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水平测试...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 猕猴 B . 大猩猩 C . 长臂猿 D . 森林古猿
  • 2. 某女性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孕,“试管婴儿”在母体的发育场所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 3.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出现身高突增 B . 性器官开始形成 C . 出现第二性征 D . 性意识开始萌动
  • 4. 中医书籍记载,猪肝能治疗“雀目”(即夜晚看不清东西)。这是因为猪肝富含( )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₁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 5.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几种食物能量的差异,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下端应接触锥形瓶底部 B . 待食物完全燃烧后再测量水温 C . 实验结果应取各重复组最大值 D . 水吸收热量大于食物所含能量
  • 6. 小肠的下列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 长度一般为5~6米 B . 有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 C . 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D .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 7. 如图是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能够分泌胆汁 B . ②能够分泌胰液 C . ①②的消化液流入③起消化作用 D . ④中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 8. 小李同学设计如图对照实验装置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已知试管A中的实验材料是:馒头碎屑+唾液,则试管B的实验材料应为( )

    A . 唾液+碘液 B . 唾液+清水 C . 馒头碎屑+唾液 D . 馒头碎屑+清水
  • 9. 文文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水分 D . 二氧化碳
  • 10. 小吕同学自制如图呼吸系统学具,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①模拟肺 B . ②模拟膈肌 C . 图甲演示呼气 D . 图乙的②舒张
  • 11. 以下属于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①数量非常多②外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与血管直接相连通④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2. 右图为小王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视野图,下列有关观察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血小板 B . ②有细胞核 C . ③能吞噬病菌 D . ④含血红蛋白
  • 13. 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选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做实验 B . 用湿棉絮包裹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 C . 用高倍镜观察尾鳍内血液流动 D . 判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 14. 在抽血或输液时,护士会用橡皮管将手臂捆扎起来,把针头刺入捆扎处下方隆起的“青筋”,请回答(1)-(3)题。
    1. (1) 针头刺入的“青筋”是( )
      A . 动脉 B . 小动脉 C . 静脉 D . 毛细血管
    2. (2) 护士将药物注射到“青筋”中后,该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
      A . 右心房 B . 右心室 C . 左心房 D . 左心室
    3. (3) 无偿献血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下列关于无偿献血和安全输血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健康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B . 安全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C . 对严重贫血患者应输入血小板 D . 献血丧失的血液成分短期能恢复
  • 15.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出却是间歇的,原因是( )
    A . 肾脏能形成尿液 B . 输尿管能输送尿液 C . 膀胱能贮存尿液 D . 尿道能排出尿液
  • 16. 如图为健康人的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中液体为血浆 B . ②具有过滤作用 C . ③中的尿素被重吸收回血液 D . a处血液含氧量低于b处的
  • 17. 某人在尿常规检查时发现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由此判定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 . 肾小球 B . 肾小管 C . 肾动脉 D . 肾静脉
  • 18. 杜甫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听鸟鸣、观白鹭的感受器分别是( )
    A . 前庭、角膜 B . 耳蜗、视网膜 C . 耳郭、巩膜 D . 鼓膜、晶状体
  • 19. 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导致近视。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的是( )

    A . 甲、丙 B . 甲、丁 C . 乙、丙 D . 乙、丁
  • 20. 如图表示人脑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B . ①能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 C . ②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 D . ③处能够形成视觉和听觉
  • 21. 东东用下图归纳生物学概念名词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血浆

    血液

    血细胞

    B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C

    内分泌腺

    胃腺

    胸腺

    D

    男性生殖系统

    膀胱

    睾丸

    A . A B . B C . C D . D
  • 22.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
    A . 大脑、小脑和脑干 B . 脑、脊髓 C . 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D . 脑神经、脊神经
  • 23. 下列疾病中,都是因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 . 坏血病、佝偻病 B . 巨人症、呆小症 C . 冠心病、侏儒症 D . 尘肺、贫血
  • 24. 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是( )
    A . 草履虫躲避食盐 B . 含羞草叶片受到触碰会合拢 C . 葵花朵朵向太阳 D . 小张看到感人的电影落泪了
  • 25. 选用特征相近的两组小狗进行实验,甲组不作处理,乙组切除甲状腺,一段时间后测定其血液中的某种激素含量(微克/100毫升血液),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某种激素含量

    6

    0.05

    A . 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 . 甲乙的饲养条件应该相同 C . 测定的激素是生长激素. D . 手术后乙的生长发育减慢
  • 26. 健康人用餐后,血液流经人体某结构后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以下变化不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 经肺泡后氧气的变化 B . 经肾脏后尿素的变化 C . 经小肠后营养物质的变化 D . 经大脑后二氧化碳的变化
  • 27. 野餐后,我们处理大量食品包装袋的正确方法是( )
    A . 点火焚烧干净 B . 就地挖坑填埋 C . 留在原处即可 D . 分类放垃圾桶
  • 28. “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相互抵消。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碳中和”的是( )
    A . 焚烧秸秆 B . 风能发电 C . 毁林开荒 D . 过度放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______]填数字或字母,横线填文字)
  • 29. 小王同学在急救技能研学中,认识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甲),知道异物进入气管会引发人体咳嗽将其排出,若仍无法排出则可用图乙的方法施救,通过快速挤压患者腹部,使异物被吐出。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呼吸系统由图甲的[⑤]和[]组成,它的结构适合与外界进行。[②]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2. (2) 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③]的入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如果食物进入气管会引起咳嗽,咳嗽属于(选填“简单”或“复杂”)的反射。
    3. (3) 图乙中,救护者的动作使患者膈肌顶部向(选填“上”或“下”)运动,胸腔的容积(选填“变大”或“变小”),肺和气管的气压(选填“升高”或“降低”),气体便推动异物向外运动。
    4. (4) 吃饭吞咽时,我们应该做到(写出一种做法),以免引起咳嗽或需要急救。
  • 30. 某农科院培育出水稻新品种A,邀请一批身体状况接近、无其他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受试者每日三餐食用实验指定的稻米,连续食用17周。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受试者

    稻米品种

    不同时间的血糖平均值(mmol/L)

    餐前

    餐后

    30分钟

    60分钟

    120分钟

    甲组

    21人

    普通稻米

    7.99

    14.74

    13.04

    9.04

    乙组

    ?人

    水稻新品种A

    8.12

    10.70

    9.47

    8.46

    1. (1) 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一种激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选填“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过多的葡萄糖无法完全被肾单位中的重吸收,导致出现糖尿。
    2. (2) 本实验的变量是,乙组人数应该是人,计算每组受试者血糖平均值的目的是排除因素的影响。
    3. (3) 餐后30分钟,受试者都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是稻米中的在消化道的中被彻底消化和的结果。
    4. (4) 实验说明,(选填“普通稻米”或“水稻新品种A”)引起的餐后血糖波动较小,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 31. 请分析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心衰主要是指心脏泵血能力减弱。心衰患者会胸闷气喘、活动受限,发病后5年内死亡率达50%。

    资料二:近年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中国心”为心衰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中国心”由人造血管和电动泵组成。人造血管的一头连通心脏的结构B,另一头连通血管①,电动泵推动血液流动,从而助力心脏工作(如图)。

    1. (1) 心脏主要由组织组成,通过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腔是[]
    2. (2) 心衰患者的血液无法顺利送达组织细胞周围的血管,影响了细胞获得和营养物质。
    3. (3) “中国心”的电动泵能推动血液从结构B流向血管①,改善了(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使血液最终顺利流回[D]
    4. (4) “中国心”需经导线从体外供能,而心脏的跳动的能量来源于心肌细胞内的进行的作用。
  • 32. 五一假期,琳琳一家前往中山市神湾镇丫髻山公园,摘菠萝,爬山看日落爬山的刺激,日落的壮美,让琳琳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满头大汗。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 (1) 琳琳摘菠萝时,不慎被锋利的叶片刺到手指,她立即缩手,请用图甲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该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2. (2) 日落的壮美景象通过图乙的[②]折射之后形成物像,最终在形成视觉。
    3. (3) 琳琳爬到山顶,看到日落时非常激动。她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等激素调节的影响。
    4. (4) 出汗和排尿都能排出,以及多余的水和等物质,这种人体排出废物的过程称为
    5. (5) 五一期间游人众多,请提出一条保护公园环境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