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时事跟踪专题8. 流感

更新时间:2023-06-01 浏览次数:21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成都模拟) H7N9型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现传染病患者后,医院及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其原来生活环境进行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
    A .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B .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D .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
  • 2. (2023八上·未央期末) 下列四幅图中,与流感病毒结构最相近的是()
    A . B . C . D .
  • 3. (2023·齐齐哈尔模拟) 应对甲型流感,人们采取了各种防控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流病毒属于传染源 B . 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对易感人群起保护作用 C . 隔离感染者,可有效控制传染源 D . 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切断传播途径
  • 4. (2023八上·揭东期末) 每年11月前后,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进入流行季,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关于流感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寄生在活细胞体内 B . 属于动物病毒 C . 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D . 没有细胞结构
  • 5. (2023·东平模拟) 新冠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其传播途径与流感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依据传播途径分类,该病属消化道传染病 B . 依据寄生的细胞不同,该病毒也叫噬菌体 C . 该病毒个体很小,需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D . 该病毒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6. (2023·盐池模拟) 近期部分学校学生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患者,下面是某校印发的预防该传染病措施宣传单上的部分内容,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 . 教室内保持清洁和开窗通风 B . 锻炼身体、充足睡眠、加强营养 C .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洗手 D . 对患者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7. (2022·贺州)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图中甲为流感患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 . 乙的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二道防线 C . 流感病毒在甲、乙之间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D . 甲、乙都应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
  • 8. (2022七下·乐昌期中) 接种流感疫苗后,得病率下降的原因是:计划免疫可以让人在还没发生流感的情况下产生流感的(    )
    A . 抗原 B . 抗体 C . 白细胞 D . 淋巴细胞
  • 9. (2022·包头) 鼻喷式流感减毒活疫苗通过在鼻腔内喷洒进行接种。下列关于该疫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注射疫苗相比,该疫苗接种方式可避免刺痛感 B . 该疫苗通过鼻腔黏膜进入人体 C . 该疫苗可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 . 接种该疫苗后,再次感染时人体不会产生大量相应抗体
二、综合题
  • 10. (2023·长春模拟)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第6周起,我国甲型流感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甲型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含有该病毒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病。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资料二:抗生素能杀灭或抑制某些细菌,但不能杀死病毒。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少数耐药菌。使用抗生素时,普通细菌被杀死,耐药菌却存活下来。随着抗生素的持续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人体出现菌群失调、药物不良反应、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1. (1) 从资料一可以看出,甲型流感主要通过传播。
    2. (2)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提高对流感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3. (3) 根据资料二,耐药菌在有抗生素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填“适应”或“影响”)。
    4. (4) 由上述资料可知,抗生素不能杀死甲型流感病毒,滥用抗生素会危害健康。关于安全用药,请你写出一条合理建议:
  • 11. (2023·广东模拟) 流感是流感病毒侵染人体呼吸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对学生的健康和学业造成较大影响,应加强防控。
    1. (1) 流感病毒与人体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没有结构,需要在(填“动物”或“细菌”)细胞内完成增殖。
    2. (2) 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进入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位置,引起人患病。若给流感患者注射青霉素(填“能”或“不能”)达到治疗效果。
    3. (3) 注射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 (4) 流感患者需要用药时,应注意安全用药事项如:(写一条即可)。
  • 12. (2022·郴州) 春末夏初是流行性感冒易发时期。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时被称为猪流感,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有:发热、咳嗽、喉痛、头痛和疲劳等,最明显的症状是体温超过39℃,如果身体素质差,免疫力低,一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直接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还会危及生命。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 (1) H1N1流感病毒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H1N1流感病毒没有 结构。
    2. (2) 提倡在流感流行时期戴口罩出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 (3) 人群对甲型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其中的“人群”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的 (填“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易感人群”)。
    4. (4) 预防甲型流感,提倡接种疫苗,疫苗可刺激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该过程属于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5. (5)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
  • 13. (2023·沈阳模拟) 阅读资料。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流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接种流感疫苗;②经常开窗通风换气;③不随地吐痰;④流感患者需及时就医等。

    1. (1) 由资料可知,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
    2. (2)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资料中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它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从而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这种免疫作用属于免疫。
    3. (3) 资料中提到的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4. (4) 在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中,流感患者属于
  • 14. (2022·盘锦)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消化道寄生虫病。患蛔虫病的人常常厌食,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严重时腹泻。为预防蛔虫病,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

    资料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患者常表现出发热、头痛、咳嗽、鼻塞等症状。在流感流行期间,要注意室内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和室内进行消毒;减少聚集,加强锻炼,降低患病风险。

    1. (1)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资料一中的蛔虫是引起蛔虫病的;蛔虫寄生在人的消化道内,未被消化液消化,主要原因是体表有,起到保护作用。
    2. (2) 资料一中涉及的预防蛔虫病的方法,均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3. (3) 与资料一中的蛔虫相比,流感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结构。
    4. (4) 资料二中的流感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患流感后(填“能”或“不能”)用青霉素(一种抗生素)治疗;流感病毒从人体呼吸道进入,呼吸道黏膜能起到阻挡作用,属于人体的第道防线,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 15.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冬春季节是其高发期,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的黏膜接触传播。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型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它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它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2. (2) 写出预防甲型流感的几条措施。
  • 16. (2023八下·胶州期中) 阅读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等都可以被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所以称为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和带菌尘埃传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材料二: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和英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鉴定丙型肝炎病毒及揭示其复制机理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其中,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发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材料三: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为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

    1. (1) 阅读材料一可知,肺结核的病原体是。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从免疫角度分析,卡介苗属于
    2. (2) 阅读材料二可知,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为预防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注射时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丙肝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在活细胞内。
    3. (3) 阅读材料三可知,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学校要求患病的学生回家隔离,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种做法属于
    4. (4) 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健康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叫做,从而提高对甲型H1N1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 17. (2022八下·新乡月考)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种在鸡蛋里的甲流疫苗2018年8月长生生物公司问题疫苗事件曝光,这不禁让人们对疫苗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疫苗是什么?他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以下是甲流疫苗的生产过程简介:

    首先将孵化10天左右的鸡蛋经筛选消毒后植入被稀释的甲流病毒,病毒在鸡胚内大量增殖,50-60小时后就可以收获病毒,工作人员将胚尿囊腔内的尿囊液抽取出来,经过透析、浓缩、过滤、离心等物理方式得到纯化的病毒,纯化后的病毒还需经过“灭活裂解”去除其致病性,保留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有效部分,这样就得到了甲型流感疫苗。

    1. (1) 甲型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构成的。
    2. (2) 甲型流感病毒一旦离开寄主细胞,通常会变成
    3. (3) 结合材料,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的实质是,注射疫苗后,会刺激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相应的抗原入侵时就能及时将其清除,这属于免疫。
    4. (4)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角度看,接种疫苗属于
    5. (5) 婴儿注射疫苗后导致死亡,如果确实与疫苗质量有关,请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