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更新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8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8. (2023·杭州) 利用氯化铁溶液浸出废金属(主要成分为铁铜合金)回收海绵铜(一种特殊形

    态的单质铜)的某种工艺流程图如图甲所示:

        

    1. (1) 浸出池中发生的反应有Fe+2FeCl3=3FeCl2 , 此反应类型属于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
    2. (2) 若酸洗槽中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铜及少量铁,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如图乙所示,则“  ”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 9. (2023·台州) “小数据”引发“大发现”。1892年,瑞利经多次实验测得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密度为1.2572克/升,与相同条件下纯净氮气的密度比较,发现均偏大0.5%,继续研究发现了氩气。

    1. (1) 元素周期表中氩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氩原子的质子数为
    2. (2) 瑞利认为偏大0.5%的细微差别不是误差。下列事实能支持瑞利这一观点的是       
      A . 所有的科学实验中都是存在误差的 B . 当时的实验技术,能使误差小于0.5% C . 当时其他科学家重复该实验,也得到相近的结果
  • 10. (2023·舟山) 如图是“铁粉和硫黄反应”的改进实验,将铁粉和硫黄混合物置于两块石英玻璃片之间,并铁粉与硫黄固定。在酒精灯上加热,产生红色火星,固体由棕灰色变为黑色。

    1. (1) 铁粉和硫黄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反应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减少了(填化学式)气体的生成,更加环保。
    2. (2) 向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H2S)气体产生,说明铁粉和硫黄发生反应。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加入CuSO4溶液中,生成红色物质,说明黑色固体中有剩余。
  • 11. (2023·丽水) 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

    1. (1) 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可燃空气其实是
    2. (2) 图甲A、B原子和图乙中的 原子的总称为氢元素(填字母)。

  • 12. (2023·丽水)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1. (1)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已知Cu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 (2) 由“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可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三、解答题
  • 13. (2023·杭州) 人们通过对细菌的研究,拓展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1. (1) 细菌与植物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2. (2) 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在酸性环境中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硫酸盐。二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 (3) 绿色硫细菌能在厌氧的环境下,利用光能将H2S和CO2转化为有机物。从同化作用方式来判断,绿色硫细菌属于型细菌(选填“自养”或“异养”)。
    4. (4) 近年来,人们设计出一种利用细菌发电的电池,电池里的细菌能分解糖类来发电,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5. (5) 有人提出:绿色植物是自然界唯一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根据上述材料判断,这一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14. (2023·台州) 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13H18O2辅料为淀粉、

    蔗糖、糊精等。

    1. (1) 布洛芬片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C13H18O2种元素组成。
    3. (3) C13H18O2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 (4) 高烧时,除服用药物外,用温水擦拭身体也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其原理是
  • 15. (2023·舟山)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时期。
    1. (1) 做好个人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尤其是保持手的卫生。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勤洗手属于
    2. (2) 为补充患者体内糖分和维持水盐平衡,需输人葡精糖氧化钠注射液,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之比是
    3. (3) 某患者一次性输人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袋,标签部分信息如图。通过输液补充的氯化钠质量是多少克? (注射液密度约为1克/厘米3)

  • 16. (2023·丽水) 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科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

    1. (1) 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2. (2) 根据“性质差异”,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可用足量稀盐酸除去,原因是能与稀盐酸反应;
    3. (3) 上述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感”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氨化钡.小科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原理是BaCl2+K2SO4=BaSO4↓+2KCl,从反应的生成物有KCl可知,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不符合除杂中的原则(填“不增 ”或“不减"),
    4. (4) 将氧化钠中的杂质BaCl2 除去,实质上是除去钡离子。2.08克BaCl2中钡元素的质量为 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