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房山区2023年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3年5月1日劳动节假期,小明一家来到北京香山公园登山。下图为香山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五一”劳动节期间,北京(   )
      A . 正值盛夏,昼长夜短 B .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C . 春色满园,鸟语花香 D . 秋高气爽,红叶似火
    2. (2) 图示地区(   )
      A . 猴石崖的海拔最高 B . 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C . 索道沿线坡度最小 D . 塔后身位于山脊处
    3. (3)  从北门进公园后有①②③三条路线可登顶香炉峰,小明选择路线③的原因是(   )
      A . 登山沿途坡度最缓 B . 可见已结冰的眼镜湖 C . 这条登山的路线最短 D . 经过景点西山晴雪碑
    4. (4) 如果选择乘坐索道上山,索道上升的高度大约(   )
      A . 300米 B . 350米 C . 380 D . 400米
  • 2.  2022年中国旅游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4枚的《中国古镇(四)》特种邮票,如图所示其中第1枚为江西景德镇浮梁瑶里古镇风光邮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浮梁瑶里古镇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 B . C . D .
    2. (2) 古镇“绿水青山、廊桥竹筏、明清古宅”,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小桥之上有屋檐的长廊。这种设计是因为该地(   )
      A . 日照强 B . 气温高 C . 降水多 D . 昼夜温差大
    3. (3) 该地代表性的美食有(   )
      A . 羊肉汤、肉夹馍 B . 烤馕、哈密瓜 C . 牦牛肉、酥油茶 D . 碱水粑、拌米粉
  • 3.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为近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下图为2013-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2013-2022年期间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出生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B . 死亡率不断升高 C . 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 D . 总人口持续增加
    2. (2) 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将造成(   )

      ①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②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

      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④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4.  锂矿是制造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下图为“锂三角”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锂矿属于(   )
      A . 非可再生资源 B . 可再生资源 C . 土地资源 D . 气候资源
    2. (2) “锂三角”地区曾是海洋,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与海洋分离。这说明(   )
      A .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暖 B . 海陆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C . 海洋最终都会变成陆地 D . 海平面每年都在快速上升
    3. (3) 我国与“锂三角”地区的国家合作,共同开发锂矿资源(   )

      ①消除经济差异  ②促进互利共赢  ③属于南北对话  ④属于南南合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三江源地区的冰川不断退化,湖泊数量不断减少、沼泽面积逐渐缩小,直接威胁着大河的补给。过度捕捞和乱采滥挖,使该地区一度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植物减少,生态环境恶化。2021年10月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下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江源国家公园(   )
      A . 位于青藏高寒地区 B . 气候湿热,山高谷深 C . 是长江、黄河和黑龙江的发源地 D . 深居西北内陆干旱区,人烟稀少
    2. (2) 三江源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在此设立国家公园的意义(   )

      ①保护冰川、湖泊、沼泽的生态环境        ②发展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

      ③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水源地        ④保护高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3) 根据当地环境特点,如果暑假前往三江源国家公园需要(   )
      A . 带防晒用品——日照强烈 B . 带防寒衣物——夏季气温高 C . 带雨伞雨衣——湿润多雨 D . 带吸氧用具——气温低缺氧
  • 6.  2023年是中国与柬埔寨建交65周年,两国关系不断深化。下图为柬埔寨略图及金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柬埔寨(   )
      A . 属于南亚地区 B . 首都位于河流沿岸 C . 全年高温多雨 D . 东南地区海运便利
    2. (2) 甲地的传统民居可能是(   )
      A . B . C . D .
  • 7.  自古以来人类不断适应自然环境择优而居,形成了很多世界文化遗产。随着科技革命和人口增长世界上出现了数百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下图为世界特大城市及城市带分布图,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世界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   )

      ①中低纬度  ②高原山区  ③沿海平原  ④内陆干旱地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通布图古城被誉为“梦幻之都”,有利于保护古城的措施是(   )
      A . 拆除古城,重新修建 B . 限制游客人数,定期复原修缮 C . 关闭古城,禁止参观 D . 在古城内修建酒店和娱乐设施
  • 8.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下图为贝加尔湖所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a)比图(b)(   )
      A . 图幅小,比例尺小 B . 所示范围大,比例尺小 C . 信息多,比例尺大 D . 经纬网格疏,比例尺大
    2. (2) 图(b)所示区域(   )
      A . 地形类型单一 B . 多位于高纬地区 C . 地势南高北低 D . 全部位于西半球
    3. (3) 贝加尔湖(   )
      A . 是国际性湖泊 B . 湖水流入安加拉河 C . 是一个咸水湖 D . 南部比北部先结冰
  • 9.  新西兰多火山、地震,植物生长茂盛,植被覆盖率约80%,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为新西兰简图,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新西兰位于(   )
      A . 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B . 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C . 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D .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2. (2) 新西兰植被覆盖率高,主要是因为其(   )
      A . 深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B . 机场众多,便于引进优质草种、树种 C . 火山灰形成的土壤,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D .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禁止砍伐一切林木
    3. (3) 北岛和南岛(   )
      A . 南岛纬度更低,年平均气温更高 B . 南岛海岸线更曲折,优良港口更多 C . 北岛的面积更小,机场数量更少 D . 北岛地势起伏小,交通干线更密集
二、综合题
  • 10. 国之重器  中国饭碗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近年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2022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14328万吨,占全国21%。其中,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依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三江平原位于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下面框图资料分析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

        

    2. (2)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工业基地。分析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至少两点)。
    3. (3)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优化原材料工业和特色轻纺工业。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双项选择)。
      A . 推广节能降耗、减污的绿色生产 B . 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 C . 调整能源结构,进口煤炭等能源 D . 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创新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 (4) 三江平原湿地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的是的问题;而今人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呼唤“北大仓回到北大荒”,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两点)

  • 11. 共谋发展路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某校学生进行了丝路主题研究性学习。图1为中亚地图,图2为甘肃省地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亚探环境  

    中亚是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中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地。

    1. (1) 阿姆河和锡尔河(汇入咸海/自咸海流出),属于(外流河/内流河)。
    2. (2) 同学们绘制了咸海面积变化及其影响的关联图,请在图中横线上填出适当的词语。

        

      古道赏风光

    3. (3)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经过这里通往中亚、西亚等地区。

        

      据上图可知,甘肃省的气候特征

    4. (4) 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丝路促发展

    5. (5) 中亚的天然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到我国上海和广州。从地理视角,谈谈中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对我国的影响。
  • 12. 中欧合作谱写新篇

    中欧班列是横贯亚欧大陆、沟通两大洋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下图为中欧班列主要路线图及两大经济地带相关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区域比较是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比较中欧班列连通的两大经济地带地理环境特征,完成表格。


      位置

      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主要的地形区

      主要的气候类型

      长江经济带(局部)

      长江水量季节变化大

      “蓝香蕉”地带

      西临大西洋

      莱茵河水量季节变化②

    2. (2) 中欧班列沟通了欧洲和洲,从欧洲返回的中欧班列常运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商品,这说明“蓝香蕉地带”
    3. (3) 中欧班列的开通,减轻了东南亚海上“咽喉”—海峡航运的压力。
    4. (4) “蓝香蕉地带”所在国家的饮食以乳畜食品为主,其原因是____(单项选择填空)。
      A . 该地区的人们是游牧民族擅长打渔和狩猎 B . 该地区经济发达,需要进口各种乳畜食品 C . 该地区形平坦,种植业发达,畜牧业落后 D . 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 13. 钢铁丝路万里尚为邻

    材料一:伊朗是我国中东能源进口的重要供给国之一,双方贸易往来已久。2021年中伊签署了25年能源、贸易、科技等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协议,进一步促进两国协同发展。

    材料二:2016年“义新欧”义乌—德黑兰班列开通,这是从中国开往中东的铁路集装箱货运班列,伊朗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的重要国家,德黑兰作为班列的终点站,是辐射整个中东地区的物流枢纽中心。图1为伊朗地图,图2为“义乌—德黑兰”班列路线示意图。

      

    1.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 (2) “义乌—德黑兰”班列的开通,是中国“丝绸铁路”的重要一环。与海运对比,铁路运输具有的优势,开辟了中国与中东地区贸易往来的新途径。
    3. (3) 中伊25年合作的签署,促进了伊朗与我国的合作。从经济和文化角度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