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丽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24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源和适宜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 放生巴西红耳龟 B . 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 C .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D . 开展生态廊道建设
  • 2.   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 到淀粉 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工淀粉是由C、H、O元素组成     B . 本尼迪特试剂遇淀粉呈红黄色 C . 人工淀粉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D .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3)题:

    骨骼肌是一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其中的肌肉干细胞可分化为成肌细胞,并互相融合为多核的肌细胞。

    1. (1) 慢跑是一种健康的有氧运动方式,能使体内积存的糖类被氧化而消耗,同时脂肪也会加快“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慢跑时肌细胞主要的呼吸方式是需氧呼吸 B . 慢跑时肌细胞吸收的O2最终与[H]结合生成水 C . 慢跑时肌细胞收缩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直接供应 D . 慢跑时脂肪细胞中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量相等
    2. (2) 某同学剧烈运动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症状缓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肌细胞通过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中产生乳酸和CO2 B . 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 C . 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通过血浆和组织液进入肝细胞 D . 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
    3. (3) 运动不当导致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肌肉干细胞被激活,导致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多核肌细胞的形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 . 肌肉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 骨骼肌细胞的体积随细胞衰老而萎缩 D . 肌肉干细胞增殖、分化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 4. 蛀牙主要是由两种细菌共同引起的。变形链球菌通过分泌葡聚糖蔗糖酶催化蔗糖合成葡聚糖(一种多糖),葡聚糖将细菌吸附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乳酸菌利用葡聚糖进行乳酸发酵,降低牙齿表面的pH,使牙釉质溶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变形链球菌产生葡聚糖蔗糖酶需高尔基体的加工 B . 乳酸发酵使葡聚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 . 牙膏中添加葡聚糖蔗糖酶抑制剂可以有效防止蛀牙 D . 通过漱口可使细菌吸水涨破从而有效防止蛀牙
  • 5. 黄原胶具有高黏弹性和良好的水溶性,常作为食品添加剂。工业上以蔗糖和黄豆饼粉培养好氧型的高产黄单胞杆菌,提取加工其发酵产物制备黄原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应选择无叶轮和排气口的密封式发酵罐 B . 蔗糖和黄豆饼粉在发酵过程均可作为碳源 C . 高产菌株经扩大培养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 D . 发酵温度和时间均会影响黄原胶的产量
  • 6.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H

    5.0

    6.0

    7.0

    8.0

    收集到气体

    体积(mL)

    0.5min

    6.5

    7.6

    8.3

    8.0

    1min

    9.5

    11.3

    12.3

    11.6

    A . 每组实验中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要相等 B . 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溶液混合后再调节pH C . 0~0.5min的反应速率大于0.5~1min的反应速率 D . 由实验结果可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在6.0~8.0之间
  • 7. 传统观点认为欧亚大陆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智人。对古西欧的尼安德特人化石进行测序,发现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一结论为人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B . 测定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 C . 化石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遗体,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 D . 推测欧亚大陆现代人在进化过程中,曾经和尼安德特人发生过基因交流
  • 8. 科学研究发现,某些特定植物细胞需借助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将胞外液体中的蔗糖逆浓度梯度转运到细胞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蔗糖通过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进入胞内的方式为易化扩散 B . 质子泵具有物质运输、催化和能量转换的功能 C . 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跨膜运输物质时没有体现特异性 D . H+通过质子泵和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的运输方式相同
  • 9. 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易倒伏是常见问题。调环酸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了调环酸钙溶液的水稻植株,其基部的节间长度较短,抗倒伏能力较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调环酸钙通常比天然激素易保存 B . 喷施调环酸钙时需考虑施用浓度 C . 节间伸长初期喷施调环酸钙可抑制其伸长 D . 喷施赤霉素代替调环酸钙也可增强抗倒伏能力
  • 10. 下图是a、b两批次的酵母菌进行通气培养获得的生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批次中有大量的杂菌污染 B . 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 C . t1时两批次的种群增长速率不同 D . t2时两批次的种群均到达了K值
  • 11.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有些基因的启动部位位于核小体中。在DNA复制和转录等过程中,核小体排列的密集程度会发生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核小体主要由DNA和组蛋白构成 B . 组蛋白的乙酰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C . 核小体在DNA复制时排列会变得更密集 D . 核小体排列疏松有利于RNA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结合
  • 12. 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为其产生配子过程中的某个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 . 该细胞含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C . 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 该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
  • 13. 在DNA复制过程中,鸟嘌呤发生互变异构转换形成烯醇型互变异构体(G*),碱基G*会异常地与T配对,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鸟嘌呤的互变异构转换都会引起基因突变 B . 异常DNA分子复制时,没有体现半保留复制 C . 突变后的DNA分子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 D . 异常DNA分子至少复制两次碱基对G/C才会被替换为A/T
  • 14. 研究发现,R型肺炎链球菌在增殖的高峰阶段会出现局部细胞壁缺失,这种特殊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感受态的R型菌将吸附在细胞表面的S型菌DNA降解成片段,并将这些片段整合进R型菌的基因组中,从而完成R型菌向S型菌的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R型菌的感受态有利于其发生转化 B . 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 . 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来区分R型菌和S型菌 D . 转化后的S型菌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 15. 某患者因病切除左侧肾上腺,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 B . 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发挥调节作用 C . 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 D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能提高机体的警觉性和应变力
  • 16. 我国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了克隆猴,具体流程如右图所示,其中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克隆小猴与胎猴的性状完全相同 B . 该培育过程涉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C . 代孕母猴为培养克隆小猴提供细胞核 D . TSA处理降低了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
  • 17. 次黄嘌呤和胸腺脱氧核苷为细胞生存的关键成分。科学家在研究基因定位时,将不能利用次黄嘌呤的人体突变细胞株(HGPRT)和不能利用胸腺脱氧核苷的小鼠突变细胞株(TK)进行融合,融合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人的染色体会逐代随机丢失。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后,得到3株稳定的细胞株,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株编号

    所含人染色体编号

    11,14,17,22

    7,11,14,17

    5,7,17,21

    A . 可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人和小鼠细胞融合 B . 增殖过程中的细胞株甲最多含有8条人的染色体 C . 该选择培养基中应缺乏次黄嘌呤和胸腺脱氧核苷 D . 由表中信息可推测人的TK基因可能位于17号染色体上
  • 18. 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小鼠的皮肤移植实验,具体操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于B品系小鼠而言,A品系小鼠的皮肤组织是该免疫反应的抗原 B . 甲组B品系小鼠移植的皮肤6天后坏死,是二次免疫应答的结果 C . 若给予乙组B品系小鼠免疫抑制剂处理,能够缩短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 D . 该实验结果说明特异性T细胞是介导二次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细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 19. 某茶叶生产区现有两个生境不同的茶园A和B,其中茶园A周边植物类型丰富,建有缓冲带;茶园B周边植物相对贫乏,缺少缓冲带。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叶蝉吸食茶叶汁液,是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害虫。茶农常利用其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破坏其种群的,从而控制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蜘蛛也能够将叶蝉的种群数量制约在一定水平,这是利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生物防治。
    2. (2) 为调查茶园的蜘蛛个体总数,一般采用法。在茶园群落中,猎游型蜘蛛多分布于地表层和茶园下层,而结网型蜘蛛多分布于茶园中层,不同类型蜘蛛捕食行为和捕食对象均有差异,体现了群落中不同物种发生了分化,从而降低竞争强度而达到共存,并且这种分化是生物对环境的长期适应以及的结果。
    3. (3) 相对于茶园B而言,茶园A的物种丰富度更。研究者对当年茶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分析,发现该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一部分随枯枝落叶被分解者所利用,极少部分沿着捕食食物链流动,其余部分的去向是
    4. (4)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大限度地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茶农在茶树下种植草菇,同时发展旅游产业,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价值。
  • 20. 水稻是一种悠久的粮食作物,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水稻孕穗期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检测指标

    叶绿素含量(mg·g-1

    净光合速率

    (CO2μmol·m-2·s-1

    气孔导度(μmol·m-2·s-1

    水分利用率(μmol·m2·s-1

    正常水分

    大气CO2浓度

    1.89

    15.46

    0.17

    2.95

    高CO2浓度

    1.84

    21.75

    0.24

    2.71

    干旱胁迫

    大气CO2浓度

    2.26

    11.53

    0.10

    3.24

    高CO2浓度

    2.54

    15.91

    0.15

    3.69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净光合速率用单位叶面积来表示。
    2. (2) 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常用法分离,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光。
    3. (3) H2O在光反应中裂解为,光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是。CO2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固定为三碳酸,该物质被光反应产生的还原为三碳糖,大部分三碳糖运出叶绿体后在中转化为蔗糖,蔗糖运出叶肉细胞经韧皮部运输至其他细胞,能被大部分细胞所利用。
    4. (4) 实验结果表明,当干旱胁迫发生时,高CO2浓度通过提高适应干旱环境,同时减缓水稻叶片气孔导度的,从而提高净光合速率。
  • 21. 腺苷是一种信号分子,在睡眠调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胞外的腺苷能够显著地抑制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咖啡因可阻断腺苷信号通路,起到提神醒脑的功能。下图为神经元活动引发腺苷释放的模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电刺激CA1神经元胞体,在CA3神经元的轴突上(填“能”或“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原因是
    2. (2) 突触前膜兴奋时,N-型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引起突触小泡中的谷氨酸释放,并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阳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因此,谷氨酸是一种(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3. (3) 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L-型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引起胞内腺苷通过腺苷转运蛋白释放到中,与前膜上的腺苷受体结合,引起Cl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4. (4) 检测发现,腺苷达到峰值的速度要比谷氨酸慢得多,这有利于机体保持较长时间状态;而长时间工作后,随着腺苷浓度的增加,人的疲惫感和困意加重,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此时(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5. (5) 咖啡因的结构与腺苷相似,喝咖啡提神醒脑的具体机理是:咖啡因与腺苷竞争性地结合,从而阻断了腺苷信号通路。但也有人喝了咖啡却感觉还是很困,可能的原因是长期大量饮用咖啡,机体对咖啡因增加。
  • 22. 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在土壤缺磷条件下,OsPHR2基因可显著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为获得能高效利用磷的转基因小麦植株,科学家以普通小麦为受体,采用转基因技术对OsPHR2基因和草铵膦抗性基因进行了遗传转化,下图表示表达载体片段和酶切位点。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备转化片段:首先利用(A.HindIII酶B.BamHI酶和KpnI酶C.BamHI酶和HindIII酶D.SacI酶和KpnI酶)切环状表达载体,获得上图线性转化片段,该片段中除含有OsPHR2基因和草铵膦抗性基因外,还应含有
    2. (2) 转基因小麦:将小麦种子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剥取幼胚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经过脱分化后形成。通过基因枪法将转化片段导入受体材料中,从受体材料角度考虑,影响转化成功率的因素有(写1点即可)。
    3. (3) 培养与移栽:将转基因小麦受体组织暗培养后,转移至分化培养基上,利用进行筛选,将获得的丛状苗转移至培养基上,获得试管苗后经才可移栽。
    4. (4) 转OsPHR2基因植株的检测:提取转基因小麦植株叶片基因组DNA,分别对目的基因OsPHR2进行,其扩增产物通过进行分离,结果如下图。

      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反应体系配方的区别是,前者需加入。实验结果表明组植株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

    5. (5) 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取磷高效吸收利用的小麦新品种,它的环保价值有(写1点即可)。
  • 23. 为了避免玉米螟对玉米造成的严重减产,科研人员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普通玉米的受精卵,获得具有抗虫性状的转基因玉米。下图中1~6表示Bt毒蛋白基因可能插入的位置,若Bt毒蛋白基因插入1位置或2位置,除出现抗虫性状外,还影响部分配子的育性。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提取转基因抗虫玉米叶片中的mRNA,经后进行扩增,分析扩增产物可了解Bt毒蛋白基因是否表达。由于mRNA结构相对不稳定,容易在酶作用下被降解,因而在提取过程中要设法抑制该物质的活性。
    2. (2) 当一个Bt毒蛋白基因插入1位置时,该转基因玉米(基因型用BB-表示)与野生型玉米(B-B-)进行正反交实验。转基因玉米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时,F1中抗虫玉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和1/3,则可以推断该位置的插入使(“雄配子”或“雌配子”)的育性减少,可育率为。若该转基因玉米自交,F1中抗虫玉米的比例为
    3. (3) 另一转基因玉米除1位置有Bt毒蛋白基因插入外,3~6位置还有一个Bt毒蛋白基因插入,为确认该基因的插入位置(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将该转基因玉米进行自交,统计子代中抗虫玉米的比例。

      预期结果:①若子代中抗虫玉米的比例为,则插入的是3位置;

      ②若子代中抗虫玉米的比例为,则插入的是4位置;

      ③若子代中抗虫玉米的比例为,则插入的是5或6位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