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人体免疫

更新时间:2023-06-21 浏览次数:5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下·宝清期中) 下列有关免疫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依靠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产生 B .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 .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 . 免疫功能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 2. (2023·齐齐哈尔模拟)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    )
    A . 抗原、抗体 B . 抗体、抗原 C . 抗原、抗原 D . 抗体、抗体
  • 3. (2022八下·高港月考)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特点的是(  )
    A . 后天防御 B . 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 C . 人出生以后产生的 D . 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 4. (2022八下·淮安月考)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是(  )
    A . 4月25日 B . 12月1日 C . 6月26日
  • 5. (2022八上·东莞期末) 如图所示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①属于抗原,特指环境中的各种病毒 B . ③是②产生的,可以抵抗包括①的大多数病原体 C . 该漫画表示的免疫方式是人类生来就有的 D .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相当于图中的①
  • 6. (2023八下·黄冈期中) 世界卫生组织号召全世界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B . 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中有病原体 C . 静脉注射毒品和不安全性行为最容易传播艾滋病 D . 蚊虫叮咬、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与交流都会传播艾滋病
  • 7. (2022八下·邕宁期末)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B . 不安全性行为会传播艾滋病 C . 艾滋病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D .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
  • 8. (2023·秦都模拟)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措施。下列关于接种疫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乙肝疫苗通常是由被杀死或减毒的乙肝病毒制成的 B . 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C .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D . 接种一种疫苗,短期内可获得对多种病毒的免疫能力
  • 9. (2022·新会模拟)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器官移植与人的免疫功能无关 B . 皮肤阻挡、杀灭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 特异性免疫是人天生就有的 D . 功能越强越好的免疫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 10. (2023八上·柳州期末) 某些疫苗是由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研制而成,可用于预防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下列疾病中,不能通过此类疫苗进行预防的是(    )
    A . 猩红热 B . 艾滋病 C . 禽流感 D . 口蹄疫
  • 11. (2023·泉州模拟)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为评估某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数,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接种前未检出HPV)

    A1

    对照剂

    7863

    83

    A2

    疫苗

    7848

    4

    B(接种前检出HPV)

    B1

    对照剂

    1125

    126

    B2

    疫苗

    1121

    125

    A . 该疫苗可以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 B . 只要感染HPV就会诱发癌前病变 C . 该疫苗在感染HPV前接种更有效 D . 只要接种该疫苗就不会癌前病变
  • 12. (2022·牡丹江) 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皮肤的保护作用 B .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C . 泪液中溶菌酶的消炎作用 D . 抗体与抗原结合,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 13. (2022·天水) 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B .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获得对多种病毒的免疫能力 C . 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原 D . 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 14. (2022·澄城模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艾滋病不会通过母婴传播 B . 吸毒人员容易感染艾滋病 C . 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D .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
  • 15. (2022七下·成都期末)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传染的重要举措,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阻挡新冠病毒感染。下列关于疫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B .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C .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体,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D . 疫苗通常是由被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 16. (2022·东莞模拟) 目前,居民可购买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家自我检测,若出现阳性结果,则很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新冠病毒是传染源 B . 新冠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 C . 利用试剂盒自检,有利于及早发现并控制传染源 D . 若出现阳性结果,患者应呆在家中自行用药治疗
  • 17. (2022·新会模拟) 同学们都积极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下面有关该疫苗的描述及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 . 是一种特殊的免疫球蛋白、能控制传染源 B . 是一种失活或减毒的病毒、能保护易感人群 C . 是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抗体、能杀死病原体 D . 是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抗生素、能切断传播途径
  • 18. (2022八下·福田期中) 下列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 . 给肝炎患者注射青霉素 B . 给婴幼儿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 C . 给三个月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等疾病 D . 给刚出生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 19. (2022·莱芜模拟) 目前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措施。临床研究表明,仅接种一剂次疫苗不能产生预期免疫效果,三周后接种第二剂次,可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如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 新冠肺炎病毒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属于传染源 B . 带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 . 接种新冠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 第一次接种后,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仍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
  • 20. (2022八下·德阳月考) 如图是某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疫苗接种第一剂,产生的抗体不具有特异性免疫作用 B . 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大约两周后产生的免疫效果最好 C . 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促使第一剂残留的抗体大量增生 D . 接种两次相同的疫苗,具有使体内抗体数量持续增加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 21. (2021七下·西林期末)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回顾一下:
    1. (1) 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
    2. (2) 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来代替人痘接种法。从免疫类型来说这两种方法都属于免疫。
    3. (3) 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
    4.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接种的牛痘进入人体,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作
    5. (5) 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它是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而吸血的动物属于(选填“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 (6) 新型冠状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针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国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救治病人,抑制病情的蔓延,大多数的传染病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因而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早
  • 22. (2023·沈阳模拟) 阅读资料。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流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接种流感疫苗;②经常开窗通风换气;③不随地吐痰;④流感患者需及时就医等。

    1. (1) 由资料可知,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
    2. (2)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资料中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它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从而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这种免疫作用属于免疫。
    3. (3) 资料中提到的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4. (4) 在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中,流感患者属于
  • 23. (2022八下·渠县期末)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我国科学防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迅速开展新冠疫苗研制工作,2021 年在全国范围内免费注射新冠疫苗,现在3-11岁疫苗接种已接近尾声。下图表示人体初次及再次接种疫苗的免疫过程和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据图回答。

    注∶IgM和IgG是重要的保护性抗体,常用作感染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1. (1) 人体初次受到抗原刺激时,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填“较多”或“较少”) 的相应抗体,将抗原清除。
    2. (2) 图中(填“IgM”或“IgG”)产生速度较慢,但浓度高,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3. (3) 医生要求注射疫苗后一天内针孔处不沾水,这是因为局部注射的针孔不能马上愈合,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人体第道防线被破坏,容易造成感染。
    4. (4) 注射新冠疫苗能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如果甲肝病毒首次侵入人体的话,那么注射新冠疫苗的人(会或不会)感染甲肝病毒,原因。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5. (5) 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构成。
    6. (6) 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物质A,然后物质A与新冠病毒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将新冠病毒清除后,物质A浓度会下降,当新冠病毒再次入侵后,人体就会再次产生大量的物质A。若人体接种新冠疫苗后,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则一段时间内血液中物质A的浓度变化为下面的

      A、        B、        C、        D、

  • 24. 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你应该如何与他相处呢?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