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01 浏览次数:85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2023年6月3日我国神舟十五号飞船顺利返机,此时牡丹江市( )
    A . 昼短夜长 B . 昼长夜短 C . 昼夜等长 D . 白昼渐短
  • 2. 一天之中“夕阳”连着“朝晖”,天空一直是亮的,这种现象会出现在( )
    A . 东亚 B . 东南亚 C . 中东 D . 极地地区
  • 3. 外出旅行,为确定行程应选择的地图是( )
    A . 地形图 B . 人口图 C . 交通图 D . 气候图
  • 4. (2019七上·乐陵月考)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    )
    A . 平原 B . 高原 C . 山地 D . 雪山冰川
  • 5. 火山、地震常发生在( )
    A . 板块内部 B . 板块交界地带 C . 大陆内部 D . 山地
  • 6. 在我国东北“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常见的天气是( )
    A . B . C . D .
  • 7. 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的是( )
    A . 控制污染物排放 B . 扩大绿地面积 C . 保护生态环境 D . 准确预报天气
  • 8.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是( )
    A . 白令海峡 B . 苏伊士运河 C . 巴拿马运河 D . 土耳其海峡
  • 9. “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描述的高原是( )
    A . B . C . D .
  • 10. 云南石林在两亿多年前曾经是海底石灰岩,造成这种海陆变化的原因是( )
    A . 地壳的变动 B . 海平面的上升 C . 气候变化 D . 填海造陆
  • 11. 有人将热带雨林比喻为“蓄水海绵”,反映了热带雨林能够( )
    A . 净化空气 B . 调节气候 C . 涵养水源 D . 提供药材
  • 12. 黑龙江省高铁选用了最“抗冻”CR400BF-GZ型高寒智能动车组,主要原因是我省( )
    A . 跨纬度广 B . 深居内陆 C . 纬度高 D . 海拔高
  • 13. 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 受季风气候影响,资源匮乏 B . 受西方饮食结构的影响 C . 日本地域狭小,耕地面积小 D . 日本是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 14. 有关欧洲西部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旅游业繁荣

    ②畜牧业发达

    ③热带草原分布广

    ④发达国家最集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5. 山东省的轮廓图是( )
    A . B . C . D .
  • 16. 读我国2022年末人口构成统计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指标

    全国人口

    城镇

    乡村

    男性

    女性

    0-15岁

    16-59岁

    60周岁及以上

    年末数(万人)

    141175

    92071

    49104

    72206

    68969

    25615

    87556

    28004

    比重(%)

    100

    65.2

    34.8

    51.1

    48.9

    18.2

    62

    19.8

    A . 乡村人口少于城镇人口 B . 不存在人口老龄化现象 C . 劳动力丰富 D .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 17. 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 . B . C . D .
  • 18. 广西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自治区( )
    A . 蒙古族 B . 维吾尔族 C . 回族 D . 壮族
  • 19. 读图,下列有关牡丹江市土地利用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以林地为主 B . 农业用地比重小 C . 草地较多 D . 无水域面积
  • 20. 在平原地区规模较大聚落的分布形态多为( )
    A . 点状 B . 团块状 C . 环状 D . 条带状
  • 21. 每年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依次进入植物花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气温 C . 降水 D . 地形
  • 22. 下列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 . B . C . D .
  • 23. 治理黄土高原“跑水、跑土、跑肥”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
    A . 节约用水,提高水利用率 B . 使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C . 保护植被,开展植树种草 D . 加固沟渠,水道裁弯取直
  • 24. 十年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不到5万家,现在达到了33万家,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叙述正确的是( )
    A . 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B . 对其它产业的影响较小 C . 由弱到强,蓬勃发展 D . 多依附于中小城市发展
  • 25.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应该( )

    ①及时关闭电器电源

    ②优先步行或公共交通出行

    ③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④节日庆典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0分)
  • 26.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补充、完善他们的研究结论。

    研究内容:分析印度与俄罗斯两国地理差异

    研究思路:查找信息——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相关资料:

    1. (1) 印度、俄罗斯两国共同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从图中可知,印度小麦主要分布在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俄罗斯小麦主要分布在
    2. (2) 两国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体现在印度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俄罗斯纬度高,不足。
    3. (3)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借助运河形成了完善的水运交通网,实现了“”;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受气候影响,径流量变化
    4. (4)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印度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被称为““。
  • 27.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与我国的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活力,利用收集到的图文材料,让我们了解这个国家。

    材料一:

    材料二:沙特阿拉伯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8立方米,世界排名居173名,该国在海水淡化项目上大量投资,目前年淡化海水22亿立方米。

    1. (1) 读沙特阿拉伯地形图,沙特阿拉伯西临,东临,地势特点
    2. (2) 沙特阿拉伯景观图直接反映了该国分布广泛,是传统的交通工具。
    3. (3) 读世界十大石油生产国统计图,2018年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居中东地区第位。
    4. (4) 阅读材料二,为解决沙特阿拉伯水资源匮乏问题,除开展海水淡化外,你还有哪些建议?
  • 28. 进入21世纪,非洲各国不断挖掘自身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强中非合作,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经济的发展将有助于改善非洲生态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中国援助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启动。在推广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中国专家向当地农民传授秧苗培育和移栽技术,优化和改进当地播种方式,使水稻产量由原来的每公顷3吨提高到近10吨,帮助该国实现稻米自给自足。

    2023年中国海信集团与中非发展基全共同出资建立海信南非工业园,如今其家电产品已出口到10多个非洲国家以及英国等欧洲市场,有效助力了南非的工业化进程。

    材料二:非洲资源与土地荒漠化分布

    1. (1) 非洲物产富饶,有着丰富的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非洲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生活在热带草原地区的人们常受灾害的威胁,频繁发生饥荒。
    2. (2) 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采取等不当行为,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载畜量,导致非洲水土流失和问题严重。
    3. (3) 在非洲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一中马达加斯加实现稻米自给自足,体现了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海信南非工业园的建立,改变了非洲普遍存在的只出口产品的状况。
    4. (4) 为促进非洲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我们应坚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 29.  2022年9月牡丹江市某中学教师赴日喀则市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我们真切感受到雪域高原独特的自然特征和生活习俗。

    1. (1) 从图中我们了解到日喀则位于素有“”之称的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处谷地,在珠穆朗玛峰的方向。
    2. (2) 援藏教师时常涂抹防晒霜、佩戴墨镜、使用氧气袋,请说明其原因。
    3. (3) 与牡丹江市不同,日喀则当地学校上课时间是上午10点,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4. (4) 日喀则粮食作物产量占整个西藏的半壁江山,素有“西藏粮仓”之称,试分析日喀则成为西藏重要粮食产区的自然原因。
  • 30. 京杭运河是我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如今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也再度吸引众多骑行者沿运河骑行,领略丰富的运河文化。读图,回答问题。

    1. (1) 京杭运河沿途地势平缓,其原因是运河流经的地形类型主要为,运河河水流动的方向大致为
    2. (2) “19世纪后,海运的兴起、铁路的修通,加之北方由于河道淤塞,水量不足,导致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比较文中提到的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在运量和运速上的差异。
    3. (3) “目前,京杭运河实现了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我国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目的是,除输水供水外,京杭运河对沿岸地区还将起到等作用。
    4. (4) “过淮河后,骑行者可以感觉到两岸在温度、降水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从气温、降水的角度,说明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的地理意义。
  • 31.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地域特色鲜明,同为盆地,但两地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却各不相同。读图,回答问题。

    1. (1) 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其自然特征是,而山地降水和使盆地边缘的绿洲生机盎然;四川盆地的自然特征是,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使盆地西部地区既获得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
    2. (2) 两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四川到上海的“川气东送”是继“”之后,又一条贯穿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管道大动脉。这些工程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对东部地区改善十分有益。
    3. (3) 与今绿洲相比,古绿洲的分布更靠近盆地的部;古绿洲萎缩、消失的自然原因主要与的变化和资源的减少、枯竭有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