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册期末教学质量统测生...

更新时间:2023-10-14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孟德尔经过观察从34个豌豆品种中选择了7对相对性状做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不属于豌豆相对性状的是( )
    A . 种子圆滑和种子皱缩 B . 红花和白花 C . 高茎和矮茎 D . 豆荚绿色和豆荚饱满
  • 2. 孟德尔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统计和分析,对豌豆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提出了相关的假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 .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 .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D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3.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儿的可能性是( )
    A . 1/2 B . 1/4 C . 1/8 D . 1/6
  • 4. 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a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1∶1∶1∶1。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 . BbDD B . Bbdd C . BbDd D . bbdd
  • 5. 如图所示的某动物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B . 该细胞中含有8个核DNA分子 C . 该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I D . 该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 6. 假如蛙的20个初级卵母细胞和15个初级精母细胞都能正常分裂,并在最大限度内受精,则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 )
    A . 5 B . 15 C . 20 D . 35
  • 7.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 萨顿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D . 人体细胞中有少量基因不在染体
  • 8. 下列哪一个系谱图(图中含斜线的代表患者)能符合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

    A . 图1 B . 图2 C . 图3 D . 图4
  • 9.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之一是( )
    A . 雌配子∶雄配子=1∶1 B . 含Z染色体的配子∶含W染色体的配子=1∶1 C . 含Z染色体的精子∶含W染色体的精子=1∶1 D . 含Z染色体的卵细胞∶含W染色体的卵细胞=1∶1
  • 10. 艾弗里细菌转化实验中,为了弄明白什么是遗传物质,他设计了有关实验,下列选项所列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基中没有光滑菌落产生的是( )
    A . 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RNA酶 B . 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蛋白酶 C . 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酯酶 D . 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DNA酶
  • 11.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同属于RNA病毒,都可以使烟草患病。将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后感染烟草叶片,烟草患病,并从分离出的子代病毒中可检测到( )
    A . 能检测到TMV的RNA和蛋白质 B . 能检测到HRV的RNA和蛋白质 C . 能检测到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 D . 能检测到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
  • 12. 一条DNA链的部分序列是5'—GCTAC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
    A . 5'—CGATGG—3' B . 5'—GATACC—3' C . 5'—GGTAGC—3' D . 5'—CCATAG—3'
  • 13. 下列关于细胞中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DNA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 B . DNA复制过程不需要能量 C . DNA复制过程不需要酶 D . 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 14. 同一人体的胰岛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因为这两种细胞内( )
    A . tRNA不同 B . rRNA不同 C . mRNA不完全相同 D . DNA上的遗传信息不同
  • 15. 密码子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以及翻译的起始和终止。密码子是指( )
    A . D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B . 基因上3个相邻的碱基 C . 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D . m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 16. 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a~e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发生的过程是DNARNA蛋白质( )

    A . d、e B . c、c C . a、b D . a、d
  • 17.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 )
    A . 不会自发产生 B . 发生频率高 C . 具有不定向性 D . 具有规律性
  • 18.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这种变异属于( )
    A . 基因突变 B . 基因重组 C . 染色体数目变异 D . 染色体结构变异
  • 19. 某一种昆虫绿翅相对于褐翅为显性,分别由基因A和a控制。该昆虫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的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数目分别是40、40、20个,该种群基因A和a的频率为( )
    A . 40%、60% B . 60%、40% C . 20%、80% D . 80%、20%
  • 20. 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 )
    A .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 . 各种生物细胞都由ATP直接供能 C . 各种生物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 D . 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由能量驱动
  • 21. 纯种的甜玉米和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甜玉米为隐性,非甜玉米为显性 B . 甜玉米的花粉不可以进行异花传粉 C . 非甜玉米花粉可以进行异花传粉 D . 非甜玉米籽粒中有纯合子和杂合子
  • 22. 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观察蝗虫的细胞时,下列现象不确定该细胞发生减数分裂的是( )
    A .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B .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C .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D . 子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24条染色单体
  • 23. 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B .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C .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D .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24. 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时可能出现的特点是( )
    A . 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B . 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如果父亲患病,女儿可能患此病 C . 如果父亲患病,女儿可能患此病 D . 患者家系中往往会呈现连续遗传
  • 25. 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其连续分裂3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大肠杆菌都含有15N B . 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2 C . 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4 D .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1/8
  • 26. 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 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 C .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翻译以tRNA作为模板 D . 在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在细胞内的不同区室中进行的
  • 27. 将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的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同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正常情况下,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发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 Yr B . yR C . yyRR D . YyRr
  • 28. 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上游有一段富含二核苷酸(CpG)的区域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已知甲基化不影响DNA复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基因中碱基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 B . F1体色的差异可能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 C . 碱基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D . 基因中的碱基甲基化引起了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 29.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 低温抑制着丝粒分裂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 . 根尖装片制作后应放入4℃的低温环境中诱导 C . 根尖固定后残留的卡诺氏液用95%的酒精冲洗 D . 经甲紫染液染色后的根尖需用清水进行漂洗
  • 30. 研究人员对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绿头鸭、琵嘴鸭、绿翅鸭和斑嘴鸭进行了研究,绿头鸭的某特定基因长度为1041bp,另外3种鸭与绿头鸭的该基因同源性比较如下表。                                                                                                                                                  

    物种

    某特定基因的长度(bp)

    同源性(%)

    琵嘴鸭

    1041

    90.97

    绿翅鸭

    1041

    94.62

    斑嘴鸭

    1041

    100.00

    表中数据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 )

    A . 化石证据 B . 比较解剖学证据 C . 胚胎学证据 D .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 31.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 .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 .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 .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 . 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 32. 图①~④表示人类精子产生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各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 B . 图①中的交叉现象在精子产生过程中常有发生 C . 图③所示行为将导致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 . 发生图④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 33. 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为了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让一只灰身雄性果蝇与一只灰身雌性果蝇杂交,然后统计子一代果蝇的表型及数量比,结果为灰身∶黑身=3∶1。根据这一实验数据.还不能确定B和b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需要对后代进行更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下列统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 统计灰身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雌雄性别比为1∶1,则B和b位于X染色体上 B . 统计灰身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雌雄性别比为1∶2.则B和b位于X染色体上 C . 统计黑身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雌雄性别比为1∶1.则B和b位于X染色体上 D . 统计黑身果蝇的性别比例.如果黑身果蝇全为雄性,则B和b位于X染色体上
  • 34. 若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则对于子代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外壳可能含有3H B . DNA可能含有3H C . 外壳和DNA都可能含有3H D . 外壳和DNA都不可能含有3H
  • 35. 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o”代表磷核糖),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 . 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 . 丙说:“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 . 丁说:“如果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
  • 36. 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5N(表示为15N15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     )
    A . 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B . 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C . 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D . 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 37. 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B . 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 C . 基因突变可能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D . 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癌细胞易分散转移
  • 38.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B .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C .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D . 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39. 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距,花距底部储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 B . 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 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 .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 4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具有随机性 C .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 只有有利变异才是进化的原材料
二、非选择题(40分)
  • 41. 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表型,对每对性状作出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豌豆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
    2. (2) 黄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为,绿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为
    3. (3) 杂交子一代中,表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42. 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B、b表示);圆眼与棒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R、r表示),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两只亲代果蝇杂交,F1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灰身圆眼

    灰身棒眼

    黑身圆眼

    黑身棒眼

    雄性

    3/8

    3/8

    1/8

    1/8

    雌性

    3/4

    0

    1/4

    0

    1. (1) 果蝇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2. (2) 亲代雌蝇和雄蝇的基因型分别是,亲本雄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有个圆眼基因,F1表型为灰身圆眼的雌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3. (3) 为判断F1中某只灰身圆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某同学选择表型为黑身棒眼的雌果蝇与之杂交,通过杂交子代的表型情况进行分析。若子代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则该灰身圆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
  • 43.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 (1) 赫尔希和蔡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不是标记在同一种噬菌体上,这其中蕴涵的设计思路是:
    2. (2) 若要大量制备用S标记的噬菌体,则操作过程为
    3. (3) 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
      A . 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 . 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 . 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 . 细菌的DNA及噬菌体的氨基酸
    4. (4) 上述实验中,(填“能”或“不能”)用14C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 44. 下图甲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图乙表示细胞内合成某种酶的一个阶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M1和M2的化学本质是
    2. (2) 图乙中①是核糖体,②是,作用是
    3. (3) 图甲中基因1是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基因2不能表达,则人会患白化病,说明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从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45. 如图是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射线诱导产生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变异属于(填图中序号)。
    2. (2) 图中③包括;④过程具体是
    3. (3) 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育种上已有广泛的应用。

      秋水仙素在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中都有使用,作用原理是;单倍体育种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一般自交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