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3-05-20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xūn)友(zhì)小(kǎi)锋芒毕(lòu) B . (bài)起(dié)扎(kǔn)深痛绝(wù) C . 越(zhuó)草(shuài)对(jiào)为人知(xiān) D . (pìn)咀(jué)呜(yè)然入梦(hān)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奠基   遥言   心不在焉   妇孺皆知 B . 深霄   薪金   苛捐杂税   不可捉摸 C . 巅峰   宛转   锲而不舍   慷概淋漓 D . 峭壁   狂澜   鞠躬尽瘁   沥尽心血
二、填空题
  • 3. 请用所学的知识填空。
    1. (1) 《孙权劝学》选自,这本书是北宋(作者)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的作者是,他是闻一多的学生,被誉为“”,代表作有诗集等。
    3. (3)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中的“因为”是连词,表示关系。
三、未知
  • 4. 邓稼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下面是一段歌颂祖国的文字,请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            ②唤醒黎明的沉默            ③挣脱千年的羁绊

四、基础知识综合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近几年,公众不断增长的冰雪热情,与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分不开联系。②北京冬奥会闭幕将近一年,冬奥会给中国乃至北京都留下了丰富遗产。③北京冬奥会掀起的冰雪运动热潮,让更多人爱上了冰雪运动。④与其他体育运动不同,冰雪运动对场地建设的要求高,没有专门场地无法开展。⑤而一批高标准的冬奥会场馆面向社会开放,______为冰雪运动市场状态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______为各地未来的新建场馆“打了个样”。

    1. (1) 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2) 语段中的加点词“但”和“就”按照词性划分分别是词和词。
    3. (3) 请在第⑤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五、综合性学习
  • 6.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班级开展以“杰出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 (1) 【文人墨客】屈原、杜甫、陆游……众多杰出的华夏儿女用诗篇点亮星空,他们的爱国精神永远耀眼灿烂。那些经久不衰的爱国诗句你还记得吗?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2. (2) 【运动健儿】请参照下图,仿照示例,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刘长春——中国奥运第一人,他胸怀民族大义,他的身上是那个时代中国人坚强不屈的精神。

      苏炳添——亚洲第一人,他

    3. (3) 【科学战士】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你从“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说”开头,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

      【材料一】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原子弹之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4. (4) 【莘莘学子】请你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志存九天,心系华夏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呈现丰富、精彩的内容。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中国香港设3个地面分课堂。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继续采用天地对话方式进行。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设2个地面分课堂。约45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地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材料二】

    “天宫课堂”是最生动的科学课堂,把星辰大海带入孩子们的眼里、心里,燃起青少年心中的航天梦,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的奋进力量,中国航天、国家科技领域才能生生不息,不断进步。

    “天宫课堂”闪耀着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就富有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从“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诸多神话,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东方红”号卫星、“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遨游、“祝融”探火、“羲和”探日等。中国航天不断刷新高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其中所承载的奋斗历程、所激发的壮志豪情,映射着我们一代代航天人拼搏进取、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铸就了载入我们精神谱系的“两弹一星”精神、“东风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天宫课堂”饱含着“中国骄傲”,见证着中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的身影,更是中国科技自信和中国道路自信的体现。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天宫课堂”是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 B . “天宫课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载人飞行任务。 C . 从“女娲补天”“牛郎织女”等神话,到“东方红”号卫星、“神舟”系列飞船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探索精神。 D . 中国航天不断刷新高度,这其中所承载的奋斗历程、所激发的壮志豪情,映射着我们一代代航天人拼搏进取、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2. (2) “天宫课堂”第一课和第二课,在授课形式和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3. (3) 小文认为“天宫课堂”空耗人力物力,是“面子工程”。他的观点遭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反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阐述理由。
七、未知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选自《人间草木》)

    1. (1) 文章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事例一:

      事例二:

    2. (2) 第⑥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 (3) 请说说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4. (4) 闻先生除了性格坚毅外,还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第②至第⑦段的内容概括。
    5. (5) 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
八、课内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鲁肃过寻阳  

      刮目相待  

    2. (2)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结友 B . 相委 C . 有闻传之者 D . 人不知不愠
    3.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 (4) 劝说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既有针对性又有技巧性,善于劝说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孙权的“劝说”对你有何启示。
九、未知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 (1)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律诗),第一、二、四句押韵,韵脚分别是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作文
  • 11. 按要求作文。

    请以“你是我最   ▲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贴心”“感激”“牵挂”“欣赏”等;②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6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