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3-10-18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中心体的存在,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B .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 C .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有利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D . 白细胞寿命短,与其承担的功能有关
  • 2. 细胞周期同步化是指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同一细胞周期同一阶段的过程。如图是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之一,G1、S、G2、M期依次分别为10h、7h、3.5h、1.5h。使用DNA合成抑制剂选择性阻断S期,去除抑制剂后S期可继续进行,从而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阻断Ⅰ所用试剂属于可逆性抑制DNA复制的试剂 B . 第1次阻断处理至少15小时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时期 C . 阻断Ⅱ的处理与阻断Ⅰ相同,经过处理后,所有细胞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D . 可根据间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来判断所有细胞是否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 3. (2022高一下·辽宁开学考)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A . 细胞膜向内凹陷 B . 着丝粒一分为二 C . 中心体移向两极 D . DNA正在进行复制
  • 4. 细胞自噬普遍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现象,是溶酶体对自身结构的吞噬降解,它是细胞内的再循环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属于细胞自噬 B . 降解后的产物均排到细胞外,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 C . 细胞自噬的结果就是细胞死亡 D . 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细胞自噬会增强
  • 5.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 . 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型,且数量比接近1∶1 D . 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 6.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携带绿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2可以存活。现用纯合紫茎植株与纯合绿茎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 3:1 B . 7:1 C . 5:1 D . 8:1
  • 7. 果蝇的灰身(由基因B控制)对黑身(由基因b控制)为显性,现让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F1 , F1自由交配产生F2 , 将F2中所有的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 , 则F3中纯合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
    A . 8/9 B . 4/9 C . 1/3 D . 3/6
  • 8.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从容器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记录后将小球分别放入原处,重复10次以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从雄①、雌①中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 B . 将从雄①、雌①中分别取出的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雌雄配子的受精作用 C . 从4个容器中各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 . 从4个容器中各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种类有9种
  • 9.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F1产生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 B . F2中,纯合子占1/4,基因型不同于F1的类型占3/4 C . 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 受精时,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F2基因型有9种、表型有4种
  • 10. 控制人类的肤色的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即肤色随显性基因的增加而逐渐加深,若双亲基因型为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分别有(    )

    A . 6,4 B . 12,5 C . 6,5 D . 12,6
  • 11. 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 . 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 . 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 D . d图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 12.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分裂正常;减数分裂Ⅱ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这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是(    )
    A . 最终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个多一条染色体 B . 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 . 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多染色体的细胞占1/2 D . 前者产生的配子全部不正常,每个细胞多一条或少一条染色体
  • 13.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B .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多样性加上受精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D . 通过有性生殖形成子代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 14. 摩尔根利用纯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获得F1 , F1相互交配获得F2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F1中的雌果蝇和雄果蝇均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B . F2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 C . F2中只有雄果蝇能出现白眼性状 D . F2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3雄果蝇中白眼占1/8
  • 15. (2016高二上·辽宁期中)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16. 下列关于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B . 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 .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 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
  • 17. 有一种家鼠,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数量比是1︰1.子一代中的黄色鼠自由交配,子二代中的黄色鼠和灰色鼠的数量比是2︰1.下列推断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家鼠皮毛颜色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B . 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C . 显性纯合子可能在胚胎时期已死亡 D . 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为显性
  • 18. 两对基因A和a、B和b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有如图三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在产生配子时,不考虑交叉互换)(    )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A . 类型3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会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 . 三种类型的个体自交,后代可能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是类型3 C . 如果类型1、2产生配子时出现了交叉互换,则三种类型的个体都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D . 类型1和类型2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类型相同
  • 19. 苜蓿种子的子叶黄色(Y)对褐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要使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3:1,则两亲本的组合是(    )
    A . YyRr×YyRr B . YyRr×Yyrr C . YyRr×yyRr D . Yyrr×Yyrr
  • 20.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I、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染色体与Y染色体由于存在非同源区段,因此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B . 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C .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 . 含有2条Y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三、综合题
  • 21. 图1,图2分别为某种植物(2N)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与核DNA数量比值的变化和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bc段所处时期主要发生的生理活动是,cd段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
    2. (2) 图2中,gh段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是,ij段形成的原因是
    3. (3) 图2中,hi对应于图1中的段,此时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为
    4. (4) 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的特点是不出现的变化。
    5. (5)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两个不同的特点:第一,在末期不形成;第二,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并在进入分裂期后发出大量的,形成
  • 22. 当你在做这份试题的时候,你身体内就有许多细胞在进行分裂,有些细胞在生长,有些细胞在衰老,有些细胞刚刚结束自己生命。请思考并完成以下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问题:
    1. (1) 对于真核生物来说,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
    2. (2) 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就同一个个体来说,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遗传信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这是因为
    3. (3) 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学说。
    4. (4) 若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我们的免疫细胞会立刻启动对这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这个过程属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此过程对生物体是有(填“积极”或“消极”)意义的。
  • 23.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经碘液染色后的花粉粒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现有四组杂交实验得到F1 ,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Ⅰ  非糯性×非糯性→非糯性

    Ⅱ  非糯性×非糯性→303非糯性:110糯性

    Ⅲ  非糯性×糯性→非糯性

    Ⅳ  非糯性×糯性→101非糯性:102糯性

    1. (1) 上面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水稻的非糯性与糯性显隐性关系的是
    2. (2) 实验Ⅳ为实验,可检测实验I中F1个体的
    3. (3) 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水稻的非糯性与糯性中是显性性状,其遗传符合定律。现用纯种的糯性水稻和纯种的非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 , 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的颜色和比例是,则能证明这一定律。
    4. (4) 实验Ⅱ组合中,子代的性状出现差异的现象叫做,F1的纯合体所占的比率是,F1的非糯性个体中的杂合子的比率是
  • 24. 月季花为两性花,被誉为“花中皇后”,是我市的市花。其花色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现将纯合的黄花(基因型aaBB)和纯合的红花杂交(基因型AAbb),经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黄花:白花=12:3:1.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F2红花中纯合子占,红花共有种基因型。
    2. (2) 若红花和黄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2红花:1黄花:1白花。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3. (3) 现有一红花植株,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或Aabb。为确定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将该植株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如下。

      ①若子代植株全为红花,则待测红花的基因型为

      ②若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则待测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

      ③若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则待测红花的基因型为

  • 25. 下列甲图中曲线表示某动物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配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结构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乙图是该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曲线表示的数量变化,其中③~④段该结构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2. (2) 该动物是一个(雌/雄/雌或者雄)动物,甲图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3. (3) 甲图a细胞中有个四分体,含有个核DNA分子,甲图a、b、c、d、e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4. (4) 甲图a~e中属于乙图bc段的细胞是。乙图cd发生的时期
    5. (5)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该动物性原细胞,最终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子细胞,则跟它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