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1自然环境的...

更新时间:2023-08-18 浏览次数: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一上·应县期中) “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 )
      A .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B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 .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 .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2.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2. (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 “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A . 差异性 B . 综合性 C . 整体性 D . 区域性
  • 3.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牵一发而动全身”阐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哪种特征(  )
    A . 整体性 B . 多样性 C . 分布的规律性 D . 地域的差异性
  • 4. (2023高一下·湖州期末) 下图为某地植被景观,该景观分层现象明显.树木高大,常有板状根和茎花。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景观为( )
      A . 热带雨林 B . 热带草原 C . 常绿阔叶林 D . 落叶阔叶林
    2. (2) 导致该景观垂直分层现象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 . 热量 B . 光照 C . 土壤 D . 水分
  • 5.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绵参生长于我国西南地区海拔3400-5000米高山流石滩上,植株高约5-20厘米,匍匐贴地生长,层层叠叠的叶片披着厚实的绒毛且有气孔结构,小巧的花朵藏在叶片中间(图)。短暂的生长期还碰上了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的雨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绵参叶片披着厚实的绒毛的主要是为了(   )
      A . 减弱光合作用 B . 保湿与防风 C . 保护弱小花朵 D . 御寒与防水
    2. (2) 根据绵参的生长特征,可推测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①多强风②降水丰富③光照弱④气压低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3高二上·长春期末) 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中对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2. (2) 造成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水文 B . 地貌 C . 植被 D . 气候
  • 7. (2021高一上·乐山期末) 读我国某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A . 青藏高寒区 B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 . 北方地区 D . 南方地区
    2. (2) 该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体现了该地理环境的(   )
      A . 整体性 B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8. (2020高一下·应城期中)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1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

    “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

    A . 耐盐碱 B . 散热 C . 储水 D . 防沙
  • 9. (2020高一上·宁夏期末)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 (1) 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 . 生产性 B . 平衡性 C . 差异性 D . 整体性
    2. (2) 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
      A . 气候 B . 土壤 C . 水文 D . 生物
二、综合题
  • 10. (2021高一上·山东月考)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读“加拿大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加拿大森林植被的类型为。加拿大草原植被的类型为
    2. (2)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加拿大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枯枝落叶或根系)形式进入土壤。
    3. (3) 加拿大北部北冰洋沿岸与南部五大湖沿岸的土壤比较,发育程度较好的是沿岸,形成原因是
  • 11. (2023高一上·钦州期末)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呈现的有等四大圈层。
    2. (2) 图中没有表示出来土壤直接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是,该环节可以将一部分降水储存在土壤中,既有效的减少,又可以持续提供植物所需要的水分,正因为如此,农作物可以抵御适度的(气象灾害)。
    3. (3) 图中植物通过①作用合成的物质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通过②作用为土壤提供了
    4. (4) 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气候区和气候区。
  • 12. (2022高一上·墨玉期中) 读黄河上游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贺兰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分布区,煤炭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能。我国的煤炭大部分形成于代后期和代。
    2. (2) 图中箭头所示地区的地貌名称是,请描述其主要特点
    3. (3) 在我国西北的干旱地区如图箭头所示地貌单元的边缘地区常形成绿洲。与周边地区相比此类绿洲地区植被茂盛,分析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