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3-07-27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1-20单选,21-25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下图表示利用葡萄汁进行发酵时可能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 过程③④⑤都需要O2参与 B .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以直接发生过程⑤ C . 过程②④所需要的最适温度相同 D . 酵母菌发生过程①②的场所相同
  • 2. 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 . 步骤①中,待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Ⅲ的Ⅲ盖 C . 步骤③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 . 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图④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 3.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①加尿素           ②不加尿素         ③加琼脂           ④不加琼脂
    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⑦加硝酸盐         ⑧不加硝酸盐

    A . ①③⑤⑦ B . ②④⑥⑧ C . ①③⑤⑧ D . ①④⑥⑦
  • 4. (2022高三上·广东月考) 甜瓣子是豆瓣酱的重要成分,风味受蚕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影响,也受发酵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的多种代谢产物影响。其生产工艺如下图所示。某研究团队对加盐水后的发酵阶段的传统工艺(盐度15%,温度37℃,发酵30天)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甜瓣子风味得以提升。

    两种工艺的结果比较如下图。

    下列关于本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蚕豆瓣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和氮源 B . 温度与盐度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 . 定期取样,使用平板划线法统计活细菌总数 D . 新工艺中甜瓣子风味提升,与前、中期活微生物总数高和氨基酸终产量高均有关
  • 5. (2022高二下·太原期中) 2020年初,荷兰某研究所利用蛇干细胞培养出可分泌毒液的蛇毒腺微型组织,使获取毒素的途径更加安全和简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培养蛇干细胞时,所需的营养物质与植物细胞培养相同 B . 蛇毒腺微型组织中的细胞基因的表达与蛇胚胎干细胞不完全相同 C . 人工诱导蛇胚胎干细胞大量增殖即可直接获得大量分泌毒液的细胞 D . 培养蛇毒腺微型组织与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的条件完全相同
  • 6. 如图为植物细胞A、B融合后再生出新植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 B . 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植物组织培养相似的步骤是④⑤ C . 原生质体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杂种细胞的标志是出现新的细胞壁 D . 亲本植物A的细胞与亲本植物B的细胞诱导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中两两融合的细胞类型有3种
  • 7. 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不合理的是(   )
    A . 选择幼龄动物的组织进行细胞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 . 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C . 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 . 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一定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
  • 8. 为研究治疗性克隆技术能否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科研人员利用帕金森病模型鼠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过程①中选择MⅡ期的卵母细胞有利于细胞核全能性恢复 B . 过程②重组细胞培养依次经历了桑葚胚、原肠胚和囊胚等过程 C . 过程③的关键是利用特定条件诱导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D . 过程④对受体小鼠无需注射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其细胞免疫功能
  • 9.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就是卵细胞膜反应 B . 卵裂期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有机物含量和种类不断减少 C . 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D . 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均表现出细胞贴壁生长现象
  • 10. 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B .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名贵兰花的种苗,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 .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宁,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 . 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白菜-甘蓝”,克服了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11. 如图所示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a到e中,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的时期有d、e B . 可从图e的①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 C . 图e的③将来可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D . 图中各阶段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
  • 12.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图中a、b、c表示现代工程技术,①②③分别表示其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a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则①反映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 . 若c是胚胎分割技术,则③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一定相同 C . 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②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 D . ①②③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
  • 13. 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者都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B . 两者的催化都会导致磷酸二酯键数目的改变 C . 限制酶都能在特定位点切割产生黏性末端       D . 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相同的
  • 14. 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DNA分子中,酶a与酶b的识别序列可能有多个  B . 酶a与酶b切出的黏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 C . 酶a与酶b切断的化学键不完全相同 D . 用酶a切割有3个识别位点的质粒,得到4种切割产物
  • 15. 下列有关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T4 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 B . E.coli DNA连接酶能将双链DNA片段平末端之间进行连接 C . DNA连接酶能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D . 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 16. 为使玉米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报告基因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筛选1需要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农杆菌 B . 筛选2需要用无色物质K处理愈伤组织并筛选出呈现蓝色的组织 C . 为使除草剂抗性基因G在农杆菌中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的复制原点和启动子之间 D . 为从个体水平上检测图中玉米植株A是否具有抗除草剂性状,可采用的方法是用相应除草剂喷洒待测玉米植株
  • 17.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下图表示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B . c过程要用到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因此在PCR扩增时需要再添加 C . 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标记,控制“94 ℃~55 ℃~72 ℃”温度循环3次,则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5% D . 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 18. 如图是科学家新研发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供体DNA提供了prG基因(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则该过程中Ⅱ是已免疫B细胞 B . 经酶A处理后的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C . 该过程涉及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D . 需对Ⅱ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 19. 原位PCR技术是利用原位PCR仪,在组织或细胞中靶DNA所在的位置上进行的PCR循环扩增,通过掺入标记基因直接显色或结合原位杂交进行检测的方法。进行扩增时,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成分需渗透到组织或细胞的靶DNA处才能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中需要添加一定浓度的Mg2+ , 而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会吸附Mg2+ , 使进入细胞的Mg2+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CR技术中复性是当温度下降到65℃时,两种引物与两条DNA单链结合的过程 B . 反应体系中扩增的原料会依次连接到子链的5端 C . 反应体系中引物的G,C碱基含量越高越好,因为越高引物结合的特异性越强 D . 原位PCR反应体系中使用的Mg2+浓度要比常规PCR高
  • 20. (不定项)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 B . 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发生的场所相同 C . 过程⑤需要氧气而过程④不需要氧气 D . 进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细胞不具有线粒体
  • 21. (不定项)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类,研究小组把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划分数区,将甲、乙、丙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倒成平板后直接培养可判断有无污染 B . 倒成平板后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C . 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需要生长因子乙或丙 D . 生长图形法还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
  • 22. (不定项)一种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抗体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构成。科学家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两株不同的杂交瘤细胞(A和B)融合形成双杂交瘤细胞AB。双杂交瘤细胞能够悬浮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双特异性抗体AB。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杂交瘤细胞A,B混合并诱导融合后,利用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双杂交瘤细胞AB B . 双杂交瘤细胞同时识别α、β抗原后,才能产生双特异性抗体 C . 对培养到一定密度的双杂交瘤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无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D . 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腹水能为细胞提供所需的营养条件
  • 23. (不定项)胚胎工程技术能够充分挖掘动物的繁殖潜力,为优良牲畜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图是育种工作者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为获得大量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母牛 B . 采集的精子必须置于ATP溶液中进行获能处理 C . 若要生产高产奶牛,可取①处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 D . 转基因牛D的培育可以经过b→f→g过程
  • 24. (不定项)20世纪70年代,Fred sanger发明了双脱氧终止法对DNA进行测序。其原理如图,在4个试管中分别加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1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TP可以与dNTP竞争核苷酸链延长位点,并终止DNA片段的延伸。在4个试管中DNA链将会分别在A、C、G及T位置中止,并形成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这些片段随后可被电泳分开并显示出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种测序方法需要引物和耐高温的DNA连接酶 B . 电泳图谱中的箭头所指的DNA片段以鸟嘌呤结尾 C . 测得未知DNA的序列为5'- GATTCGAGCTGA-3' D . ddNTP与dNTP竞争的延长位点是核苷酸链的5'末端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试题,共50分。) <p align=left > </p>
  • 25. GA3是一种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与赤霉素作用类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茎伸长和种子萌发。GA3的广泛施用会导致其在土壤中残留,研究小组从长期施用GA3农田的土壤中筛选出了能降解GA3的菌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程②是将稀释的含有降解GA3的菌株接种到甲瓶培养液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乙培养基中含有的唯一的碳源应该是,实际操作时,乙培养基上可能还有其他微生物,原因是
    3. (3) 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
    4. (4) 为调查土壤中能降解GA3的菌的数量,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图中3号试管中样品液的稀释倍数为倍,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活菌数为个。

  • 26. 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茎尖离体培养大致过程如图1所示,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苗的脱毒率和成活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

    1. (1) 依图1分析,马铃薯脱毒苗培养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将微茎尖接种在添加有等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经过过程完成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对脱毒苗进行病毒检测时,可采用方法检测病毒的蛋白质。
    2. (2) 由图2可知,应大小为mm的茎尖外植体适宜马铃薯脱毒苗的培养。
  • 27. 动物的某种退行性神经疾病由基因t突变为基因T导致。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了如下新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CRISPR/Cas9编辑基因时,Cas9蛋白依据sgRNA片段(不同的sgRNA可以识别不同的DNA序列),能精准识别并切割动物纤维细胞中的致病基因T,并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正常基因t连接到染色体DNA的相应位置上,获得不含致病基因T的动物成纤维细胞。可见,sgRNA片段能够精准识别致病基因T的核苷酸序列的原因是,CRISPR/Cas9还具有的作用。
    2. (2) 过程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过程②的培养条件十分苛刻,需要无菌、无毒环境,充足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pH;培养时,对气体环境的要求是。过程④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以促进ES细胞的增殖分化。
    3. (3) 利用上述思路治疗该退行性神经疾病,理论上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原因在于
  • 28. 由于猪的器官在生理形态上和人的器官非常接近,近年来应用猪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研制人类基因疾病的动物模型,以及生产基因敲除猪用于人异种器官移植成为猪核移植相关研究的热点方向。如图为猪的体细胞核移植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人员在用合成培养基对猪耳部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时,通常需加入等一些天然成分。
    2. (2) 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至期才能用于体细胞核移植。除该方法外,采集卵母细胞还可采用超数排卵法,其具体做法是
    3. (3) 重构胚通常需培养至期,然后通过技术送入代孕母猪体内。为提高胚胎的利用率,还可采用技术对胚胎进行处理。
    4. (4) 就猪的体细胞移植技术本身来讲,虽然已经有多例体细胞克隆猪诞生,但总体的效率还是较低的,克隆猪的存活率只有1%或更低。研究表明,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VPA)处理重构胚能显著提高其发育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巿隆效率。若想探究VPA处理重构胚的最适浓度,其实验思路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