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08-23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①④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
      A . 1月0℃等温线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2. (2) 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合理的是( )
      A . 到①领略江南烟雨 B . 到②感受大漠景观 C . 到③观看椰林风光 D . 到④体验冰雪高原
  • 2.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两地民居中( )
      A . 甲一屋顶坡度较小 B . 甲—临河流而建 C . 乙—建材多用竹木 D . 乙—窗户均朝南
    2. (2) 两地中( )
      A . 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 . 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 . 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 . 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 3.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较大的是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该区域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极大加强了区域间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下图为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东北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 西部地区 B . 北部和南部 C . 东北部地区 D . 中部和南部
    2. (2) 图中所示城市集中分布在( )
      A . 沿边地区 B . 山麓地带 C . 交通干线沿线 D . 沿海地区
  • 4.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北京市地处( )
      A . 热带 B . 北温带 C . 北寒带 D . 南温带
    2. (2) 北京是我国首都,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这体现的城市职能是( )
      A . 科技中心 B . 经济中心 C . 文化中心 D . 政治中心
    3. (3) 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在城市建设中,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①建设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②加强对名胜古迹的保护,发展旅游业

      ③在城市中心打造一批开放式街心公园、绿地广场,

      ④大力发展传统工业,不断扩大城市规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5. 葡萄性喜光、喜暖、耐干燥、忌潮湿。下图为银川周边葡萄酒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葡萄酒产区主要位于( )
      A . 半湿润区 B . 贺兰山以西地区 C . 宁夏平原 D . 台风频繁登陆区
    2. (2) 该地区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 地势平坦,河湖众多 C . 邻近省会,市场需求量大 D . 雨热同期,降水充足
    3. (3) 该地区种植葡萄的水源最可能是( )
      A . 大气降水 B . 地下水 C . 引黄河水 D . 冰雪融水
  • 6. 延安曾经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延安通过“治沟造地”生态修复工程,新增耕地11.38万亩,解决了耕地不足和生态环境修复的难题。图1为延安位置及“治沟造地”景观图,图2为延安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延安所在地区的显著景观是( )
      A . 沟壑纵横夏雨狂 B .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桃花流水鳜鱼肥 D . 白浪茫茫与海连
    2. (2) 延安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    ②多大风天气    ③夏季多暴雨    ④河湖密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3. (3) 延安“治沟造地”的目的是( )
      A . 生态保护,退耕还林 B . 保持水土,增加耕地 C . 科技兴农,提高产量 D . 发展经济,调整产业
  • 7.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同学们以台湾岛为例探究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因素。图1为台湾岛交通略图、图2为台湾岛地形简图、图3为台湾岛农矿产品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台湾岛铁路线的分布特点是( )

      ①环岛分布    ②主要分布在山地    ③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④东部比西部更稠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同学们对影响台湾岛铁路线分布的因素做出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①与气温密切相关        ②受地形影响明显

      ③与河流分布密切相关        ④受人口和经济影响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3) 在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分布因素的过程中,小明同学根据自己的认识绘制了下面的结构图,图中数字与要素搭配合理的是( )

      ①—海陆位置

      ②—自然要素

      ③—河流

      ④—交通运输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8.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典型景象是( )
      A . 草地上藏羚羊成群 B . 狮虎出没于丛林 C . 大片喀斯特峰林 D . 千沟万壑的黄士
    2. (2) 建立国家公园的意义是( )
      A . 保护动植物,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业 B . 保护珍稀树种,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 C . 保护典型动植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D .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 9. 《史记》中有“秦岭,天下之大阻”的文字记载。秦岭东西绵延约1600千米,被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汉江、渭河支流的重要源头,保护区内有羚羊、林麝、红豆杉等众多珍稀动植物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时强调,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

    资料二:秦岭南北两侧河流分布图。

    1. (1) 从冬夏两季中选择一个,分析秦岭之“阻”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 (2) 举例说明秦岭南北两侧在生产、生活两方面的差异。
    3. (3) 结合图片,从水量、结冰期等方面,对比汉江和渭河的水文特征。
    4. (4) 结合资料一,请你谈一谈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的意义。
  • 10. 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找出两项能够反映新疆气候干旱特征的地理信息。
    2. (2) 棉花具有耐旱喜光、怕涝的特点。新疆棉花品质优,产量大,常年供不应求,是我国优质长绒棉的重要产区。

      请将结构图补充完整,说明新疆长绒棉生长的独特光热条件。

      ①②③: ④⑤:

      A.湿润空气难以到达        B.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C.晴天多光照充足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E.灌溉水源充足

    3. (3) 新疆棉花的生产技术在逐年提升。例如,普遍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主要是为了(单项选择),让更多土地适宜种植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全疆陆续普及,主要是为了(单项选择)。

      A.保温保墒(土壤湿度)    B.推广机械化    C.节约用水    D.雨热同期

    4. (4)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新疆棉区产棉539.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2%。但我国是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常年存在约200万吨的棉花缺口。

      就我国棉花产量不足问题,有人提出:①开发新水源,进一步扩大新疆棉花种植的面积。②积极开拓进口渠道,加强与巴西、印度等重要棉花生产国的合作。你认同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 11. 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三块区域是中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区域。图1为京津冀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图3为珠江三角洲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北京是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阅读北京市气候资料图,分析北京市的气候特征。

    2. (2) 根据图1分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冀”省突出的优势条件。
    3. (3)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京津冀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
      A . 人口众多 B . 土地贫瘠 C . 水资源不足 D . 工业污染
    4. (4) 相比京津冀地区,请分析制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最为不利的因素。要改变这一不利因素,你认为采取的可行性措施。
    5. (5)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等角度,举例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资金充足,可以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企业筹集发展资金。

    6. (6) 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的“南大门”。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
  • 12. 西南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区,该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近年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成绩斐然。读我国部分省区略图(图1),回答问题。

    1. (1) “地无三里平”指的是(填序号:①湖北省②贵州省③海南省)地形特征,该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2. (2) 西南地区气候宜人,吸引了众多游客。昆明有“春城”之称,根据“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图2),说出其气温年变化特点。
    3. (3) 读“四城市7-8月平均气温统计”(图3),因夏季气温偏低而有“避暑凉都”之称的是市。
    4. (4) 与东部平原地区相比,西南地区铁路建设成本较高,请说明原因。
    5. (5) 云南省因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植物王国”.试分析云南省植物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
    6. (6) 图中①是长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处,这里位于我国的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区,请根据地形试分析此地水能丰富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