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五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3-04-28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二、解答题
  • 26. 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山脉B山脉;海峡:C海峡;运河:D运河;大洋:E洋F洋;高原:H高原;平原:I平原
    2. (2) ①②两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①是气候,②气候。
    3. (3)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半球(北或南),大部分位于(填温度带)。
  • 27. 读日本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濒临的海洋:①
    2. (2) 邻国:③
    3. (3) 岛屿:⑥
    4. (4) 首都:A,位于平原。
    5. (5) 最高峰:B,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6. (6)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多,对经济发展有利。
  • 28. 下图是东南亚略图,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1. (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B海;海峡:K的名称是海峡,它位于E半岛与C岛之间,是连接洋与洋之间的海上通道。国家:A,其首都是。邻国:F
    2. (2) 中南半岛上的山脉、河流具有的特征。
    3. (3) 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将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4. (4) 东南亚的位置特征为(    )
      A . “五海三地之地” B . “十字路口”的位置 C . 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 . 无法说清楚
  • 29.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高如石油,煤炭因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立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能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

    材料二:全球变暖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1.人口刷增;2.大气环境污染;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4.土地遭破坏:5,森林资源锐减。(2)自然因素:1.火山活动;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1. (1)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们燃烧,大量排放,或破坏造成的。
    2. (2) 列举一个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
    3. (3) 列举一个全球变暖的危害:
  • 30. 读“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是我国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跨越的是(东半球或西半球)。
    2. (2) 以下地区全部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是(    )
      A . 东亚、东南亚、西亚、西部欧洲 B . 东亚、南亚、西亚、东部欧洲 C . 中亚、西亚、欧洲 D . 西亚、东南亚、东部非洲、西部欧洲
    3. (3) 途经陆上丝绸之路沿途可见(    )
      A . 居住长屋的达雅克人 B . 世界最高的高原 C . 恒河沐浴的教徒 D . 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
    4. (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    )
      A . 多位于温带地区 B . 多为发展中国家 C . 多为黑色人种 D . 多以平原为主
    5. (5) 一艘商船从福建泉州港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途经东南亚,商船从东南亚返回途中带回的物产可能是(    )
      A . 苹果 B . 棉花 C . 黄麻 D . 天然橡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