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23-09-02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strong>
  • 1. 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 垦荒种地 B . 烧制陶瓷 C . 烧制木炭用于取火 D .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 2. 人类通过生殖系统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B . 精子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C . 卵巢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D . 子宫是产生卵细胞的器官
  • 3. (2018·福建) 长期不吃水果和蔬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    )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 4. 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 )
    A . 口腔 B . C . 小肠 D . 大肠
  • 5. (2022·大安) 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对咽喉被异物阻塞的人进行急救,当救护者用力时,被救者膈顶部上升,此时(  )

    A . 肺内气压变小,吸气 B . 肺内气压变小,呼气 C . 肺内气压变大,吸气 D . 肺内气压变大,呼气
  • 6. (2022·大安) 如图是小明绘制的三种血管关系示意简图,判断②代表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A . 血流速度最快 B . 红细胞单行通过 C . 血管较细 D . 血管壁较厚
  • 7.

    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③的管壁厚,弹性大 B . ③内流的是动脉血,④内流的是静脉血 C . ⑥内的血液流向③ D . ①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②
  • 8. 如图是体循环中心脏、部分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合理的是

    A . 甲流出的血液为静脉血 B . 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 乙和丙都是动脉血管 D .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 9. (2022·东昌府模拟) 某人因酒驾发生车祸,导致失血过多,需输血急救。已知其血型为AB型,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的血液是(  )
    A . B型血 B . AB型血 C . O型血 D . 都可以
  • 10. (2022七下·内乡县期末) 一个患贫血的人因感冒引发肺炎,其血常规化验结果中最可能在正常范围值之外的是(  )
    A . 红细胞、血小板 B . 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 C . 血小板、血红蛋白 D . 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
  • 11. (2020·南通) 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某人尿液中检出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推断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 . B . C . D .
  • 12. 下列对排尿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排出废物 B . 维持体温恒定 C . 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D . 调节水和无机盐含量
  • 13. 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

    A .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 . 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 C . 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 D . 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 14. 在乘坐飞机时,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口腔里咀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 . 保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 .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 .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 . 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
  • 15. (2017·聊城) 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脊髓 D . 脑干
  • 16. 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 . 脊髓,简单反射 B . 脊髓,复杂反射 C . 大脑,复杂反射 D . 大脑,简单反射
  • 17. 下图为膝跳反射图,与其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细胞核组成 B . 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⑤→④→③→②→① C . 若④处受损,其它部分正常,小锤叩击时无感觉 D . 若③处受损,其它部分正常,小锤叩击时无反射
  • 18. (2020·百色) 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

    A . 甲状腺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生长激素 D . 性激素
  • 19. 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可破坏胰岛细胞)后,发现家兔血液中哪种激素含量降低( )
    A . 生长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甲状腺激素 D . 肾上腺素
  • 20. (2018·扬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 . 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B .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 C . 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 . 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综合题</strong>
  • 21. 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回答。

    1. (1) 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填序号)组成的。
    2. (2)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④,就会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在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养成“食不言”的良好习惯。
    3. (3) 图中的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2023年4月份我县遭遇了几次沙尘天气,一般情况下,较大颗粒物在进入肺部以前会被人体清除,因为呼吸道具有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不过,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的,所以我们要绿化环境、保护环境。
三、实验探究题</strong>
  • 22.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提供的能量,其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有机物,需要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请回答。

    1. (1) 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mL唾液。
    2. (2) 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环境,应将1、2两支试管放在的℃水中。
    3. (3) 10分钟后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2号试管(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4. (4) 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最终淀粉在小肠内被多种消化酶分解为
四、综合题</strong>
  • 23.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完美闭幕。奥运健儿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彰显了永不言弃的坚毅品格和不断超越的奥运精神。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奥运村丰盛的美食受到各国运动员的高度好评,其中食物中的淀粉主要是通过甲图中的(填序号)进行消化和吸收,吸收后的有机物在细胞内分解并释放能量,人体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
    2. (2) 运动员吸入的氧气在乙图中的(填序号)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运动时肌肉细胞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丙图中(填序号)所示的体循环获得。
    3. (3) 中国运动员苏翊鸣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时,中国观众欢呼雀跃,情绪激动,面红耳赤,这可能是因为素分泌增多的结果。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调节的影响。
  • 24. 人体的各种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的。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称它们为感觉器官。请据图回答。

    1. (1) 男孩听见犬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声音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中的[2]
    2. (2) 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或眼球中的[]曲度过大。
    3. (3) 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这种对文字做出的反应是人类特有的反射,这与我们大脑皮层中的中枢有关。
五、资料分析题</strong>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保护进程做出贡献。某年世界环境日的世界主题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点出了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中国主题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意指二氧化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倡导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生活。

    1. (1) 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

    2. (2)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
    3. (3)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4. (4) 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你为下一个“世界环境日”设计一个主题:。(要求主题鲜明,文字简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