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7-25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10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iáng)  受勉(qiǎng)  被(pǔ)  (yān)知非福 B . (zhōu)  怅惊(huáng)  防(yù)  (jié)然不同 C . (bō)弄    远(tiào)   (xí)击   翻箱倒(guì) D . (shān)  栏(qī)凉    严(jùn)  (sī)空见惯
  • 2. 下面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实事求是 迫不及待 无可奈何 心旷神贻 B . 不计其数 秉烛夜游 走头无路 恍然大悟 C . 长途拔涉 无独有偶 独出心栽 死得其所 D . 蜿蜒曲折 呕心沥血 顽强不屈 截然不同
  • 3. 下列选项中,对句子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ㅤㅤ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系在美丽丝线上的闪着智慧与快乐的珍珠。

    A . 童年生活五彩斑斓。    B . 童年生活如同美丽的丝线。 C . 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珍珠。    D . 童年生活闪着智慧。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B . 在中华文化宝库中,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颗璀璨的珍珠。 C . 虽然小艺和小佳是好朋友,实际上,她看不起她呢! D . 我心里想,开始盘算如何捉它。
  • 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之”的意思是(    )
    A . 代词,代指鲍浩然    B . 动词,往,去 C . 无实际意义    D . 助词,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28分)
  • 6. 读拼音,写词语。

    lǐng yù

    dān wù

    bài nián

    kǒng bù

    xī shēng

  • 7. 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唐代诗人司马迁说的。
    2. (2) 《匆匆》一课的开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意在与下文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
    3. (3) 即兴发言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4. (4) 《两小儿辩日》一文告诉我们,太阳早上离人远,下午离人近。
    5. (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明要寻求真理,必须弄懂百个问题。
  • 8. 按要求完成练习。
    1. (1)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

      ㅤㅤ的时候,日子从的时候,日子从

    2. (2) 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缩句:保留7个字)
    3. (3) 五年的时间过得很快。(改成夸张句)
    4. (4) 这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改为反问句)
  • 9. 日积月累。
    1. (1)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两句诗表达了王安石归心似箭的感情。
    2. (2) 《马诗》中的“。”抒发了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
    3. (3) 穷则变,。《周易》
    4. (4) 我们可以借用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这句诗来赞美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三、口语交际。(1+3=4分)
  • 10. 口语交际

    ㅤㅤ六(2)班的同学围绕“小学生可不可以带手机去学校”这一问题展开了场辩论会,请你写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我的观点是

    理由是

四、阅读理解。(28分)
  • 11. 阅读《学弈》,完成练习。

    ㅤㅤ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 (1)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弓缴而射之。(引,拉) B . 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C . 虽与俱学。(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D . 也。(虽然)
    2. (2) 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大概意思。
    3. (3) 本文主要运用了(    )的写法。
      A . 夸张讽刺 B . 借景抒情 C . 前后照应 D . 对比
    4. (4) 两个人同时学下棋,为什么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 12. 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ㅤㅤ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ㅤㅤ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ㅤㅤ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ㅤㅤ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ㅤ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ㅤㅤ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瞬间——

    2. (2) 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
    3. (3) 作者把比作的宴席,把比作的快餐和的零食,这样比喻的好处是
    4. (4) 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五、《快乐读书吧》测试。(8分)
六、快乐习作。(30分)
  • 17. 快乐习作

    ㅤㅤ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写清楚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