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曲靖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8-18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表格的题号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看下图,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A . B . C .
  • 2. 下图是”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B . 最终水温不会持续下降 C . 此实验可以不用温度计
  • 3. 看下图,酒精灯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 4. 下图是”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圈 B . 冷却后铜球又能通过铁圈 C . 铜球遇冷时体积也会膨胀
  • 5. 如下图,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球能复原是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所致 B . 破损的瘪乒乓球放到热水里也能复原 C . 此实验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 6. 冰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融化。看下图冰融化的曲线图,判断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 )

    A . 小于0℃ B . 0℃ C . 大于0℃
  • 7. 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下列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
    A . 清晨看到小草上有露珠 B . 冬天水管容易爆裂 C . 塑料瓶里的水结冰后瓶子鼓胀
  • 8. 下图是研究”水结冰前后体积的变化”实验。当试管中的水结冰后,冰面位置与原来水面位置有什么变化?( )

    A . 冰面位置比水面位置低 B . 冰面位置与水面位置相同 C . 冰面位置 比水面位置高
  • 9.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
    A . 天圆地方 B . 浑天如鸡子 C . 地球是球形的
  • 10. 如下图,在球面模拟帆船回港实验,人眼最先看到帆船的哪个部分?( )

    A . 船身 B . 船帆 C . 无法判断
  • 11. 下列有关太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B . 它是一颗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C . 温度高,体积巨大
  • 12. 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下列有关太阳高度角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太阳高度角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 B . 中午12点的太阳高度角很大 C . 上午9点和下午3点高度角相似
  • 13. 如下图,阳光下树的影子大概是?( )

    A . B . C .
  • 14. 日晷是一种计时工具,西方叫太阳钟,中国叫日晷。下列哪项是立式日晷?(    )
    A . B . C .
  • 15. 观察右边的昆虫,描述错误的是?(    )

    A . 全部长有翅 B . 胸部有三对足 C . 头部有一对触角
  • 16. 下图是甲虫”屎壳郎”,对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身体外部有硬壳 B . 它不属于昆虫 C . 身体长有能飞的翅膀
  • 17. 在研究”莴笋叶能否代替桑叶喂蚕”时,轩轩设计了下图的实验。此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

    轩轩的实验设计

    ⑴准备一个饲养盒,里面放10条蚕宝宝;

    ⑵前10天给蚕宝宝喂桑叶;

    ⑶后10天给蚕宝宝吸莴笋叶。

    A . 合理 B . 不合理 C . 难以判断
  • 18. 蚕对光线比较敏感,养蚕主要以什么光线为主?(    )
    A . 昏暗 B . 明亮 C . AB均对
  • 19. 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繁殖。下列繁殖方式与其它两种不同的是?(    )
    A . 红薯 B . 生姜 C . 水仙
  • 20. 诗句”无心插柳柳成荫”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

    A . 茎繁殖 B . 叶繁殖 C . 种子繁殖
  • 21. 下列有关动物繁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鲑鱼和苍蝇是用卵来繁殖 B . 马和猫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C . 鸡和羊的繁殖方式相同
  • 22. 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下列哪种是动物的求偶行为?(    )
    A . 小鸟喂食 B . 蚕蛾交配 C . 孔雀开屏
  • 23. 番茄和蚕蛾都是生物体,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
    A . 需要适宜的温度 B . 会繁殖 C . AB均对
  • 24. 下列有关生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能说话会运动,它是生物 B . 青苔分不出根茎叶,它是生物 C . 瀑布能流动并发出声响,它是生物
  • 25. 如图,燕子喜欢在屋檐下筑巢,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不用出去寻找食物 B . 有利于躲避天敌 C . 屋檐下温度适宜
  • 26. 鸟儿通常把巢筑在高高的树杈间或屋檐下,主要是为了?(    )
    A . 便于飞翔 B . 便于观察 C . 躲避攻击
  • 27. 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有很多,下列属于迁徙方式的是?(    )
    A . 雷鸟变换毛色 B . 大雁南飞 C . 树叶变黄
  • 28. 如图,砍伐森林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会破坏植被 B . 造成水土流失 C . 对生物栖息地没影响
  • 29. 假如要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地修建一条铁路,不可行的方案是?(    )
    A . 尽可能绕道 B . 修建围栏不要让其通过 C . 听取当地牧民的建议
  • 30. 哥白尼通过观察和计算,对”地球中心说”大胆提出质疑,认为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这个事迹说明了科学家的一种什么素养?(    )
    A . 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B . 不盲从权威 C . 重视证据
二、科学探究(共4小题,计33分)
  • 31. 研究水沸腾前后的变化

    下图实验是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4分钟后,停止加热。请根据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水沸腾前,温度上升,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上升。(填”持续”或”没有”)
    2. (2)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这个温度叫水的
    3. (3) 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位置比加热前的水位( )
      A . 上升了 B . 下降了 C . 不变
  • 32. 月球
    1. (1) 下图是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实验。

      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细沙模拟的是

      ②把大小相同,高度不同的石子丢在沙盘里。较高处落下的石子比较低处落下的石子形成的环形山。(填”深”或”浅” )

      ③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较大的石子比较小的石子形成的环形山。(填”大”或”小”)

      ④用手电筒光直射、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发现观察环形山的最好日子不是每月的(    )
      A. 满月 B.  7日至9日 C.22日至24日

    2. (2) 月亮在天空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观察下列月相示意图,发现规律:

      ①上弦月和下弦月之间的亮面(凸面)恰好。(填”相同”或”相反”)

      ②从上蛾眉到满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
      A.从圆变缺  B.从缺变圆  C.  变化不明显
      ③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观察月相,发现月亮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填”相同”或”不同”)
       

    3. (3) 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
  • 33. 用种子繁殖
    1. (1) 下图是种子的内部构造,请根据所给的作用写出名称:

      发育成植物的根。② 发育成植物的茎、叶。

    2. (2) 如图,将种子正放、倒放、横放种在瓶子里,并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几天以后,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图:

      ①种子在萌发时,先长出,然后长出。(填”根”或”芽”)

      ②通过实验发现:无论种子按什么方向摆,根都是向生长,芽都是向生长的。 (填”上”或”下”)

    3. (3) 下图是苍耳的种子,它的传播方式是( )

      A . 借助动物传播 B . 借助水传播 C . 借助风传播
  • 34. 摆的研究

    实验小组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是否有关”,实验记录如下表:

    10秒摆动的次数

    摆线长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结果

    10厘米

    16

    16

    16

    16

    20厘米

    14

    13

    14

    14

    30厘米

    9

    9

    10

    9

    1. (1) 通过实验发现:摆线越短,摆越;摆线越长,摆越(填”快”或”慢”)
    2. (2)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填”有关”或”无关”)
    3. (3) 如上图,摆钟快了一点,要想让该钟走时准确,正确操作是( )

      A . 增大摆锤质量 B . 把摆线调长一些 C . 把摆线调短一些
三、技术与环境(共1小题,计7分)
  • 35. 蚕的一生

    蚕是变态类昆虫,蚕卵看上去很像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幼虫脱一次皮变白一次,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后吐丝结茧。下图是蚕的一生简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 (1) 蚕一生中经历时间最长的阶段是( )
      A . 幼虫期 B . 蛹期 C . 成虫期
    2. (2) 下列饲养蚕宝宝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及时记录新发现 B . 喂沾有水的桑叶 C . 三天喂食一次
    3. (3) 蚕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长到几龄就要准备结茧( )
      A . 3龄 B . 4龄 C . 5龄
    4. (4) 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的( )
      A . 日本 B . 中国 C . 美国
    5. (5)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②蚕在生长过程中,形态和生活习性变化很大。( )

      ③蚕的成虫就是飞蛾,飞蛾有没有雌雄之分。(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