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3-07-12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 1. (2017七下·高台期中)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400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是(    )

    A . 陈朝 B . 北周 C . 隋朝 D . 唐朝
  • 2. 中国民间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下图是一枚银质的“长命锁”,它反映了( )

    A . 书法艺术的杰出成就 B .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 C . 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D . 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 3.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支援湖北高校物资上写着一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意思是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能为国外人们的受难而感同身受,施以援手。历史上也有一位僧人,听说日本的相国曾经造架装布施给中华大德,架装的边缘也绣着同一句话,并认为日本与佛法有缘,因此前往日本传播佛法。这一位僧人是( )
    A . 玄类 B . 鉴真 C . 遣唐使 D . 班禅
  • 4. 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崇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 隋场帝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 5. 下图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佣”。高大的骆驼上四个人佣分坐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佣另两人为胡人(注: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泛指)乐佣。左侧前乐佣手托琵琶,后乐佣做鸣笛状。下侧前乐佣着圆领长衣,中间胡人佣正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佣饱含浓郁的异域情调。从图片和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唐朝制瓷业发达 ②唐朝民族交融的盛况

    ③唐人服饰的特点 ④唐朝和日本交往频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6. 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导致“国破”的直接原因是爆发了( )
    A . 玄武门之变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陈桥兵变
  • 7. “大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描述北宋时期的政治现象,下列说法能准确概括这一现象的是:( )
    A . 宦官专权 B . 重文轻武 C . 思想禁锢 D . 文化专制
  • 8. (2017七下·临川月考)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

    A . 广东沿海 B . 四川地区 C . 中原地区 D . 浙江沿海
  • 9. 推动下图所示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 北方政局动荡不安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南方政权强于北方
  • 10. 从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能反映出的历史面貌是:( )
    A . 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B . 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 . 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 . 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 11. 北宋王安石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既有描述的节日,又隐含着一种科技发明。正确的选项是( )
    A . 元宵节冶铁 B . 春节火药 C . 元宵节指南针 D . 寒食节印刷术
  • 12. 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 )
    A . 玄奘西行 B . 鉴真东渡 C . 戚继光抗倭 D . 郑和下西洋
  • 13. 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对广袤的疆土实施有效统治,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设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宣政院 B . 尚书省 C . 北庭都元帅府 D . 澎湖巡检司
  • 14.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显著特征,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隋唐: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 五代:国家分裂但统一是趋势 C . 两宋: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D . 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不断融合
  • 15. 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 . 巩固封建统治 B . 压制知识分子 C . 防止人民反抗 D . 统一思想
  • 16. 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丞相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一支少数民族在他们杰出首领的领导下,不远万里,历经艰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这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是( )
    A . 戚继光 B . 郑成功 C . 渥巴锡 D . 左宗棠
  • 18.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 . 民族矛盾尖锐 B . 皇权高度膨胀 C .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 近代科学传人
  • 19. 清朝蓝鼎元的《论南洋事宜书》云:“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该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戚继光闽广抗倭 B . 明朝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C .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20. 以下选项中,金是传统节日的是( )
    A . 元旦 春节 中秋 国庆 七夕 B . 元旦 春节 中秋 重阳 七夕 C . 元宵春节 中秋f端午 重阳 D . 春节 中秋 重阳 清明 建军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 21.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建树熠熠生辉。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一: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部编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下

    1. (1) 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是古代哪一重大工程、?依据该材料,归纳出“隋亡”的原因?
    2. (2) 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兴盛局面出现的原因任意一个?
    3. (3) 材料二诗歌的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唐朝灭亡后,中国再度出现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史称什么?
  • 22.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基础。下面是围绕惰、唐、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设计的复习任务,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编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七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三:宋朝时期,中国首次大规模从事海上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宋朝时期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全球通史》

    1. (1) 写出材料一所示唐代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三所说的“海上强国”宋朝,当时有哪些著名的海港?
    4. (4) 综合上述问题,归纳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
  • 23.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请结合下列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资料进行回答。

    材料一:中央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兀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七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二:

    1. (1) 说出材料一中的制度的名称。创立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写出符合A、B、C的内容。
  • 24.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材料二: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职官志》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詹曝杂记》

    材料四:江西举人王锡侯对《康熙字典》删繁就简,编成《字贯》,只因未避清帝名讳,即惨遭斩决,一些地方高官也受到牵连,以“失察”之罪遭到严惩。

    1. (1) 材料一中体现了科举制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除此之外,唐太宗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2. (2) 材料二中的“帝”指谁?他还设置特务机构是什么?
    3. (3) 材料三描述的清朝机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
    4. (4) 材料四反映了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恶果?
  • 25. 请依据下列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关键词一之间的联系性)
    夷洲澎湖巡检司 荷兰 台湾府 台湾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