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08-09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strong><strong>2</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60</strong><strong>分)</strong>
  • 1.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 西北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青藏地区 D . 南方地区
    2. (2) 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致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上 B .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 . 水源丰富,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D . 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 2. 有关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B . 受地形影响,铁路环岛分布 C . 受水系影响,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源头 D . 东海岸曲折多良港,城市较密集
  • 3.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 B . 过度放牧、牲畜超载导致草场退化 C . 人为滥砍滥伐,地面缺乏植物保护 D . 降水量减少导致草类生长衰减
    2. (2) 漫画反映的问题突出的地区是( )
      A . 云贵高原 B . 珠江三角洲 C . 内蒙古高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4. 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河西走廊自古就是通往西城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甘肃省年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河西走廊绿洲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 . 水资源 B . 地形 C . 气候 D . 交通线
    2. (2) 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
      A . 降水充沛 B . 地势低平 C . 热量充足 D . 夏季温凉
  • 5. 某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国区域差异时,形象地将我国四大区域分别命名为“绿色中国”、“银色中国”、“黄色中国”和“金色中国”,即“四色中国”。但中国疆域完整地表述应为“五色中国”,需要在“四色中国”基础上加上的“一色”是( )
    A . 黑色中国 B . 白色中国 C . 蓝色中国 D . 红色中国
  • 6.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其城市职能中的( )
    A . 政治中心 B . 文化中心 C . 国际交往中心 D . 经济中心
  • 7.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自然、人文条件各异。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读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乙区域景观的是( )
      A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 (2) 甲区域的特征有( )

      ①土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②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③我国最大的能源产区④独特的高原气候,以“高寒”著称⑤从东往西自然景观从草原过渡到荒漠⑥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④⑥ D . ⑤⑥
    3. (3) 我国不同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乙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B . 甲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 . 丁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D . 丙地区的传统主食是面条
  • 8. 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不稳定、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区域不同,形态不同”,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结合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 B . 小麦 C . 花生 D . 甘蔗
    2. (2) 甲与乙农作物的分界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的地理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 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C . 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 . 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 9. 长株潭城市群是“两型社会”的典范,下列做法不符合“两型社会”的是( )
    A . 加快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 . 提高绿化率,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C . 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整治力度,重污染型企业限期退出 D . 加强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勤俭节约,建立“两型社会”风尚
  • 10.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四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各地理分界线对应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
      A . A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B . B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 C线——人口地理界线 D . D线——400mm等年降水量线
    2. (2) 图中A分界线以东( )
      A .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 . 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较小 C . 地形以平原为主 D . 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
  • 11. 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

    ①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2. 西成高铁是西安至成都一条重要的区际铁路,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区、汉中平原和大巴山区,桥隧比高达92.1%,是中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下图是西成高铁示意图。

    西成高铁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是( )

    A . 资金缺口太大 B . 技术人员不足 C . 地质条件复杂 D . 野生动物袭击
  • 13.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有三块大沙漠,共8万平方公里。为防止它们扩大连接,“蚂蚁森林”在它们之间种植梭梭树,梭梭树根系非常发达,能够深入泥土达到数米。图中①、②、③地所对应的自然景观正确的是( )

    A . 森林、草原、荒漠 B .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 . 荒漠、草原、森林 D .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14.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指标图,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

    A . B . C . D .
  • 15.   2020年6月9日,习近平主席先后来到贺兰县稻鱼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园,了解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强贺兰山生态保护等情况,并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守护神”,主要原因是( )
    A . 阻挡西北方的冬季风入侵 B . 阻止东部地区的沙漠入侵 C . 利于陡坡地开辟梯田,种植水稻 D . 利用贺兰山冰雪融水,灌溉农田
  • 16. 青藏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有“中华水塔”之称的自然保护区在这里。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 . 降水少,气候干燥 C . 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 D . 海拔高,光照强
    2. (2) 材料中所提到的自然保护区的初水源是( )
      A . 天然降水 B . 地下泉水 C . 湖泊和沼泽 D . 冰雪融水
  • 17. (2022·黑龙江) 下列气候类型图中,符合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 18. 与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不相关的是( )
    A . 土质疏松 B . 暴雨集中 C . 冬季寒冷 D . 地表裸露
  • 19. 港珠澳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结合港珠澳大桥之最,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受益最显著的产业是( )
    A . 旅游业 B . 钢铁工业 C . 纺织业 D . 信息产业
  • 20. 根据学习内容,李华同学绘制了西北地区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分别填( )

    A .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外流;热量 B . 海拔高;内流;水源 C .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内流;水源 D . 海拔高;外流;热量
  • 21. 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雨热充足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种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④
  • 22. 关于西气东输主要气源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就业机会 B . 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C . 以糌粑、牛羊肉为主食 D . 最盛大的节日是雪顿节
二、综合题(每空</strong><strong>2</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40</strong><strong>分)</strong>
  • 2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在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有黄土地和黑土地的地区是(填字母)。
    2. (2) A地区主要自然特征是,该地区有著名的古老引水工程是
    3. (3) 确定①界线主导因素是,B、C地区的分界线是
    4. (4) 四个区域中,B区域耕地类型主要是,C区域主要的植被是
  • 24. 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三角洲,濒临A
    2. (2) 从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发展来看,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旅游博彩业发达,港、澳、台的发展都离不开与祖国内地的合作。
    3. (3) 香港和澳门采用填海造陆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原因是
    4. (4)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有____(多选)。
      A . 海陆交通便利 B . 基础较好,重工业发达 C . 煤、铁资源丰富 D .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位置优越
    5. (5) 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为基本模式。
  • 25.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主题一探秘雪域高原

      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 (2) 主题二:解码高原农业

      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自然保护区。

    3. (3) 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和小麦,该谷地的种植业被称为农业。
    4. (4) 主题三寻访特色民俗

      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密切,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5. (5) 在当地特色民居(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