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8 狼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狼》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8-20 浏览次数: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strong>
  •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盖诱敌 B . 一狼得骨/增笑耳 C . 后受其敌/狼不敢 D . 而两狼并驱如故/禽兽变诈几何哉
  • 2. 下列对《狼》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耽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 B .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议论,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的展开为:遇狼——御狼——惧狼——杀狼。后一部分为记叙,点明故事的主题。 C .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D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点明了文章中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狼径 B . 止增笑 C . 禽兽之变诈几何 D . 野有麦场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成语中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目似             死不 B . 野有麦场         三茅庐 C . 场主积其中       卧尝胆 D . 乃悟前狼假       梦以求
  • 5.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行(zhuì)   待(nüè)     戒(chéng) B . (sè)     然(chàng)   伏(quán) C . 女(bì)     恿(sǒng)    养(xùn) D . 香(shè)    相(chèn)    羞(què)
二、对比阅读</strong>
  • 6. 比较阅读两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②一狼其中

      ③丁氏

    2. (2) 用现代汉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 (3) 下面句子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 . 其一犬/坐于前 C .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D . 得/一人之使
    4. (4) 乙文是寓言故事,短小精悍,记叙精炼,对人物不作描写;甲文是小说,注重对屠户形象的刻画,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请从动作描写的角度,赏析作者塑造屠户形象的高妙之处。
    5. (5) 两文末尾划线句子都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任选一文,加以简析。
三、&nbsp;<strong>课内阅读</strong>
  • 7. 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野有麦场          顾

      ②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 (3) 在文中屠户表现出了复杂的性格。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strong>
  • 8. 狼是一种我们十分熟悉的凶猛狡猾的动物,班级开展“狼”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成语积累】活动中,小丽同学搜集到两幅图,可她却猜不出与图片相关的狼的成语,请你告诉她。

    2. (2) 【“狼”与自然】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至少三条)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虽然狼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一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其中的一匹狼斜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驯鹿的腿,又放开。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去大量血液、力气,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无力反抗时,狼群开始出击。

      材料三: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