受精,其余配子间结合方式均正常”。玉米籽粒颜色紫色和黄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研究人员选择纯种紫粒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与正常纯种黄粒品系进行杂交,F1均为紫粒,F1进行自交获得F2
    1. (1) 玉米的籽粒颜色中隐性性状是,F1的基因型是
    2. (2) 为了让亲本正常杂交,黄粒品系应作为(填“父本”或“母本”)。
    3. (3) F1产生的可接受g花粉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F2中纯种育性正常黄粒的比例是
    4. (4) 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个育性恢复基因M导入F1中,发现M能够使籽粒的紫色变浅成为浅紫色;只有将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才可以使其育性恢复正常。现在利用F1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探究M基因导入的位置。

      ①若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

      ②若M的导入破坏了A基因序列,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

      ③若M导入G以外的染色体上,且没有破坏A基因序列,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