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1自然环境的...

更新时间:2023-08-18 浏览次数: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一上·济南期末)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中体积很小的活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被在土层0—10厘米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  )
      A . 春夏季多,秋冬季少 B . 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C . 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 .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 (2) 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土壤有机质含量 B . 土壤湿度和温度 C . 海拔高低和降水 D . 植被的疏密程度
    3. (3) 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有大量枯枝落叶进入土壤 B . 秋季微生物繁殖快 C . 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 . 土壤湿度和温度高
  • 2. (2019高二上·秦皇岛期末)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   )
      A . 700—900米 B . 1300米 C . 2000米 D . 2200米
    2. (2) 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   )
      A . 700—900米 B . 1000—1300米 C . 1800—2200米 D . 3500—3700米
    3. (3) 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
      A . 气温低,冰川广布 B . 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 . 降水少,光热不足 D . 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
  • 3. (2018高二上·大连期末) 读“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 . 自东南向越北 B . 自西北向东南 C . 自东北向西南 D . 自西南向东北
    2. (2)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 . 甲乙河段 B . 乙丙河段 C . 丙丁河段 D . 丁戊河段
  • 4. (2017高二上·金华月考)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研究土壤剖面发现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某沟谷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是(    )
      A . 荒漠 B . 森林 C . 水乡 D . 草原
    2. (2) 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    )
      A . 炎热干燥 B . 寒冷潮湿 C . 温暖湿润 D . 寒冷干燥
    3. (3) 图中河流最明显的水文特征是(    )
      A . 流量大而稳定 B . 流量季节变化小 C . 无冰期 D . 含沙量大
  • 5. 生物与环境 的正确叙述是(     )


    A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 B . 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C . 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 . 环境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 6. (2023高二上·龙华期末) 赣江流域位于长江以南,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暴雨主要集中在4~6月,7月后降水开始减少,为促进农业发展,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图1示意赣江流域水系及水文站点分布,图2示意外洲站的1970~2015年赣江流域年产沙模数与年降雨量双累计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赣江流域地势(   )
      A . 北高南低 B . 东高西低 C . 南高北低 D . 西高东低
    2. (2) 赣江流域7月后降水减少的原因是(   )
      A . 气旋控制 B . 江淮准静止锋控制 C . 夏季风背风坡 D . 副热带高压控制
    3. (3) 1994年后,影响赣江流域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植树造林 B . 降水量 C . 修建水库 D . 径流量
二、综合题
  • 7. (2021高二上·东莞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北端的老爷庙水域,最宽处为15公里,最窄处仅有3公里,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交汇之处,俗称五龙入湖,在水下形成一条2.5千米的水下沙坝。该水域两侧分布有26.7平方公里的沙山,沙山与广阔的湖面形成鲜明对比,一到春夏之交,天气变化剧烈,常有雷阵雨并伴有水龙卷,人称“魔鬼天气”。同时沙山南边是开阔的湖面,北边是通往长江的狭长水道,每年的九月到次年的五月,北方冷空气南下,风速猛增。在老爷庙水域,十船经过九船翻,人称“中国百慕大”。下图为老爷庙区域略图。

    1. (1) 说明该地“魔鬼天气”的形成过程。
    2. (2) 说明老爷庙水域9月至次年5月多大风的原因。
    3. (3) 从水文角度分析老爷庙水域“十船经过九船翻”的自然原因。
  • 8. (2021高二上·潮阳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秘鲁附近海域的钦查群岛主要由3个干旱的花岗岩岛屿组成,岛上寸草不生,唯一居民是海鸟,附近流传有“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说法。海鸟在群岛上定居了数百万年,留下厚达50米的粪便层,散发的恶臭让人难以接近。在发明化肥之前,19世纪40年代,欧洲人用这里的乌粪做肥料,农作物的产出提高了至少3倍,缓解了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粮食危机。下面为钦查群岛位置示意图。

    1. (1) 根据图示信息简析钦查群岛气候较为干旱的原因。
    2. (2) 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钦查群岛“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原理。
    3. (3) 简析钦查群岛鸟粪积累较厚的原因。
  • 9. (2021高一上·辽宁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广西喀斯特地貌区分布着多种多样的苦苣苔科植物。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山地中的崖壁、岩缝和洞穴中,生长于由石灰岩风化剥蚀而形成的弱碱性石灰土上。苣苔科植物植株矮小,花色鲜艳,果实中没有肥美多汁的肉质部分。科考发现,广西各地区间苦苣苔科植物的物种差异显著,几乎每一个山峰或岩溶洞穴都有独特的苦苣苔科物种,此现象被人们称为“一山一种”。左图为广西某苦苣苔科植物外观图,右图为广西某地苦苣苔科植物的分布模式图。

    1. (1) 根据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苦苣苔科植物的生长习性。
    2. (2) 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广西苦苣科植物“一山一种”的形成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