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 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更新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对“两个结合”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个结合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②第二个结合的根本保障是坚持第一个结合,植根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绽放真理光辉

    ③两个结合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中国智慧

    ④两个结合推动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繁荣发展,标注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新高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3高一下·永安开学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他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实现奋斗目标、完成使命任务的途径、方式、手段。以上阐述(   )

    ①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新的定义与理解

    ②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④揭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与进步的全部主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这一思想是( )

    ①增进民生福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根本制度保障

    ②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③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经验总结

    ④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②“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③“十四个坚持”和“十个明确”分别回答了“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④“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
    A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B .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C .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理论 D . 指导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正确理论
  • 6. 面对复杂严峻的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时代之问,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可见,习近平经济思想( )

    ①是契合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科学理论

    ②开创了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③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

    ④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制度保障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22年9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时代外交工作有关情况。这十年,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立己达人、胸怀天下,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A .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主体 B . 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是奉献世界的梦想 C . 与时俱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D .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 8.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用诗一般的文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70多年来,这部著作所蕴含的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之一。它的主要贡献有(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③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阶级对立

    ④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3高二下·浙江开学考)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展望“明天的中国”,会“将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更寄语亿万人民“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为此需要(   )
    A . 坚持“十个明确”,这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方法论” B . 坚定理想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 C . 广大青年发挥主心骨作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D . 广大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汇聚实现梦想的力量
  • 10.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故展现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谆谆告诫,寄意深远。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对应一致的是( )

    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因而它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 )

    ①自觉遵循了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一贯历史逻辑 

    ②大大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 

    ③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最鲜明的品格 

    ④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2高一上·贵港期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可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①是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②浓缩着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部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

    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④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新时代( )

    ①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党的十八来以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得益于(   )

    ①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一中华民族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坚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充分认识到党的自我革命这一伟大斗争的艰巨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凝聚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载入我国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核心内容包含“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有内容的总结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高理论成就

    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经过10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主题

    ②科学社会主义推动中国实现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发展的理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7. (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东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契机,举全市之力建设与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乡村,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东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域项目化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吸引高端企业、项目、人才争相落户乡村;东莞注重发挥党建在乡村建设、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的引领作用,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品质提升结合起来,积极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东莞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镇村基层广泛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的学校、逛美丽的公园、享受便捷的医疗、欣赏精彩的演出。东莞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度城镇化地区乡村振兴样板。

    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说明东莞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贯彻“十四个坚持”这一基本方略。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以来,红河州各县市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方面,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办好、办实;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抓政治,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红河州各县市是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