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延边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9-05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某班表演历史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A . 董存瑞 B . 邓世昌 C . 黄继光 D . 邱少云
  • 2.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 . 九一三事件 C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 . 四五运动
  • 3. “没有45年前那场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没有对党内错误思想观念的澄清与纠正,难有真正的思想解放。”这句话说明了这场讨论( )
    A . 是党历史上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 . 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领导核心 C . 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D .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
  • 4. 一位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该研究性学习主题应是( )
    A . 包产到户 B . 国有企业改革 C . 农村的改革 D . 民主与法制建设
  • 5. 一位学者说:1980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开启了融入世界的进程,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描述的是我国( )
    A .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B .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 .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 6. (2020八下·徐州期中)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 7. 为实现中国梦,我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 . 两个一百年 B . 实现共产主义 C . 全面从严治党 D . 新发展理念
  • 8.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C . 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 D . 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 9. 2020年,全国832个县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 )

    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③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④强调“以人民为中心”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 10.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 .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 . 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C . 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二、归纳列举题(15分)
  • 11.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2. (2) 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3. (3) 中国的第一艘裁人航天飞船
    4. (4)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2.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 (1) 1957年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 (2)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3. (3) 1958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
    4. (4) 2001年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的新途径
  • 13.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政策或方针。
    1. (1)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 (2) 延边人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民族政策
    3. (3) 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
    4. (4) 周恩来在万隆提出的外交方针
  • 14. 列举建国初期起到巩固新生政权作用的三个重大事件。
三、材料分析题(20分)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材料二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 (1) 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哪一部法律确立了这一制度?该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书面谈话中提到:“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世界各国都根据这些原则处理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可能,就会变成现实。"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三  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摘编自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

    1. (1) 材料一是周恩来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的基本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外交原则的提出对世界有何积极意义?
    2. (2) 举两例史实说明材料二中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局面?并简要说明“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现实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后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的什么?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人均GDP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年

    1544

    2725

    1160

    835

    2017年

    129000

    124600

    153118

    183645

    材料二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国家发展奇迹,首先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同时也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和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贡献。

    ——摘编自人民网《让科学社会主义真理之光更加璀璨夺目》

    1. (1) 运用相关农业政策解释统计表一反映的现象。统计表二中GDP增幅最大的是哪座城市?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这一伟大创举”是指建立什么经济体制?写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的另一历史事件?
    3. (3) 写出材料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经济建设成就一例。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
四、综合探究题(15分)
  • 18.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的“中国梦”。请写出标志着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的历史事件。
    2. (2)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从此中国向“国家富强”这一“中国梦”迈进了一大步。请写出这次会议名称和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3. (3) 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中国梦的道路上,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洗雪了百年国耻。请写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名称和1999年洗雪百年国耻的历史事件。
    4. (4) 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中国富强的中国梦的征途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正向民族复兴迈进。请列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确立的两个科学理论。
    5. (5) 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会实现更多的“中国梦”,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中国梦”。
  • 19. 在新中国的辉煌发展史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勇于开拓,努力奋斗,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奋斗者之歌。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最美奋斗者”——王进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最美奋斗者”——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彪炳史册

    “最美奋斗者”——袁隆平:用一辈子,守护好中国饭碗

    我们都是奋斗者——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 (1) 王进喜在哪一油田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请再写出同时期的最美奋斗者一位。
    2. (2) 写出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核垄断的科技成就一例和此群体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3. (3) 袁隆平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他被誉为什么?
    4. (4)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践行“最美奋斗者”的哪些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