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8 浏览次数:6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海南) 均衡膳食,有助于维持人体内各元素之间的相对平衡。缺铁会引起贫血,“铁”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元素
  • 2. (2022·北京市) 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橘子汁(3-4) B . 西瓜汁(5-6) C . 牛奶(6~7) D . 鸡蛋清(7~8)
  • 3.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化学肥料。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NH42SO4 B . KNO3 C . Ca(H2PO42 D . K2SO4
  • 4. 运用分类,可以预测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 . NH3·H2O B . Na2CO3 C . NaCl D . Cu2(OH)2CO3
  •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 氯元素: CL B . 硫酸根离子: C . 氧化铝AlO D . 两个氢分子:2H2
  • 6. 铝锂合金已是现代航空航天材料中最具竞争力的材料之一。它属于材料分类中的(   )
    A . 金属材料 B . 合成材料 C . 复合材料 D . 天然材料
  • 7. 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锂属于金属元素 B .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C . 一个Li+有4个电子 D . 锂原子的质子数和核电荷数均为3
  • 8. 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生理盐水 B . 碘酒 C . 苏打水 D . 牛奶
  • 9. (2023九上·廊坊期末)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倾倒液体 C . 塞紧橡皮塞 D . 闻气体气味
  • 10. 化学史给人类以智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B . 波义耳提出质量守恒定律 C . 张青莲精确测定了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 .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 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 .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 C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 . 分别点燃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烧焦的羽毛气味
  • 12. 下列生活现象不能用微粒性质进行解释的是(   )
    A . 沙尘暴 B . 湿衣服晾干 C . 墙内开花墙外香 D . 金属热胀冷缩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病毒核酸保存液。胍盐是其重要成分之一,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蛋白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核酸。常见的胍盐有异硫氰酸胍(C2H6N4S)或盐酸胍(CH6ClN3)。保存液因添加了一种叫酚红的试剂而呈红色。中性环境下它是红色的,碱性会变成紫色,酸性则是黄色。

    1. (1) 下列有关异硫氰酸胍和盐酸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者组成元素种类相同 B . 它们都能使病毒表面蛋白质变性 C . 两者氢原子个数相同 D . 溶于水都呈碱性
    2. (2) 下列有关病毒核酸保存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保存液被细菌污染,液体pH值下降,就会由红变紫 B . 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C . 长期敞口放置不会影响使用 D . 若检出阳性标本需要高温高压灭菌后再按照一般医废处理
  • 14. 黄金溶于 “王水”生成四氯合金酸(HAuCl4),其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15. 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溶液,需加水(   )
    A . 900g B . 500g C . 200g D . 100g
  • 16.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FeFeCl3 B . KClO3KCl C . CuOCu(OH)2 D . COCO2
  • 17. 科学的实验方案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Mg、Al的活动性顺序

    取等量的Mg条Al粉与等量的酸反应,观察反应速率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若变红,则变质

    C

    除去CO2中的HCl

    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D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可溶性杂质MgCl2、Na2SO4和CaCl2

    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Cl的溶解度最大 B . 60℃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含有硫酸镁60g C . 只有降温结晶能使60℃MgSO4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D . 60℃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100℃(不考虑溶剂挥发),溶剂的质量KCl>NaCl>MgSO4
  • 19. 一种碱式氯化铝铁(Ⅲ)的化学式为FeAl5(OH)xCly。遇热分解能生成三种氧化物和氯化氢。称取一定量样品,充分灼烧,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过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NaOH和CaO混合物),浓硫酸质量增大0.18g,碱石灰质量增大2.92g。则FeAl5(OH)xCly中x的数值为(   )
    A . 10 B . 9 C . 5 D . 8
二、填空题
  • 20. 周末,笑笑同学为家人做午餐。
    1. (1) 买食材。购买的食材有:土豆、青菜、鸡蛋、菜籽油,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2. (2) 做主食。做馒头时用到小苏打,小苏打的化学式是
    3. (3) 做菜。打开燃气灶做菜,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4. (4) 清洁。做完菜,用洗洁精清洗油污,原理是
  • 21. 古往今来话净水
    1. (1) 明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宜捣蒜或白矾少许,投入水缸中、”白矾即明矾,其作用是
    2. (2) 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记录了漉水囊(如图),其净水原理类似于实验基本操作中的

    3. (3) 古人用木炭吸附杂质,而现今普遍用活性炭,因为活性炭比木炭具有更的结构。
    4. (4) 中国科学家开创了太空水处理蒸馏系统,蒸馏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2. 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1. (1) 下列实验仪器中,材质为陶瓷的是____。(填序号)
      A . 烧杯 B . 集气瓶 C . 蒸发皿 D . 坩埚钳
    2. (2) 烧制陶瓷的原料为黏士,某黏土的成分如表,所列出的四种氧化物中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成分

      二氧化硅

      氧化铝

      氧化铁

      氧化镁

      其他

      质量分数/%

      69.51

      14.15

      2.55

      1.31

      12.48

    3. (3)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的是著名的青瓷。青瓷的“翠色”涉及窑体内的CO和瓷器表面釉料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4. (4) 古代窑炉构造不断变迁。为了提高窑体内CO的体积分数,下列措施中可行的____。
      A . 相对增加燃料用量 B . 相对增加空气鼓入 C . 增加排气口数量 D . 减少排气口数量
三、综合题
  • 23. 用氢、储氢、制氢是氢能研究的热点。
    1. (1) 用氢: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氢能可以实现零碳排放的理由
    2. (2) 储氢、释氢:

      ①新型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储氢材料(如图),释放的比贮存的H2(填“多”或“少”)。

      ②CO2和H2在Pd和MgO的催化下(如图)可实现CO2的再利用和储氢。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制氢: KIO3催化电解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中H2和C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24. 为满足生产生活对氧气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类型制氧机。
    1. (1) “分子筛”技术制氧。如图为某种分子筛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的微观示意图,该变化属于变化。

    2. (2) 化学药剂制氧。使用过程如下:

      步骤:Ⅰ、在如图所示的内简筒左右两边分别加入清水至相应水位线。

      Ⅱ、在右侧反应仓内先加入A剂,再加入B剂。其中A剂为制氧剂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过碳酸钠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B剂为二氧化锰。

      Ⅲ、盖好上盖,插好导管和鼻塞,稍等片刻,开始吸氧。

      ①B剂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②步骤Ⅱ中,如何证明装置内空气被大量排尽?

      ③加湿过滤仓的作用有

      A.降低气体温度

      B.使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适合人们呼吸。

      C.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D.两侧水的作用相同。

      ④根据图1,两分多钟后,相同时间内(填“过碳酸钠”或“5%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量较多。

    3. (3) 若实验室用上述药剂制取氧气,图2仪器中不必选用的是(填字母), 制氧剂的左仓类似图3,口(填“a”或“b”)连接吸氧者的氧气管。
    4. (4) 若一袋过碳酸钠药 剂能产生氧气的质量为6.4g,则该药剂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5.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无明显实验现象,为证明反应的发生,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实验过程】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小李同学用pH传感仪测得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则实验中胶头滴管所加的X溶液是。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反应的本质是

    3. (3) 上述实验从(填“反应物减少”或“新物质生成”)角度说明了反应的发生。
    4. (4) 图中c点对应溶液中的离子种类有(填符号)。为证明C点溶质成分,可选用的物质有(填序号)

      A.无色酚酞      B.锌粒      C.氧化铜固体       D.碳酸钠溶液

    5. (5) 【实验反思】

      小张同学另取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出现白色固体,他认为该现象也能说明反应已发生。你是否同意并给出理由

    6. (6) 【实验改进】能否让可溶物沉淀?

      室温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室温下,取一定量市售溶质质量分数为3.5%浓盐酸与7.85g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含4g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沸腾,恢复至室温后,理论上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为。该实验也能说明中和反应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 26.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手持技术,分别探究了CO2、SO2与水的反应。

    【资料】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 原理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实验1】探究CO2与H2O的反应

    步骤:Ⅰ、按图1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装药品。将适量Na2CO3固体加入圆底烧瓶,并取适量稀硫酸于分液漏斗中。

    Ⅲ、安装好pH传感器,并加入磁子开启磁力搅拌器。

    Ⅳ、转动分液漏斗活塞,观察现象并记录pH变化。结果为图3中曲线①。保留锥形瓶内溶液,记录为溶液1。(装置内原有空气忽略不计)

    【实验2】探究SO2与H2O的反应。

    步骤:药品更换后按照实验1步骤实验。结果为图3中曲线②。保留锥形瓶内溶液,记录为溶液2。

    【实验3】按图2组装仪器,分别加热溶液1和溶液2,记录数据如图4。(装置敞口)

    【实验分析及反思】

    1. (1) 图1装置中分液漏斗的作用是
    2. (2) 图3中最终曲线②比曲线①低的理由是
    3. (3) 图4中曲线③在800秒后上升的原因是
    4. (4) 曲线④下降时一种酸化合生成了硫酸,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 (5) 实验1中使用碳酸钠和稀硫酸制取CO2而不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原因是
  • 27. 白云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Mg(CO32 , 还含有少量的杂质。利用白云石制备高纯度的碳酸钙和氧化镁,流程示意图如下、(流程中杂质未参与反应)

    【资料】①CaMg(CO32煅烧时可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碳酸镁高温分解可生成MgO和CO2

    ②浸镁时的反应原理:MgO+(NH42SOMgSO4+ 2NH3↑+H2O

    ③NH3极易溶于水

    1. (1) 煅烧前将样品“粉碎”的目的是
    2. (2) 流程中沉钙时为获得更多的产品,应先通(填“NH3”或“CO2”)。
    3. (3) 流程中沉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流程中除水、NH4Cl、(NH42SO4以外还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 (5) 此流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28.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 (一)铁的性质和应用

      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良好的性。

    2. (2) 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有关。
    3. (3) 铁锈中一定含有Fe2O3 , 可能含FeCO3 , 在某铁锈样品中加入(填操作、现象),证明不含FeCO3
    4. (4) (二) CH4还原Fe2O3的探究

      【资料】CH4也具有还原性,能与Fe2O3反应生成CO2、H2O 和铁单质或铁的氧化物。

      取48.0gFe2O3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对反应及产物等作探究。

      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CH4 , 停止加热后继续通CH4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

    5. (5) 反应后装置B、C增加的质量比为
    6. (6) 控温加热段时间后, 继续通CH4至冷却,A中剩余固体35.2g为Fe和FeO的混合物。则剩余固体中FeO的质量为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