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相关计算1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8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湖北) 为某邻苯二酚类配体,其。常温下构建溶液体系,其中。体系中含Fe物种的组分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布系数 , 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体系中 B . pH在9.5~10.5之间,含L的物种主要为 C . 的平衡常数的lgK约为14 D . 时,参与配位的
  • 2. (2023·全国甲卷) 下图为在水中达沉淀溶解平衡时的关系图(可认为离子沉淀完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点可求得 B . 的溶解度为 C . 浓度均为可通过分步沉淀进行分离 D . 混合溶液中时二者不会同时沉淀
  • 3. (2022·湖北)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已知: , 下列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1·海南) 依据下列实验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点燃无色气体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

    B

    25℃时,向无色的 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溶液仍为无色

    溶液的

    C

    在淀粉和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溶液。[已知: 分别与卤素单质、卤素离子性质相似]

    溶液仍为蓝色

    氧化性:

    D

    在稀 中加入少量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有红色固体生成

    反应中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1·浙江) 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HA溶液呈酸性,可以推测H2A为强酸 B . 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可以推测BA为强酸强碱盐 C . 0.010 mol·L-1、0.10mol·L-1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分别为α1、α2 , 则α1<α2 D . 100 mL pH=10.00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H+的物质的量为1.0×10-5mol
  • 6. (2022·舟山模拟) 水溶液呈碱性的正盐是(   )
    A . B . C . KOH D .
  • 7. (2022·黄埔模拟)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 的溶液 B . 等物质的量的强酸和强碱反应得到的溶液 C . c(H+)=c(OH-)的溶液 D . 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溶液
  • 8. (2022·红桥模拟) 常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A与NaA的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加浓度均为0.1mol·L-1的HCl、NaOH两种溶液,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加HCl溶液的曲线为I B . 水的电离程度:c>b>a C . d点时,lg ≈5.24 D . c点溶液中存在:c(Na+)=2[c(A-)+c(HA)]
  • 9. (2022·齐齐哈尔模拟) 已知常温下二元弱酸H2A溶液中,H2A、HA-、A2-的分布分数(δ)随pH变化如图所示[如A2-分布分数:δ(A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x代表H2A,曲线z代表A2- B . pH从1升高至2, 的值一直减小 C . n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 )=10-12.7 mol·L-1 D . 将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HA溶液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pH=4.3
  • 10. (2022·绍兴模拟) 在常温下,向20mL0.10mol·L-1的Na2CO3溶液中滴加0.10mol·L-1的盐酸,溶液pH随滴定百分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在a点的溶液中,c(H2CO3)-c(CO)> c(OH-)-c(Cl-) B . 在b点的溶液中,2n(H2CO3)+ n(HCO)<0.002 mol C . 煮沸目的是除去CO2 , 使突跃变大,冷却后继续滴定到终点 D . 若将0.10mol·L-1的盐酸换成同浓度的醋酸,当滴至溶液的pH=7时: c(Na+)=c(CH3COO-)
  • 11. (2021·嘉兴模拟) 类比 , 对于稀溶液。室温下,向某浓度溶液加入 , 保持溶液体积和温度不变,测得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Ⅲ表示变化 B . 常温下, C . b点时, D . 时,
  • 12. (2022·温州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5℃时,水电离出的溶液,其pH>7 B . 25℃时,pH=3的HCl与pH=11的MOH溶液混合,测得pH>7,则MOH为弱碱 C . 25℃时,若测得HR溶液pH=a,取该溶液10.0mL,滴入10.0mLNaR浓溶液,测得pH=b,b>a,则HR是弱酸 D . 25℃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溶液NaX与NaY,若 , 则HX为强酸
  • 13. (2021·绍兴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得的一元碱溶液 , 则一定为弱电解质 B . 25℃时,可溶性正盐溶液 , 升温至某一温度后仍为 , 则可能为强碱弱酸盐 C . 25℃时,测得的一元酸溶液 , 将该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 , 则为弱酸 D . 25℃时,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一定等于7.0
  • 14. (2021·天河模拟) 已知:一元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 。25℃时,CH3COOH、HCN、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K

    1.75×10–5

    4.9×10–10

    K1 = 4.4×10–7

    K2 = 5.6×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释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n(CH3COO)逐渐减小 B . NaHCO3溶液中:c(H2CO3) < c() < c(HCO3) C . 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溶液的碱性强于CH3COONa溶液 D . 向CH3COOH溶液或HCN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均产生CO2
  • 15. (2021·诸暨模拟) 常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溶液中lg 随n(NaO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酸性强弱:HX>HY B . b点时溶液:c(Na+)=c(Y-) C . 水的电离程度:c<d D . c点时溶液的pH=4
二、多选题
  • 16. (2017·南通模拟) 25℃时,用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mL0.1000mol•L1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①所示溶液中:c(H+)+c(H2C2O4)+c(HC2O4)=c(OH B . 点②所示溶液中:c(HC2O4)+2c(C2O42)=c(Na+ C .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HC2O4)>c(H2C2O4)>c(C2O42 D .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Na+)>c(C2O42)=c(HC2O4)>c(H+)>c(OH
  • 17. (2017·河南模拟) (多选)常温下,向 20mL 0.1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 0.1mol•L﹣1 Ba(OH)2 溶液,溶液 pH 与 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已知NH3•H20的电离常数Kb(NH3•H20)=1.75×10﹣5 .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a点时溶液的pH=7 B . c点时的溶质是(NH3•H2O) C . b点时溶液中c(NH4+)>c(NH3•H2O) D . a~c段参与反应的离子有H+、OH、Ba2+、SO42
  • 18. (2020高二下·济南期末) 路易斯酸碱电子论认为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路易斯酸,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路易斯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H3、BF3、H2O中,只有NH3是路易斯碱 B . 根据路易斯酸碱电子论,BF3与NH3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C . NH3、BF3和NH4BF4中均含有配位键 D . BF3的键角大于BF
  • 19. (2020高二上·安徽期中)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25℃,其水溶液中加酸或碱改变溶液的pH时,含铁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2FeO4、H2FeO4都属于强电解质 B . 由B点数据可知,H2FeO4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1=4.0×10-4 C . 25℃,H2FeO4(aq)+H+ H3FeO4+(aq)的平衡常数K>100 D . A,C两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等
  • 20. (2020高二上·唐山期中)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辅助手段。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及解释

    A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生成碳酸钠(酸性:H2CO3>HCN>

    2CN-+H2O+CO2=2HCN+

    B

    在KSCN与FeCl3的混合液中再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颜色不变

    增大Cl-浓度,平衡不移动

    C

    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CH3COOH是弱电解质

    D

    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与醋酸分别稀释相同倍数,稀释后溶液pH:盐酸>醋酸

    酸性:盐酸>醋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21. (2020高二上·即墨期中) 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取出电极,将溶液摇匀,测得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溶液是( )
    A . K2SO4 B . NaOH C . NaCl D . AgNO3
  • 22. (2020高二上·乾安月考)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弱酸

    电离常数/(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C . 中和等体积、等pH的 溶液,前者消耗 的量小于后者 D . 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中,前者所含离子总数小于后者
  • 23. (2020高三上·丹东月考)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 , 是大气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用Ca(ClO)2溶液对烟气[n(SO2)∶n(NO) =3∶2]同时脱硫脱硝(分别生成SO 、NO ),得到NO、SO2脱除率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酸性环境下脱除NO的反应:2NO+3ClO-+H2O=2H++2NO +3Cl- B . SO2脱除率高于NO的原因可能是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 C . 依据图中信息,在80 min时,吸收液中n(NO )∶n(Cl-)=2∶3 D . 随着脱除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减小
  • 24. (2018高三上·徐州月考)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O2 2SO3达到平衡时,v(O2)=2v(SO3 B . 用如图所示方法可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C . 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 的值增大 D . 常温下,pH=2的HCl溶液与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 25. 室温时,向2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滴定过程中,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a点时:c( CH3COOH)>c( Na+)>c( CH3COO)>c( H+)>c( OH B . b点时:c( Na+)=c( CH3COO)>c(H+)=c( OH C . c点时:c(H+)=c(CH3COOH)+c( OH D . d点时:c(Na+)>c(CH3COO )>c(OH)>c(H+
三、非选择题
  • 26. (2021·柳州模拟) 用油造气的废镍催化剂(含NiCO3、Na2SiO3、少量Fe2+、Fe3+及Cr3+的化合物)制取Ni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CTAC一种硅酸胶体凝聚剂)。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浸取”时,在硫酸浓度和用量、溶解时温度、搅拌速率均一定时,提高镍的回收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
    2. (2) “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3. (3) “一次碱析”时,Cr(OH)3转化为的CrO 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加氨水“溶解”的目的是,‘滤渣 2”的主要成分是
    5. (5) “氧化”时,HNO3被还原为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已知0.01mol•L-1Ni(NO3)2开始沉淀时的pH为7.2,计算Ni(OH)2Ksp=(列出计算式),则“二次碱析”使Ni2+沉淀完全时(c=1.0×105 mol•L-1)的pH为
  • 27. (2020·徐州模拟) 脱去冶金工业排放烟气中 的方法有多种。
    1. (1) 利用本生(Bunsen)热化学循环吸收 工艺由下列三个反应组成:

    2. (2) 氧化锌吸收法:配制 悬浊液,在吸收塔中封闭循环脱硫。测得pH、吸收效率 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为提高 的吸收效率 ,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悬浊液中 的量、

      ②图甲中的 曲线ab段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时,溶液

    3. (3) 如图丙所示,利用惰性电极电解含 的烟气回收S及 ,以实现废物再利用。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每处理含 的烟气,理论上回收S、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28. (2020·浙江模拟) 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海水中CO2的吸收能力取决于溶解的碳酸盐和硼酸盐生成的CO32-和B(OH)4-浓度。已知:298K时,H3BO3+H2O H++B(OH)4-Ka=5.7×10-10 , 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3×10-7Ka2=5.6×10-11
    1. (1) 298K时,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硼酸钠溶液,pH较大的是溶液。
    2. (2) 少量CO2与B(OH)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采用高温熔融混合碳酸盐LiaNabKcCO3作电解质吸收并电解CO2制得无定型炭是CO2 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新途径。此法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 29. (2019高二下·新宁模拟)               
    1. (1) ①25℃时,特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 , 溶液的体积比为

      ②25℃时,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填“=”“>”或“<”)c(CH3COO-)。

    2. (2)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泡,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①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电解时Y电极上产生的物质是,该反应的总反应式是

      ②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Y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

    3. (3) 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时间/浓度/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请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20min内反应物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

      ②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推测c2=mol/L;若实验1和实验2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但在实验2中,反应在20min时就已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③比较实验1和实验4,可推测反应2A(g) B(g)+D(g)的正反应是(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 30. (2018·绵阳模拟) 二硫代碳酸钠(Na2CS3)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和杀线虫剂,在工业上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2CS3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三硫代碳酸钠样品,加水溶解,所得溶液pH=10,由此可知H2CS3酸(填“强”或“弱”)。向该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由此说明Na2CS3具有性。
    2. (2) 为了测定某Na2CS3溶液的浓度,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将35.0 mLNa2CS3溶液置于下列装置A的三颈瓶中,打开仪器d的活塞,滴入足量2.0 mol/L稀H2SO4 , 关闭活塞。

      已知: CS2和H2S均有毒:CS2不溶于水,沸点46℃,与CO2某些性质相似,与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

      ①仪器d的名称是。反应开始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N2 , 其作用为

      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再缓慢通入热N2 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④为了计算三硫代碳酸铀溶液的浓度,可测定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称量B中沉淀质量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若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4g则35.0 mL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⑤若反应结束后将通热N2改为通热空气,通过测定C中溶液质量的增加值来计算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时,计算值<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31. (2018·桂林模拟) 油脂的不饱和度可通过油脂与碘的加成反应测定,通常称为油脂的碘值。碘值越大,油脂的不饱和程度越高。碘值是指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I2的克数。

    I.称取xg某油脂,加入含ymol I2的韦氏溶液( 韦氏溶液是碘值测定时使用的特殊试剂,含有CH3COOH),充分振荡;过量的I2用c 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淀粉作指示剂),消耗Na2S2O3溶液VmL(滴定反应为:2 Na2S2O3+ I2=Na2S4O6+2NaI)。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关滴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 标准Na2S2O3溶液应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B . 滴定时眼睛只要注视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C . 滴定到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时应该立即停止滴定 D . 同样的滴定应重复2-3次,取几次滴定所用溶液的平均值计算滴定结果
    2. (2) 该油脂的碘值为g(列式表示)。
    3. (3) 用该测定方法测定的碘值需要用相关的实验校正,因为所测得的碘值总比实际碘值低,原因是
    4. (4) II.现要从上述测定碘值实验后的含碘废液中回收碘单质(废液中含有H2O、油脂、I2、I-)。设计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过程:

      为了将含碘废液中的I2完全转化为I-而进入水层,向含碘度液中加入了稍过量的A溶液,则A应该具有性。

    5. (5) 将操作①所得溶液放入图二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并用盐酸调至pH约为2,再缓慢通入适量Cl2 , 使其在30~40℃反应。反应要控制在30~40℃的原因是;Cl2不能过量,因为过量的Cl2将I2氧化为IO3- ,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 (6) 操作②包含多步操作,将在三颈烧瓶中反应完全后的溶液经过操作②获得碘单质,在操作②中必须用列下列所示的部分仪器或装置,这些仪器和装置是(填标号)。

  • 32. (2017·沧州模拟) 亚硝酸(HNO3)是一元弱酸,亚硝酸及其盐在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请回答:
    1. (1) HNO3的电离常数Ka的表达式为
    2. (2) 酸性条件下,K2Cr2O7能被NaNO2还原为Cr3+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25℃时,用0.1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mL某浓度的HNO3溶液,溶液的pH与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M点对应溶液中,c(OH)=c(H+)+c(HNO2).则:

      ①原溶液中c(HNO2)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关于N点对应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字母).

      A.溶液只有NaNO2

      B.水电离出来的c(H+)=1×10﹣7 mol•L﹣1

      C.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NO3

      D.溶液中:c(Na+)<c(OH

  • 33. (2015·腾冲模拟)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NH3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对苯醌质子电池可检测氨气,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NH3+ (对苯醌)═N2H4+ (对苯酚),N2H4的结构式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25℃时,将n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①若混合溶液中c(NH )=c(Cl),则溶液的pH=

      ②若混合溶液中c(NH )>c(Cl),则反应的情况可能为

      a、盐酸不足,氨水剩余   b、氨水与盐酸恰好反应   c、盐酸过量

    3. (3) 在0.5L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N2与H2进行反应:N2(g)+3N2(g)⇌2NH3(g)△H=bkJ•mol1 , 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200

      300

      400

      K

      1.0

      0.86

      0.5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

      ②400℃时,测得某时刻氨气、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时,此时刻该反应的u(N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u(N2).

    4. (4) 已知:①4NH3(g)+3O2(g)═2N2(g)+6H2O(g)△H=﹣1266.8kJ•mol1

      ②N2(g)+O2(g)═2NO(g)△H=+180.5kJ•mol1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 34. (2016·闵行模拟)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1. (1) Ⅰ合成氨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原料氢气来源于天然气.

      完成下列填空:

      ①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若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溶液中存在个平衡.

      ②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富氧空气(含氧体积分数50%),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消耗标况下22.4升富氧空气时,有 mol电子转移.

      ③H2来自于天然气:CH4(g)+H2O(g)⇌3H2(g)+CO(g).如果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选填编号)

      a.υ正(H2):υ逆(CO)=3:1           b.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c.c(H2):c(CO)=3:1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2. (2) Ⅱ氨水是实验室常用的弱碱.

      ①在25℃时,将a mol/L氨水与0.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填“酸”、“碱”或“中”)性;amol/LNH4Cl与a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pH>7),混合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

      ②25℃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选填编号)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正好生成CH3COONH4时,与纯水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c.常温下等浓度的NH4Cl和CH3COONa两溶液的pH之和为14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③往CaCl2溶液中通入CO2至饱和,无明显现象,再通一定量氨气后有白色沉淀,请用电离平衡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 35. (2015·龙岩模拟)

    甲、乙、丙、丁、X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X为单质.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产物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丁是一元强酸,甲→丁是工业生产丁的主要途径.

      ①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②常温下,1mol丙发生反应III放出46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常温下,向VIL pH=11的甲溶液中加入V2L pH=3的盐酸,若反应后溶液的pH<7,则V1和V2的关系为V1V2(选填“>”、“<”或“=”),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2. (2) 若丁是二元弱酸,丙是温室气体.

      在容积为2L的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将乙(g)和H2O(g)按下表用量分别进行反

      应:乙(g)+H2O(g)⇌丙(g)+H2(g),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1

      650

      4

      2

      1.6

      5

      2

      900

      2

      1

      0.4

      3

      3

      900

      2

      1

      0.4

      1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900℃时,上述反应按如下起始量分别加入该容器:

      物质

      H2O

      H2

      起始量/mol

      0.8

      1.0

      0.6

      0.8

      则此时反应的v(正) v(逆)(填“>”、“<”或“=”).

      ③实验3跟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