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6...

更新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31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加倍 B . 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在前期倍增,成为两组 C . 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复制有利于精准均分核DNA D . 植物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 2.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核内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 细菌在增殖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属于无丝分裂 C . 蛙的红细胞在整个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看到细胞核 D .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可以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 3.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间期,核糖体合成有关酶等相关蛋白质 B . 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 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形成 D . 在有丝分裂的全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 4. 下列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DNA复制发生在甲的S期或丙的A→B段 B .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a+b段或b+c段 C . 放疗或化疗的原理是作用于B→A段 D . 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或b、d或A→B段
  • 5. 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 . 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C . 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BC段 D . 图乙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
  • 6. 下面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B . 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 C . 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 . 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 7.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人体的正常细胞中不能表达 B . 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方式中也可能有无丝分裂方式 C . 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未发生改变 D . 细胞表面积与细胞核大小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持续长大
  • 8. (2019高三上·湖北开学考)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 . “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B . “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 “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 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 9.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凋亡不会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B .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 . 红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 .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核酸发生改变
  • 10. 浙江大学胡汛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了“用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小苏打水,去除癌细胞中乳酸分解产生的氢离子,使癌细胞更少地利用葡萄糖,从而加速癌细胞死亡;而通常使用的化疗则是注射放射性物质杀死细胞的方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癌变后细胞周期缩短,利用葡萄糖能力增强 B . 癌细胞中氢离子越少,越不利于对葡萄糖的利用,进而加速癌细胞死亡 C . 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并与氢离子有关 D . 该疗法于常规治疗中的化疗法的原理完全相同
  • 11. 图甲是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期核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f-l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乙图作为一个细胞周期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图。 B . 甲图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只发生在h-i段,对应于乙图中的C图。 C . 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发生在图A所示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a-b或g-h段。 D . 乙中D图与细胞板形成紧密相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
  • 12. 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间(h)

    1.3

    2.7

    2.9

    0.6

    7.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B . 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C . 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 . 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 13. 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 )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在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充分摇匀后液体即变为砖红色

    ③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④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
  • 14. 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B .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 .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 .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都能进行细胞分裂
  • 15.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形态稳定便于观察 B .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体细胞,这些体细胞存在核遗传物质的差异 C . 病毒致癌因子感染人体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诱发细胞癌变 D . 衰老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 16. 某班做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表是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完全相同),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细胞周期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46

    2

    1

    1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42

    4

    1

    3

    ……

    ……

    ……

    ……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880

    47

    18

    55

    A . 应选择分裂期细胞数较多的视野进行计数 B . 若该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为20小时,则有丝分裂间期所占时间大约为17.6小时 C .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和后期的DNA含量相同,染色体数目不同 D . 若产生的子细胞不分裂,那么细胞将走向细胞分化
  • 17. 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的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目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分裂期所需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甲组细胞 B . 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会阻止细胞进入乙组状态 C . 三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出现在丙组细胞中 D . 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宜从丙组中选择细胞
  • 18. 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的①中心体的活动很活跃,图乙ab段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 . 图甲中的②处于图乙中的ef段,属于分裂后期 C . 图甲中的①处于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 D .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e段,是图甲中的②所示时期
  • 19. (2017高一上·晋江期末) 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 .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 . 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 .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
  • 20. 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

    A . 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 . 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 . 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 . 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 21.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表述正确的( )

    ①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赤道板

    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22.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琼脂脂块模拟细胞)”的实验过程中,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琼脂块的边长(cm)

    比值(表面积/体积)

    NaOH扩散的的深度(cm)

    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1

    6

    X

    a

    2

    3

    Y

    b

    3

    2

    Z

    c

    ①X=Y=Z②X>Y>Z③X<Y<Z

    ④a=b=c⑤a>b>c⑥a<b<c

    A . ①④ B . ①⑤ C . ②⑤ D . ③⑥
  • 23. 下面是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周期的有关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在2h~19.3h活动旺盛 B .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C . 0~2h期间,DNA分子处于解旋状态 D . 分生区细胞核膜,核仁解体可发生在可发生在21.3h~38.6h
  • 24.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 B . 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 . 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 . 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意义是实现DNA数量的加倍
  • 25. 下图中是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A . ①④⑤③② B . ②③①④⑤ C . ①⑤④③② D . ⑤④③②①
二、填空题(50分)
  • 26. 下图中,甲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图甲中“3”所示的结构为。图乙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段。发生图丙AB段变化的原因是
    2. (2) 图甲中,A图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引起不同的原因是,此时染色体、DNA分子与染色单体的含量比值为
    3. (3)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图甲中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图。
    4. (4) 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图乙中的2n=
    5. (5)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取自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后,用清水,后者的目的是
  • 27. 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根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①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
    2. (2) 若D是胰腺细胞,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D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生成部位是,该细胞(填“是”或“否”)具有增殖能力?原因是
    3. (3) 白血病患者常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该细胞在体内将发生的变化为
  • 28.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学生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

    +

    +

    +

    +

    +

    +

    +

    +

    +

    +

    +

    +

    +

    +

    +

    +

    1. (1) 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四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表.

      表不同同学操作步骤(“+”号表示做了相应的处理,“一”表示未做相应的处理).

      ①上述四位同学中,会因为“染色体着色太浅、模糊不清”而实验失败的是.

      ②丁同学观察到了很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象,可能的原因是.

    2. (2)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分裂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表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处理方法及结果(“一”表示停留时期).

      处理方法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加入过量的胸苷

      -

             

      秋水仙素

         

      -

         

      低温(2-4℃)

      -

      -

      -

      -

      -

      ①加入过量的胸苷抑制有丝分裂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②要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最好采用方法处理,请解释原因.

  • 29. 下图甲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图乙为细胞增殖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若A细胞是胚胎干细胞,B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B细胞与A细胞相比,其全能性(填“升高”、“降低”、“不变”),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2. (2) 图甲中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与其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填图中序号)。在B、C、D三类细胞中,DNA,而蛋白质(上述两空填“相同”、“不同”、“不完全相同”)。
    3. (3) 图乙所示的细胞增殖方式是,图乙所示细胞前一个分裂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对数、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 30. 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 (1) 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分组

      生长状态

      L一天冬酰胺含量

      培养液

      细胞内

      实验组

      缺乏

      缺乏

      对照组

      正常

      缺乏

      正常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特性;表中①应为;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2. (2) 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3. (3)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