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

更新时间:2023-05-18 浏览次数:6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不锈钢 B . 棉花 C . 羊毛 D . 塑料
  • 2. 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水注入浓硫酸配成稀硫酸 B . 电解水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C . 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D . 硬水蒸馏后可以转化为软水
  • 3. 下列俗名和物质名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俗名

    熟石灰

    纯碱

    酒精

    水银

    物质名称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乙醇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2·黔西)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溶液pH B . 加热液体 C . 称量固体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D .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 6. 稻田里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向稻田里施用的化肥是(   )
    A . NH4NO3 B . Ca3(PO4)2 C . KCl D . NH4Cl
  • 7. (2022·菏泽) 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使用了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做的“避火衣”,右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钛原子的中子数是22 B .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C . x=2 D . 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 8. (2021·龙东) “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乙烯基苯酚由三种元素组成 B . 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氢元素 C . 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 . 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 9. 学习化学需结合学科本质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变化与守恒: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减少,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 模型与推理: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出现红色,说明原溶液为碱溶液 C . 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原因是它们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 . 探究与创新: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该实验不能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 10. 下列每组中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 NaCl、Ca(OH)2、AgNO3 B . CuSO4、MgCl2、KNO3 C . H2SO4、K2CO3、CaCl2 D . NaNO3、KCl、Ba(OH)2
  • 11. (2020·济宁) 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下面对反应结果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B . 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C . 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 . 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硫酸锌溶液(硫酸)

    加入足量氧化铁粉末,过滤

    C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22·通辽) 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CO2光催化转化为CH4的方法入选了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涉及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 B . 丙、丁两种分子中都各含有10个电子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丁质量之和 D . 反应中乙和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8
  • 14. 下表中各物质能按照下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

    选项

    X

    Y

    Z

    A

    BaCl2

    Ba(NO3)2

    BaCO3

    B

    Na2SO4

    NaCl

    NaNO3

    C

    Cu

    CuSO4

    CuO

    D

    C

    CO2

    CO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铁粉 B .  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 .  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二、填空题
  • 16. 现有S、Fe、O2、稀H2SO4、Ba(OH)2溶液、CuCl2溶液、KMnO4固体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择一次):
    1. (1) 分解反应:
    2. (2) 化合反应:
    3. (3) 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4. (4) 复分解反应:
  • 17.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文中的“碳”是指(填化学式)。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是为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其中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5G时代的到来给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生产芯片的主要原料为晶体硅(Si),工业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为 , 请写出X的化学式
    3. (3) 北京冬奥会速滑馆采取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向场下预埋的管道中通入低温二氧化碳,使表面水凝结成几毫米厚的冰层。水由液态凝结成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水分子体积 B . 水分子间隔 C . 水分子的质量
    4. (4) 下表是Na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如图所示是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31.6

      45.8

      63.9

      85.5

      ①t1℃时NaCl的溶解度KNO3的溶解度(填“>”或“<”或“=”)。

      ②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是AB(填“>”或“<”或“=”)。

      ③某一温度时,向75g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g。

三、推断题
  • 18.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C、E在通常状况下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D俗称为消石灰。图中“—”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一步转化。请回答:

    1. (1) B的化学式为
    2. (2) B—C的化学方程式;E→B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
四、实验题
  • 19. 下列是常用实验仪器,据图作答:

    1. (1) 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
    2. (2) 用D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检验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科学探究题
  • 20. 老师上课时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1. (1) 实验一出现的现象为,写出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结束后,老师将三个试管中的物质倒入获废液的大烧杯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溶液呈红色。同学们将废液进行过滤,并对滤液成分(水和酚酞除外)进行如下猜想:

      第一小组同学猜想:滤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NaOH

      第二小组同学猜想:滤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Na2CO3

      第三小组同学猜想:滤液的主要成分是:

      第四小组同学猜想:滤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CaCl2、NaOH、Ca(OH)2

      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红色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符合题意

      步骤二:另取少量红色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第三小组同学猜想符合题意

      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计算题
  • 21. 市售的某些银首饰是银、锌合金。某同学为探究该合金的组成,取该合金样品20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 (1) 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为g。
    2. (2) 该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