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安华蓥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12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组</strong>
  • 1. “一唱雄鸡天下白”,我国的版图形状像一只骄傲的雄鸡,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以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雄鸡的头顶”位于( )
      A .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B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C . 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D . 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2. (2) 中国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B . 我国的陆上国界线长达1.8万多千米 C . 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 D . 邻国众多,有利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
  • 2. “黑河-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左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图、右图为以“胡焕庸线”为界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胡焕庸线”( )
      A . 跨越了黄河的下游河段 B . 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西侧 C . 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 D . 穿过了长江的上游河段
    2. (2) 关于“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和自然环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东南部人口稠密,降水较丰富,河湖众多 B . 东南部人口数量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 . 西北部人口数量少,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 . 西北部人口稀疏,受夏季风影响大,温差大
    3. (3) 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 )
      A . 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 B . 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 C . 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 D . 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 3. (2021八上·广东月考)  “独竹漂”是我国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绝技。当地山高水险,先民为了相互往来,常常使用一根楠竹或木头作为水上便捷的交通工具,后发展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东北、东南地区 C . 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五大自治区内 D . 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分布不均
    2. (2)  “独竹漂”发源地很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 黄土高原 B . 云贵高原 C . 东北平原 D . 长江三角洲
  • 4. (2022八上·聊城月考)  2021年9月20日,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此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地海南省对应图中的选项是(   )
      A . B . C . D .
    2. (2)  丙省中黑粗线表示的山脉是(   )
      A . 阿尔泰山 B . 昆仑山 C . 祁连山 D . 天山
  • 5. (2021八上·莆田期中) 众多的“驴友”游大江南北,感受祖国锦绣山河。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读“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 . 路线① B . 路线② C . 路线③ D . 路线④
    2. (2) “驴友”在沿线旅行过程中,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 路线①:风光美丽的青藏高原、气势雄伟的布达拉宫 B . 路线②:巍峨高大的昆仑山脉、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C . 路线③:地势平坦的内蒙古高原、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 D . 路线④:森林茂密的大兴安岭,小桥流水的江南人家
  • 6. 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右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地形 B . 交通 C . 技术 D . 气候
    2. (2) 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
      A . 甲—亚热带 B . 乙—青藏高原区 C . 丙—暖温带 D . 丁—中温带
  • 7. 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图所反映的我国气候特点是( )
      A . 气候类型少 B . 热带面积广阔 C . 季风气候显著 D . 极地气候为主
    2. (2) 以下地形区中,位于季风区的是( )
      A . 东北平原 B . 准噶尔盆地 C . 青藏高原 D . 柴达木盆地
    3. (3) 某校地理老师在上课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假设甲地区没有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那么,这种地形变化会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你认为可能的是( )
      A . 温差变大 B . 降水减少 C . 大陆性增强 D . 降水增多
  • 8. 河流犹如大地的血液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右图是“我国四条河流的干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河结冰期长、中俄界河 B . ②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 . ③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D . ④河有“黄金水道”之称
    2. (2) ④河中下游河段江水呈浅黄色,泥沙含量很大,年输沙量达5亿吨,成为输沙量居于世界前列的河流。若不及时治理,将来可能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治理该河流的根本措施是( )
      A . 中上游修建水电站,拦截泥沙 B . 中游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C . 中下游加固长江大堤,防止河水泛滥 D . 中上游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活动
  • 9.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例①②③④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
      A . 水田、旱地、林地、草地 B . 旱地、水田、林地、草地 C . 水田、旱地、草地、林地 D . 旱地、水田、草地、林地
    2. (2) 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大 B . 山地少、平地多 C . 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 . 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3. (3)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在内陆盆地和山区发展林业 B . 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C . 在内蒙古高原扩大耕地面积 D . 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建设用地
  • 10. 水窖是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积雨水的罐状容器。“母亲水窖”是一项集中供水工程,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2020年是该公益项目20周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母亲水窖”蓄积雨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 . 跨流域调水 B . 植树造林 C . 节约用水 D . 修建水库
  • 11. 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右图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
      A . 环渤海地区 B . 长江沿岸地带 C . 珠江三角洲 D . 其他地区
    2. (2) 新一代“中国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②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③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联系逐渐减少④提高相关产品质量和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铁路运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运输方式,根据具体情况人们会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所示的铁路枢纽中,表示郑州的是( )
      A . B . C . D .
    2. (2) 针对下面不同的运输情况,依次选择最为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一批电子芯片从美国发往北京    ②两吨活鱼从密云水库送到北京城区

      ③两千吨煤炭从山西大同运往河北秦皇岛港口    ④十万吨钢材从武汉运到上海

      A . 航空、公路、铁路、河运 B . 海运、河运、航空、铁路 C . 航空、河运、海运、铁路 D . 海运、公路、铁路、河运
  • 13. (2022八下·惠东期中) 2022年1月31日农历除夕夜,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春晚”。青铜大面是是目前已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体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下图为三星堆遗址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反映的是( )
      A . 云贵高原文化 B . 华北平原文化 C . 四川盆地文化 D . 青藏高原文化
    2. (2)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可能来自印度洋的海贝,这说明( )
      A . 该地区曾经濒临印度洋 B . 当时可能已有对外商贸之路 C . 这是外星文明的证据 D . 考古文物中被混入现代物品
    3. (3) 当地政府计划将三星堆古遗址建设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有利于( )

      ①吸引更多的游客 ②丰富当地旅游资源 ③宣传我国现代科技的进步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解答题</strong>
  • 14.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景观差异较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左图可知,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是。我国东部濒临的四大海域中,是我国的内海。
    2. (2)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填简称)
    3. (3) 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有所趋缓,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一变化会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答出一点即可)
    4. (4) 右图中的少数民族是
  • 15. 读“我国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的地形类型多样,面积广大。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2. (2) 图中a、b、c、d、e五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高原和平原地形分界的是。(填代号及名称)
    3. (3) 下面①~④四幅气候图中,与甲地对应的是,请据图描述该气候特征:

  • 16. 读“黄河流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甲为我国最大的湖泊——
    2. (2) 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平原。
    3. (3) 为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利用(填河流或运河名称)将长江流域的水输送到北京与天津。
    4. (4) 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河的河段,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有“”之称。
  • 17. 下图为“我国主要铁路线示意图及西成(西安到成都)高速铁路线路示意图”,它是我国首条穿过秦岭的高速铁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西成高铁与我国东西向铁路大动脉线相交于西安。
    2. (2) 成都地区的耕地类型以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
    3. (3) 京广铁路连接了我国沿海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基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