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一填。(每填对一空得3分,共18分) 
二、判一判。(每判对一个得2分,共22分) 
三、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6分) 
  • 18. 下列说法中比较恰当的是(  ) 
    A .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越来越有主见,因此遇事不必在意父母的看法 B . 小学生凡事都应当顺从父母 C . 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因此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很可能会出现偏差
  • 19. 小学生与父母产生矛盾的时候,可能会采取下列态度与做法:①听父母说教,沉默以对,但心中不服,听后就忘;②不与父母争吵,事后找机会与他们沟通;③顶撞父母,坚持己见不退让;④想想父母平时对自己的关爱,不拿吵闹来伤害父母;⑤反思自己言行,换位思考,再商量。其中值得肯定的有(  )种。 
    A . 5 B . 3 C . 2
  • 20. 下面是几位小学生对家人的态度,其中不妥当的是(  ) 
    A . 小红的母亲爱唠叨,但她从中感受到了母亲的善良 B . 小明和小伙伴们在街道上玩耍,看到在街边卖菜的奶奶,他不愿当着大家的面跟奶奶打招呼 C . 小梅的爸爸是位农民工,她经常劝爸爸在外别累着,要舍得吃好穿好
  • 21. 关于小学生的家庭责任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管何种情况,做饭都不应该是小学生的责任 B . 小涛的奶奶生病住院了,他认为照料奶奶是爸爸妈妈的责任,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 C . 小学生起床后,要主动整理好自己的床铺
  • 22.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爸爸妈妈吵架,两个人谁也不服谁,对此我们不应当采取(  )这种处理办法。 
    A . 眼不见心不烦,逃离家庭,不管不问 B . 提议召开家庭民主生活会,找找吵架原因,督促家人改进 C . 发挥自己“润滑剂”的作用,私下分别与爸爸、妈妈谈心,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 23. 关于家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圣贤、名人的话才可以成为家训 B . 象“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这种人人都会说的话,不可以作为优秀家风 C . 传播优秀家风就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 24. 下列关于公共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操场上,只有小飞一个人在锻炼,这不属于参与公共生活 B . 张爷爷牵着小狗在公园里散步,这属于参与公共生活 C . 小红在网上购物平台买了一件连衣裙,这属于参与公共生活
  • 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中指出:德不可空谈: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  ) 
    A . 集体主义思想 B . 勇敢精神 C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6. 教材中的“活动园“要求同学们“收集公共标志”,以便大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了解更多的规则。在下面给出的几个比较常见的公共标志中,图与注释相匹配的有(  )个。 

     

    A . 3 B . 4 C . 5
  • 27. 下列做法中值得肯定的是(  ) 
    A . 一位路人将一把废纸扔向环卫工人,被风吹得到处都是 B . 社区领导在居民微信群中要求贫困户到居委会领取捐赠衣服 C . 家具店张老板将不少废纸板无偿送给拾荒老人
  • 28. 下列行为中的文明行为是(  ) 
    A . 爸爸正在午休,有人打来了广告电话 B . 上课前,语文老师总是把自己的手机设置成静音或振动状态 C . 小伙子在公交车上大声地与朋友通电话
  • 29. 给出下列几种行为:①五(1)班的学生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到街道上向市民们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彩页;②西峡县的企业家们每年都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③爸爸妈妈细心地照料病中的奶奶;④一场大雪过后,干部职工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纷纷带着工具清理道路上的积雪;⑤小强、小明经常在放学后到独居老人王大爷家问寒问暖,干些家务活。其中属于公益活动的有(  )种。 
    A . 3 B . 4 C . 5
四、找一找。 
  • 30. 请在右边的选项A﹣F中为左边的①﹣⑥六个小伙伴分别找一个朋友,使二者的内容最为匹配,然后在答题卡上分别将代表所找朋友的字母所在方框涂满涂黑。                      
     

     ①用心讲 

     
     

     A.了解父母的想法和需求 

     
     

     ②尽孝心 

     
     

     B.与父母交流,放慢语速让他们搞清不明白的地方 

     
     

     ③留心看 

     
     

     C.跟着父母参加公益活动 

     
     

     ④献爱心 

     
     

     D.为工作归来的妈妈端上一杯茶水 

     
     

     ⑤细心听 

     
     

     E.关注父母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⑥耐心说 

     
     

     F.主动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在校情况 

     
五、答一答。(12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